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玲
作文質量和學生在創作時是否融入真情實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要寫出富有個性的優秀作文,就必須將情感和個性化創作作為重中之重,而不是矯揉造作和無病呻吟。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時重視情感的抒發和思想的表達,改變千篇一律固定創作的模式,教師要激勵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帶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和大自然中,積累素材和體驗。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關注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文章必須表達真情實感,體現出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思考與感悟。由此觀之,表達真情實感是初中寫作的核心,只有將作文教學的重點放在抒發真情實感上,才能真正讓學生領會生活真諦,感受到寫作的樂趣。為了提高寫作訓練效率,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采用靈活的訓練方式,給學生充分的表達和思考空間,讓學生敢于表達,善于運用多樣化方法記錄真實生活。
一、指導感悟生活,積累真實素材
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讓學生表達真情實感,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耐心觀察與感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生活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并表達見解和觀點。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和感悟生活,分析生活中的人與事,為寫作積累素材。在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文章作為范例,鼓勵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時加入自己的感悟,提高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例如,教學《背影》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給學生布置描寫親人的寫作任務,比如讓學生描寫媽媽的背影,借助這樣的寫作活動,引導學生體會親情。想寫出高質量作文,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挖掘生活體驗和感悟,這是選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學生每天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與事,這些會對學生產生一定影響,從而使其獲得生活體驗,形成獨特的理解和看法,為其在寫作中融入真情實感打好基礎。
二、利用日記鍛煉寫作技巧
提高寫作水平非一日之功,需要日積月累,經過千錘百煉,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讓學生在寫作時融入真情實感,除了把生活作為突破口,讓學生留心觀察外,還必須錘煉學生的寫作技巧。很多學生對寫作存在恐懼和抵觸心理,常常為了湊字數而寫充滿虛情假意的東西。想改變這種情況,讓學生真實表達,教師可以讓學生寫日記。這是因為日記的形式自由、靈活,有利于學生及時記錄,表達感悟,方便學生抒發真情實感。堅持寫日記,寫作就會變成學生的習慣與本能,學生還能在日常的寫作積累中鍛煉寫作技巧,學會表達真情實感。寫日記貴在持之以恒,不過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重,每日一記比較困難,教師可以把日記寫作與名著閱讀有效整合,利用讀書筆記的方式發揮以讀促寫的作用,讓學生在日記中記錄讀到的內容和產生的思考、感悟,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寫作技巧。比如,學生讀完《西游記》,就可在日記中寫學到的人物描寫方法,也可抒發對不同人物的認識。
三、鼓勵思維碰撞,升華主題
抒情是表達真情實感的直接路徑,卻不是唯一的路徑。隨著思維能力的提高,說理也能成為表達感悟、抒發情感的有效路徑。但如果沒有豐富的感性思維做基礎,想要從整體上認識事物是困難的,如果欠缺理性思維就不能實現深層次思考。所以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是相輔相成的,缺少任何一種都會影響作文質量。讓兩種思維互相碰撞,才能增加作文的思辨性,提高情感的抒發效果。在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后,教師可以組織辯論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查找資料,進行思考和溝通,力爭實現全員參與,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寫作靈感,改變人云亦云的情況,發出自己真實的聲音。
真情實感是作文的生命線,只有讓學生把寫作變成興趣和習慣,他們才會在寫作時融入真情實感,說真話,抒真情。所以教師在進行寫作指導時,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營造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拓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將自己的生活感悟融入到作文中,從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當然,教師也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讓學生明白有感染力的文章必然是融入了真情實感的,進而幫助學生調整寫作思路,點燃寫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