李瓊 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
創新型企業是指為順應創新發展趨勢,迎合經濟轉型發展的需求,利用擁有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科技創新成果, 依靠技術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滿足自身需要的商品或服務,并能夠順應社會發展求的科技型企業。
創新型企業主要有如下幾種特征。首先創新型企業科技創新研發投入高。創新型企業需擁有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科技創新成果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時間成本。其次,創新型企業資產中無形資產占據主要地位。企業研發出的科技創新成果需要以無形資產作為載體,并在企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再次盈利增長不均衡。第一創新型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前期需投入大量資金,使得企業的前期盈利能力差;第二創新型企業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給企業盈利帶來高速增長,但是該增長并非線性的。最后創新型企業運營風險較大,研發時間長、不確定性大。
與我國傳統企業相比,創新型企業資產中無形資產所占比重較大。評估人員在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應重點關注無形資產的評估。無形資產所占比例大是創新型企業的特征,企業整體評估價值的高低也將會影響到企業無形資產價值的評估。除此之外,無形資產在研發過程中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即使投入較多的研發成本短期內也不一定能帶來高額的回報,然而在實務中普遍存在無形資產被高估的情形。
針對創新型企業的價值評估,評估重點集中在企業的創新能力評估,在此之前我們要明確創新型企業的創新能力是什么,采用何種方式對其創新能力進行準確評估。然而在評估實務中,創新型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創新型企業價值評估理論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評估方法的選擇缺乏細致的研究和分析導致對創新型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尚未形成統一的定論等。
創新型企業相比傳統企業所具有的難以量化的軟性指標更多。比如時間因素,提供相似服務的創新型企業進入市場的時間越早,其產品也就更具有競爭力;人力資源因素,綜合實力強的創新型企業引進高素質人才的機會更多,增加了企業始終保持技術領先的可能性,更有可能為客戶提供技術含量高、新穎獨特的商品或服務。而這些軟性指標在企業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難以體現出來,因此會對降低企業價值評估的準確性。
當前國內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創新型企業的相關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即使創新對企業未來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受制于其市場規模小和市場占有率低,發展到穩定階段仍需較長時間的發展。同時市場上還存在缺乏對資產評估項目合理性的監察、信息不對稱以及市場價格透明度需進一步判斷等問題。上述問題的出現抑制了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企業價值評估外部環境仍有待改善。
加強對無形資產評估的質量監控,首先在進行無形資產相關資料的搜集時就應當加強監管。評估人員要保證所搜集的無形資產資料的全面性,不同類型無形資產的權屬證明資料是否明晰,是否進行了驗證以保證資料的真實可信,在評估資料可信的基礎上將其作為計算無形資產價值的依據。在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通常選擇收益法進行評估,同時要關注無形資產的預期收益實現方式,謹慎的選擇評估參數,計算后的評估值也要進行多次的復核,以防止無形資產被高估的情況。
資產評估方法是對被評估對象價值進行估算的手段,我們要依據評估對象的實際具體情況來選擇適合評估對象的評估方法。從現階段評估體系來看,傳統的企業價值評估體系已不適用于創新型企業。為了順應創新發展趨勢,國家要建立區別于傳統企業且更適用于創新型企業價值的評估方法。采用此方法對創新型企業價值進行評估時,需充分考慮到創新型企業的無形資產占比大、收益不均衡和風險高的特點,了解創新型企業的核心創新能力,以期評估值能夠真實體現創新型企業價值。
在對創新型企業價值評估難點問題分析時,評估人員指出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存在一系列難以量化的軟性指標。因此在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要把與創新型企業相關的時間因素、人力資源、客戶資源等軟性指標同財務會計指標相關聯,在此基礎上對企業以后的發展前景設立適當的假設并選取合適的參數,通過數據分析以及對創新型企業的深入調查,將參數進行恰當的修正,以全面反映不同的影響因素對企業預期收益的影響。
我國企業制度發展較晚,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未成熟。通過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細化,保障創新型企業的合法權益,提高創新型企業價值評估的可操作性。要健全市場作用,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優惠的支持,鼓勵創新型企業蓬勃發展。有關部門應加大對資產評估機構的監管力度,同時完善信息披露相關法律準則,引導著資產評估行業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