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中共唐山市委黨校
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設是為了能夠給鄉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以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為核心內容。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能夠開展綜合性服務的鄉村平臺,它能夠使政府與人民之間、管理與服務之間體現出來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需要鄉村政府、企業、社會、民眾等各方面的力量來對其加以支持,為創建多層次的鄉村服務體系而共同努力。
(一)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凝聚力進行提升。與傳統的鄉村振興戰略相比較,前者不僅對內在的服務價值以及服務功能進行了強調,還提出了需要加強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的服務水平的提升,將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應用于基層群眾當中,使其在獲取服務的過程中能夠表示認可和認同。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對自身的領導功能過分重視,以至于忽略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識,導致基層黨組織無法對鄉村振興戰略加以凝聚或者吸引,以至于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力減弱。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就需要深入普及鄉村振興戰略意識,在黨和群眾之間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對群眾的需求加以了解,以此來開展精準化的服務,使群眾的生產生活更加便捷,使其能夠對鄉村進行更好的振興[1]。
(二)對鄉村振興戰略體系加以構建。想要對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創新工作,需要做好基礎的強化以及夯實工作,將群眾的工作作為根本。目前,鄉村振興戰略處于關鍵時期,各種新的問題出現于基層社會的治理工作中,特別是部分矛盾難以有效的進行化解,對社會的和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通過對鄉村振興戰略體系的建立,能夠使黨員干部以及群眾之間的距離得以拉近,在群眾與黨員干部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使群眾的訴求能夠得到有效的回應,對群眾所求的事情加以落實,還能夠編織一張全覆蓋的工作網,對鄉村振興戰略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機遇[2]。
(一)順應新形勢,拓展工作領域。首先,需要主動對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改革,對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路提前做好謀劃工作。將籌建工作作為中心,鄉村需要積極主動地調整思路,對鄉村振興戰略中存在的重視建設、忽略鄉村振興戰略的弊端加以改革創新,需要將建設、管理、服務加以有效的結合。將為人民辦好事作為工作目標的出發點以及落腳點。需要對工作方式加以調整,對各方面的工作加以統攬、協調,通過共同努力來使鄉村振興,使鄉村黨總支統籌領導得以在鄉村內形成。
(二)開展扶貧救困工作。為了加強鄉村振興戰略對鄉村中弱勢群體的關注,可以對鄉村中的弱勢群體開展“一份愛惜,三分溫暖”的主題活動。例如:對鄉村中的一些殘疾人、低保戶、貧困生等鄉村的困難住戶實施“愛心檔案”的建立,可以組織義工集結起來對這些困難戶加以幫助和扶持,需要牢記“幫助一個有需要的人,就能夠對其整個家庭帶去希望,幫助一戶有困難的住戶,就能帶給一片人希望”的理念。其中提到的三分溫暖主要指的是:在教育、殘疾人士、節日等方面送去溫暖的關心[3]。
(三)對就業技能提供培訓。為了使鄉村振興戰略中各方面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為了能夠定期對就業技能以及生活知識進行培訓,可以組織開展相應的講座以及培訓活動,可以對社會用工信息庫加以建立,對下崗黨員加以指導,使其能夠重新加入就業的行列。鄉村振興戰略還可以對保健、心理等方面的知識進行普及,通過對市、新區、辦事處的要求開展相關的咨詢活動以及講座等,開展各種行業的培訓班,開展各種主題的招聘活動,積極鼓勵下崗居民再就業。
(四)積極開展群眾評議監督。為了使鄉村振興戰略能夠發揮民主權益的“議事廳”。定期的對一些“居民說事”等活動進行舉辦,將“勤勞廉潔目標”安排在每年舉辦的座談會上。在開展會議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自身的述廉報告進行敘述還需要對外界的評論加以了解,可以將群眾關心的問題在會議上加以討論,使群眾廣開言路,并且虛心地對他們的建議加以接納,以此來激發廣大群眾對鄉村事物的關心,對良好的鄉村振興戰略的社會氛圍加以營造,使鄉村能夠得到和諧的發展。
(五)開展文體娛樂活動。將服務中心等場所作為鄉村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主要地點。鄉村振興戰略中可以對內容健康,形式豐富的群體文藝活動加以大力的開展,對鄉村群眾的思想文化加以引導,積極落實三個“堅持”,即將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思想文化活動的中心陣地,每月對活動內容加以更新,免費對活動場所加以開發。
(六)整合功能資源。可以有效的整合“老年星光之家”“婦女中心”等活動,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統一的納入中心硬件資源,使人員能夠得到統一的調配,使硬件能夠得到共享,軟件能夠并用,在增加中心服務功能的同時做到有條不紊。
總之,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設是為了使鄉村人文環境得以改善、能夠贏得民心、凝聚百姓的力量、搭建黨員群眾的溝通平臺等,使廣大社會群眾能夠感受到來自鄉村振興戰略的溫暖,積極的參與到各項鄉村振興戰略活動中來,使鄉村振興戰略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