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華
(江西省武寧縣農業農村局,江西 武寧 332300)
農機企業為了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一直進行著農機新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但在各種因素的干擾影響下,農機管理與農機新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有效實施改進措施,不斷優化農機管理的效果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農機企業必須把握各種機遇,勇于迎接各種挑戰,積極探索全新的發展方向。下面,筆者就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并從幾個方面出發,關于農機管理與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簡單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開展農機管理工作時,必須做好各類機具的日常檢查,從而保證機械設備正常使用,各個部分正常運行。必須發現細節問題,然后進行妥善處理,以免細節問題放大以后直接影響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導致生產活動沒有辦法順利的進行下去。農機設備的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需要了解不同機械的性能,熟悉正確的使用方式,確保每一種機械設備都能在實際的投入使用中發揮重要作用,讓農業生產變得高效,最終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1]。
在開展農機管理工作的同時,需要讓農民們真正認識到農機安全運行的重要性。應該選擇合適機會,并且列舉相關案例,與農民們直接說明機械設備安全使用的要點關鍵點。在使用農機的過程中避免對農作物造成傷害,這樣才能增加農民對機械設備的認可度,才能為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打下基礎,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了保證農機運行的安全性,應該將農機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個人,同時采取細化管理的方式,年底制定年度農機管理責任書。此外,重視對農機操作者的培訓,保證其能夠熟練地掌握各個步驟,增強防范意識。農機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話及時予以解決和處理。如果駕駛者無證駕駛必須嚴厲處罰,讓其認識到農機安全使用的重要性。
現階段,我國科技水平得到較大發展,各類通信設施得到應用,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更讓信息化程度提升較快。我國農機的管理和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信息化平臺推廣才剛剛開始,鑒于目前我國廣大農民的知識層面原因,這種先進的信息化平臺,他們接受的較慢,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在我國農機管理和農機新技術的推廣使用過程中,比較制約發展的問題就是機構不健全,影響了農機規范管理和農機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是由農機推廣服務點的人員進行兼管,由于機構不健全,工作目標不清晰,工作熱情度不高,影響了農機管理和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機推廣人員不能主動地學習新技術,對農機管理和新技術的宣傳推廣跟不上農機創新發展的速度,使農機新技術得不到當地大多數農民認同,也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步伐。
想要做好農機的管理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就要主動向農民進行宣傳,讓農民更多了解新技術的優點,并愿意接受它[2]。從我國現階段農機管理和農機新技術推廣情況來看,群眾對新技術認知少,使農民在日常的農業生產中,對新技術了解熱情不足,宣傳不到位,農民沒有親身感受新技術的優點,對農機管理和新技術推廣使用持懷疑態度,這也必將制約我國農機新技術的發展。
信息化水平偏低,是制約我國農機管理與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開展的首要因素。在農機管理與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中,政府必須加大對廣大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為農村地區購買大量的計算機硬件設備,開通互聯網絡,加強當地農民與上級農機新技術推廣機構的溝通交流。另外,泉州當地農民由于文化水平低,在網絡技術操作方面存在一定難度,這就需要政府指派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對農民進行信息化指導培訓。
我國的農機管理和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開展緩慢,其關鍵因素是此工作缺少相應的管理機構來進行管理和監督。政府應在各鄉鎮指定一個專門的農機管理機構來負責農機管理與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3]。該機構在開展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時,就比較有規劃性和目的性,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行掌握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程度。
目前,我國的農機管理和農機新技術推廣范圍不斷擴大,在群眾中的宣傳力度直接影響著農民們對于農機新技術的接受程度。為了引起更多人的重視,有關部門必須加強農機新技術的群眾宣傳工作,想方設法提升群眾農機新技術的掌握水平,這樣一來,才能真正保障農機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順利地進行下去,最終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具體而言:首先在進行群眾宣傳工作時,一定要讓盡可能多的農戶了解農機新技術的優勢,掌握農機新技術的技能。此外,農機新技術推廣部門一定要讓農民群眾明確知道在農業生產中應用農機新技術能直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重視對農機新技術優秀人才的培養,可以建立農機新技術培訓班,目的是培養專業型、科技型的技術人才[4]。此外,重視對現代管理人員和信息技術人員的培養,促進農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為農機的健康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升奠定基礎。
做好農機管理和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各地農機管理部門要摸清農村的農業農機情況,有目標的進行推廣應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推廣所存在的問題,促進我國農業向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