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對于精益物流來說,作為物流管理模式之一,具有新型和先進等特點,旨在將庫存內的所有浪費程度降至最低,精益物流管理,主要來源于精益生產,而且也凸顯出了精益思想體現于物流管理之內。對精益思想的物流管理目標進行深入分析,主要包括提供良好的服務水平,避免浪費現象的出現,比如在客戶服務和物料移動等不滿意方面。所以必須要開啟精益物流管理。在物流管理中,通過精益思想的應用,有助于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并將物流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從而給予提高物流產業整體管理水平強有力的保障。
對物流管理系統進行分析,其構成主要體現在物流系統中的各個要素,其管理要素之間的聯系性較為突出,不斷提高物流管理系統的整體性,使其成為綜合功能管理體系。物流管理系統的復雜性程度較高,其特點主要體現在地區跨度大和時間跨度長等方面。此外在物流管理系統內部中,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也是相互的,物流管理系統各個方面的投入,然后轉變到物流各項活動之中,推動物流管理效益和物流管理服務的形成。對物流管理系統的目標進行分析,可以進一步發展我國的經濟體系,并給予經濟水平發展一定的保證,將物流運輸成本降至最低。
對于精益物流來說,主要是指加強精益思想的應用,以此來有效管理企業物流活動,對其原則進行分析,第一,基于顧客視角出發,對產生價值進行分析。第二,結合整個價值流,對供應、生產以及配送產品中所有的步驟進行確定。第三,避免出現中斷、等待的增值活動流。第四,不斷控制和消除浪費。
對精益物流目標進行分析,企業既要提供良好的顧客服務水平,也要避免出現浪費現象。在企業物流活動中,浪費現象比較常見,所以要努力將這些浪費現象進行消除,滿足精益物流的需求。在精益物流中,要對價值流形成正確的認識,價值流,在物流企業生產價值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而這些活動在產品設計、工藝設計等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既而投入到生產的產品流。其中,要確保價值流的高度暢通性,首先,要將流動過程的目標、價值流動的朝向進行明確化。其次,集中整合好價值流的所有參與企業,結合客戶實際需求,制定出最為可行的物流管理模式,從而避免低價值行為的出現。
這主要是指在規定時間內,應將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運送到指定地點之中。準時物流管理,是物流生產中的重要一個環節,對于及時運送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而且也屬于硬性要求,基于此,可以使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生產過程與流動性相一致,并且還可以防止產品庫存積壓現象的出現,基于管理層面,將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降至最低,給予供應鏈對客戶需求的響應時間提供保障[2],為零庫存積壓的實現創造條件,將物流活動所需的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圍內,確保物流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
在零庫存的基礎上,準時制管理模式的實施,有助于更好地開展物流活動,在運用準時制度管理模式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委托報關模式。在保管原材料組建時,應委托第三方企業來進行[3],將物流企業自身成本支出降至最低,并使對客戶需求反應的容錯率得以提升。其次,協作包模式。要求企業或多個部門之間要保持通力協作,促使物流活動生產效率的提升。最后,準時供應模式。該方式在需求穩定的產品供應鏈中具有較高的適用性,加強準時供應方式的應用,避免原材料在供應環節浪費較多的實踐。需要注意的是,準時制的實施,要使實施條件得以具備,并得益于資源和供應商的保障,從而確保準時制物流管理的順利執行。
在企業所有生產活動中,如產生價值和實現價值等,價值流發揮著重要的指導性作用。價值流在概念設計、產品設計以及工藝設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在企業接到客戶訂單以后,應加強信息鏈的制定,信息鏈要涵蓋產品的原材料設計環節、最終成品等。由此可以看出,正確認識價值流[4],可以為企業進行工作劃分提供有力的支持,在生產特定產品時,要結合價值流,為判斷和制定生產環節提供一定的依據,從而進行清晰的描述。
在精益物流管理中,價值流的正常流動是至關重要的。在生產過程中,要想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現象,并串聯好生產工作中所需的步驟,促使連續的價值流得以形成,對價值等待時間予以控制,從而給予價值流的正常流動一定的保障。同時在實施環節中,企業要對價值流動過程的目標進行明確化,并整合好所有參與價值流的企業,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內在需求。各個企業應將獲取利潤最大化放在制定最佳的物流路線之后,確保物流路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將不產生實際價值的生產行為排除在外。
其中,在配送管理這一方面,在配送成本管理中,要加強配送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多維度評估配送成本的發生情況,基于不同業務類型角度,精細化管理配送成本。在配送流程管理方面,要將物資配送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化,加強運輸管理系統(TMS)的構建,結合可視化角度,監控配送流程各個環節和在途物資,未來可以借助智能運輸技術(ITS)[5],構建智能裝在系統,不斷提高物資配送方案的動態性,確保裝載利用效率的穩步提升,并合理化控制配送成本。在配送服務方面,要加強配送服務水平評價體系的構建,動態性地評估配送服務水平。
要想實現精益物流管理目標,要對客戶需求形成正確的認知,發揮出客戶需求對價值流動的助推作用。在精益物流管理模式中,要結合客戶需求,帶動價值流的流動。如果客戶沒有提出明確的需求指令,企業應禁止生產產品,在客戶具備明確的需求指令之后,企業才可能進行生產,確保提供服務的最優性。此外,企業還要將產品的需求類型進行明確化,如對于功能型產品來說,如果具有需求穩定和預測性強等特點,可以提前投入生產。如果產品具有較高的波動性,且可預測性缺失,應從市場實際情況出發,確保生產活動反應的快速性和精準性,從而推動客戶服務水平的提升。
此外,還要深入分析客戶需求偏好,加強偏好分析標準的制定,做好客戶需求采集數據分析工作,并對客戶服務予以及時跟進。加強客戶服務水平綜合評價體系的制定,將訂單完成情況、緊急訂單處理情況等內容涵蓋在內[6],動態化評估客戶服務水平。
精益物流管理的根本,就在于要對物流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現象予以消除,要想與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相適應,精益物流管理要不斷進行創新和改善。精益物流管理過程具有較高的動態性,也就是說,物流活動的改善,其重復性特點顯著,每一次概算必須要對一批資源的浪費予以消除,確保新的價值流動路線的形成。但是新的資源浪費經常出現,企業要不斷完善價值流動,總體控制好物流總成本,將產品生產速度提升上來,并對資源的浪費加以合理控制。要想順利實現該目標,價值流所有參與人員應保證高度的重視,明確職責分工,將全面物流管理落實到位。
綜上所述,加強精益物流管理的實施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出現庫存積壓和資源浪費問題,加大成本控制力度,避免潛在風險的出現,將物流管理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同時,不斷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提供優質的物流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