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下花園區定方水中心校 河北 張家口 075300
小學語文統編版教材從二年級每一單元都安排了略讀課文,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增加略讀課文的篇目。可見略讀課文的重要性。語文課程標準建議“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實現這些建議,必須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而略讀課文的教學正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1.立足單元整體。該單元的語文閱讀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前一篇精讀課文《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要求學生借助表格復述故事,口語交際活動要求學生講有趣的故事。語文園地交流平臺中總結了復述的三個方法:不是背誦課文,而是用自己的話講出來;借助表格、示意圖,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按順序復述,重要情節不遺漏“詞句段運用”中還有一條“照樣子,用自己的話轉述別人說的話”的練習。基于此,教師可以將《方帽子店》的教學內容確定為四部分:借助詞串學習,梳理文脈,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默讀課文,說說最意想不到的內容;轉換角色,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討論“方帽子為什么會成為古董”,領悟主旨,升華理解,體會文章所講的道理。這樣既承接了前一課學到的方法,又滲透了交流平臺中的方法,還訓練了轉述能力。這體現了精讀課文“教策略”、略讀課文“用策略”、單元主題一脈相承的宗旨。
2.感知文本主要內容。略讀文本就是大概知道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紅樓春趣》的導讀提示:《紅樓夢》中的許多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寶玉、黛玉等在大觀園里放風箏的故事。讀讀課文,能大致讀懂就可以了。這里的導讀提示指向的閱讀策略就是粗知大意。《猴王出世》一文的導讀提示中,就有對整體感知的要求:默讀課文,遇到不太明白的語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繼續往下讀。讀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樣出世的,又是怎么成為猴王的。這是用核心問題串聯法,來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
3.重點解讀。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我們的教學還要聚焦重點進行精讀、品讀和賞讀,真正做到略而不簡,重在精教。教學《珍珠鳥》一課,重點解讀哪一部分呢?就是“最美好的境界”這一部分內容。要去關注珍珠鳥是如何一步一步發生變化的?抓住“人物行為和動物表現”這一雙線行文結構,再緊緊扣住“動物動作”這個細節,抽絲剝繭地進行一羅列,這樣從內容到形式,再從形式到中心的關系梳理,文章的表達特點和表達效果就出來了。
4.拓展運用。從讀到寫的運用,如仿寫《珍珠鳥》一課中雙線并行的方法,寫寫“我”與;動物之間的信賴和美好。從讀到讀的運用,可以再找一篇相近的片段或者是相近的課文,讓學生去運用剛學的方法,找一找這篇文本運用了什么方法來表達情感和人生感悟。略讀課文教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從一篇指向一類,從一篇指向整本書的閱讀。學了《猴王出世》就推薦學生去讀讀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這些都是從讀到讀的拓展運用。
5.積累語言。學了四年級下冊第四組課文后,從中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搜集資料,編制一期以“可愛的小動物”為主題的手抄報。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以秋天為專題,多角度地描寫秋天。可引導學生從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音響等方面,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體會秋天獨特的風情,并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由此把學習延伸到課外。
略讀課文教學更應突出閱讀能力取向,閱讀能力是閱讀素養的一個方面。所謂的“閱讀素養”是學生能夠理解并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能從閱讀中學習,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由閱讀獲得樂趣。略讀教學所最應該關注和力求要達到的目標是:理解與運用;從閱讀中建構意義;透過閱讀學習;參與及興趣。閱讀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我們的學習力,培養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責任,閱讀的過程應該是學生建構新意義的過程,是促進學生體驗建構的閱讀,提升的是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力、思考力和判斷力。略讀課文教學在改變“復制”文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的優勢,比如不必深究字詞,不必全方位的指導朗讀等。略讀課文教學要走出精讀課文教學朗讀感悟的模式,必須要關注學生閱讀時是否構建了自己的閱讀意義。
對于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受教學時間的限制,略讀課文中需“精”讀的點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們要綜合運用,通過有層次的閱讀,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也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由于需要反復斟酌,尋找準確的著力點,從而使力氣真正花在刀刃上。尋找式閱讀就是尋找特定信息的一種閱讀方法。學生可以根據閱讀提示所提示的問題尋找信息,也可根據自己在整體性閱讀中所發現的問題尋找信息。
教學《桂花雨》一文時,先整體感知桂花雨給“我”帶來的樂趣,接著重點放在對重點句子的理解上,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事實上杭州的桂花香遠勝于故鄉院子里的桂花,但是家鄉院子里的桂花盛開的時候“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可見母親心里關注的是桂花帶來的快樂,那是母親生活的一部分。由一句話入手,尋找文中作者的情懷。可以說,以點帶面,層層推進,節省時間,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