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臺縣第二實驗小學 山東 濟寧 272300
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下,多種先進的課堂教學手段已經滲透至各個階段的教育工作中,促使教育工作面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和進步,借此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交互式智能平板教學手段的采納,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師生交流效率的同時,在促進小學生增加對于數學知識學習興趣方面也起到了比較良好的效果。鑒于此,更具深入性的針對交互式智能平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這一內容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交互式智能平板是一種以高清液晶屏為主的顯示和操作平臺,該平臺在使用時,具有繪畫、多媒體娛樂、批注、書寫以網絡等功能,同時該平臺還將網絡傳輸、人機交互以及多媒體信息處理等多項高科技信息技術融于一體,最終發展成為現代化辦公、學習、教育中的重要應用工具[1]。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在使用教學工具時,往往以多媒體PPT呈現的方式展開相應教學工作,此類教育工具屬于“直線型”課件,應用此類教學工具后,課堂上教師必須按照預定的程序進行PPT頁面的運行和暫停控制,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獨立思考時間被迫缺失,同時對于學生個人的思維創造能力培養也產生不利影響[2]。此時將交互式智能平板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教師能夠隨時控制平板畫面的暫停和運行,并針對畫面中的內容進行標注和跳轉控制,充分彌補了傳統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問題,借此真正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實現物質基礎互動,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一)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無法為學生創建直觀且生動的知識情境,尤其是對于抽象數學知識的教學,導致學生對于該類知識的掌握難度提升,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小學生失去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此時將交互式智能平板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該教學手段為小學生數學學習思維能力發散奠定基礎[3]。此外,由于交互式智能平板具備集文、圖、聲、色于一體的功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該工具為學生進行有趣、生動的生活化場景模擬,促使生活與課堂之間建立起關聯性,增加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記憶深刻程度。
(二)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內容。針對交互式智能平板本身而言,其內包含了大量的學習資源,每一節數學課中都會配置相對應的動漫課堂,幫助學生加深課堂知識點學習印象,同時教師也能夠充分借助該技術手段進行更適宜本班教學內容的設計工作。例如,在進行圓周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針對圓周率知識點的來源進行了解和分析,借助交互式智能平板將1500年以前歷史時代中大數學家祖沖之的生平呈現于畫面之上,以供小學生了解和閱讀,銘記祖沖之最早計算出圓周率數值處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一偉大成就,為之感到自豪的同時,還能夠針對學生數學課外知識掌握量加以豐富。
(三)突破小學數學教學重難點。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工作中,由于小學生仍舊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所以相對應的在日常生活經驗掌握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知識的儲備量方面并不突出,所以大部分小學生在針對事物進行判斷和處理時往往居于較淺層面得出認知結果。為了避免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期間出現該種問題,教師可充分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展開相應的教學工作,著重突出數學知識重點及難點部分,可利用逼真、形象、色彩豐富的平板畫面去刺激小學生的各項感官,為其創設良好的重難點數學知識學習情境[4]。此外,交互式智能平板的運用,還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概念中比較抽象的內容,增強小學生個人思維想象能力,最終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
(四)促進多媒體資源整合。在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能夠發現,其能夠對網絡中的各項教育資源進行調用教學,包括多樣化網絡課件以及平板內置資源庫資料等,能夠從課前、課堂、課后、課外多個角度為小學生數學教學質量優化提供教學資源。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課程中《計算器應用》知識點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打開計算器,并進行計算操作,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計算操作觀察到計算器全程使用流程,無需教師利用傳統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步驟講解和講臺演示,簡化教學流程的同時,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通過對全文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后發現,在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開展中,將交互式智能平板這一手段應用于教學中,不僅能夠對小學數學課堂授課內容起到優化作用,同時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重難點的突破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此外,在小學課堂中引入交互式智能平板技術手段,對于既有的多媒體資源利用率提升也發揮了顯著的整合效果,從而為小學數學教學資源拓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