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31421部隊 江蘇 淮安 110000
在深入分析我國會計人才培養所使用的教材之后,可以發現教材已經無法滿足互聯網教學的需求,傳統會計人才培養關注的主要是會計學科的6個要素和制作財務報表的具體方法,但是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會計核算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我國會計核算方式已經出現了許多變化,會計專業人員不需要局限在繁瑣的會計報表當中,其工作內容也融入了許多經濟學的內容,以幫助企業進行戰略決策制定和風險控制,所以傳統的會計人才培養教材當中的一些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實踐的需求,會計教材編寫組應該在編寫新的教材時考慮時代發展情況,提出新的培養要求和教學大綱,增加與互聯網相關的內容,例如云會計的工作流程,信息化報賬和會計實務等,增強教學內容和實踐的聯系性,提高教材適用性。
1.利用信息化技術整合教學資源。信息化時代許多新型的教學材料和教學器械出現在會計人才培養的課堂上,所以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利用各類網絡共享資源和網絡會計軟件等進行主動學習,提高學習主動性,學生可以通過利用好云課堂微課和網課等各類資源來不斷學習新的教學內容,全面利用好互聯網資源。當前我國應該構建會計人才的交流和實踐學習平臺,優化崗位分配和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把互聯網和人才培育緊密結合在一起,重新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取精去糟,在會計學內容當中加入互聯網實時報賬和實時做賬的內容,解決當前教材當中存在的滯后性問題,提高會計工作教學的實踐性,讓會計專業學生一畢業之后就可以直接進入社會實踐流程,提高人才利用率[1]。
2.開創校企合作新模式。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所以學校在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時候,應該增強對各類型數據的利用,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并且構建良好的交流實踐和學習的平臺,增強校企合作,加強學校和相關會計專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把學生輸送到企業當中進行實踐學習,企業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以此來幫助學校完善人才培養機制。除此之外,企業在進行校企合作的時候應該對有關數據進行加密處理,防止出現信息泄露問題,構建良好的校企合作體系。加強校企合作的時候提高信息技術利用率,教師在學校和企業之間進行流動,加強校企之間的信息對接,讓學生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利用到實踐的過程當中,進行在線會計賬目處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2]。在此階段,教師還應該及時觀察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把實踐和學習結合在一起,了解該學生在學習上的薄弱之處和會計學習整體當中容易出錯的版塊,建立數據庫和錯題庫,加強學生對易錯知識點的了解,學校還應該搭建一個答疑平臺,密切師生交流,學生可以通過此平臺向老師提問,教師也可以從學生那里了解實踐當中出現的新變化,互相幫助互利共贏。
3.加強會計信息化師資隊伍的培育。信息化時代,會計專業應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老師的專業素養,把教學內容和教師培養計劃緊密結合在一起,并且利用好信息化時代的各類教學技術,幫助老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學校還可以在課余時間組織教師進行相關培訓,讓老師深入了解各類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設備的具體情況,生物教學平臺網絡平臺和各類信息資源的使用方式,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過程當中,提高對學生的重視程度,把課堂還給學生,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學校還應該跟蹤人才培養的具體情況,從實踐過程當中搜集教學材料,補充現有的人才培養資源,提高我國教學水平[3]。一些單位條件較好,還可以依賴互聯網資源構建小組教學模式建立考核體系,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技術利用率,提高人才培養效率。
目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各行各業都已經迎來巨大變革,人才培養單位應該利用好信息化技術手段,完善培養方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并且定期對老師進行信息化培訓,采用校企合作的新型模式把實踐和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提高會計教學資源利用率,把人才和企業崗位緊密對接在一起,增強學生就業率,保障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被浪費。學校還應該突破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局限,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性和實踐積極性,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會計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