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豪 王斐然 張雅麗
華北理工大學
引言:隨著我國社會保險市場的迅速發展擴大以及隨著保險行業國內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保險服務中介機構不斷促進廣大保險人的健康規范執業經營、降低服務成本和方便、滿足廣大投保人的各項服務需求以及不斷促進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持續、健康、快速的經濟發展等眾多各個方面也都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我國國內保險業務中介機構的健康發展起步速度非常緩慢,絕大多數保險中介機構都長期面臨商業經營困難,,這種困難局面嚴重限制了國內保險業務中介機構的正常健康發展,嚴重直接影響國內保險市場正常秩序。因此,結合當前我國醫療保險業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實際,,健全、完善、規范、促進制約我國社會保險服務中介機構的正常運作和業務發展,成為目前受到我國社會保險業密切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同時也是我國保險行業界一直有待研究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保監會以支持市場化服務需求發展為政策導向,積極支持發展保險中介服務市場。隨著保監會正式實施了對保險各類專業投資中介機構日常化專業審批,并逐步引入了投資機構風險情況提示報告制度,保險各類專業投資中介機構的投資數量持續增長平穩,投資者日趨趨向理性,目前每季度累計新增一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數量呈平穩快速增長上升趨勢。從參與投資者的機構偏好比例來看,投資者與代理人的機構偏好占有一定絕對優勢,投資者與經紀、公估代理機構的偏好比例基本持平。由于其在設立專業保險代理中介機構時對資金儲備要求比設立保險代理經紀要低,在服務專業性和技術水平要求上比保險經紀、公估代理機構也更為寬松,這種機構選擇在一定很大程度上充分反映了目前我國商業保險代銷專業代理中介服務市場仍然處于初期起步成熟階段,保險代理專業服務中介機構在向廣大社會公眾提供各種專業化保險服務產品方面仍然任重道遠。另外,我國養老保險服務中介機構兩級價格分化的普遍現象十分明顯。
1.區域發展不平衡。地區資源分布的不平衡。從中國保險代理經紀公司在目前全國各個地級省份市的分布發展情況以及各個地級省份市的保險代理經紀公司會員數量分布情況分析來看,有的各個省份代理保險機構公司數量非常多;保險中介機構收入的地區不平衡。北京的保險經紀公司比較多,收入占比較高;山東代理公司數量比較多,在整個中介收入占比也比較多;保險公估公司收入則大量集中在中國的東沿海地區。
2.治理結構不完善。我國許多比較專業的金融保險投資中介機構都可能是從其他非專業保險中介機構發展而來,并沒有一套比較完善的專門適合保險中介機構專業發展的中介公司風險治理體系結構。一些代理公司急于擴展業務,在條件不具備的特殊情況下,建立了許多保險延伸中介機構,而這些延伸機構與公司總部的業務關系實際上只是間接掛靠,在許多特殊情況下,這些延伸機構只要向公司總部直接交納一定相當比例的保險管理費費用即可,并利用公司總部的業務名義直接開展各類保險業務;公司股權結構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公司是單一家族股權經營,單一股東股權壟斷。
3.從業人員素質偏低。我國養老保險投資中介服務行業基礎教育水平起步較晚,專業從業技術人才相對匱乏。保險代理人大多數對保險專業知識比較匱乏,對險種信息沒有一個足夠的專業了解,經常就會造成了被保險人與其他被保險人之間險種信息的不對稱,且售后服務差。由于忽視專業人才的培養開發和選拔培養,中介機構外部內控管理能力薄弱,缺乏對中介公司從業人員的有效監控和嚴格約束。
1.優化保險中介機構結構,增加機構數量,活躍中介市場。積極采取各種多樣化的專業組織管理形式進一步引導培育和使專業化的保險公司中介機構走向市場化、規范化、職業化和服務國際化的專業發展;充分注重專業保險公司中介機構市場和其他保險市場的相互協調平衡發展,使專業保險人、保險公司中介代理人和保險投保人等其他保險市場經營主體之間通過保險市場機制直接產生相互聯系,建立專業保險公司和其他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相互協作的保險市場競爭格局,逐步實現使專業保險公司中介機構成為我國保險市場綜合營銷的重要主渠道。
2.加強保險中介機構專業人才培養。一個優良的保險機構發展需要一批專業人才的有力支撐,這不僅必然需要機構制定一套嚴格的保險執業和服務品行規范,促進保險中介人的資格職業化,以利于贏得保險投保人、保險人與其他社會各界的廣泛共同認知和高度認可,而且還同樣需要一系列嚴格的職業資格條件認定,等級資質考核和職業培訓管理制度。設置多不同種類、多層次的保險資格等級認定與職業等級資格考試制度,適應我國消費者多不同層次的保險需求;不斷完善高級保險金融中介機構職業培訓管理行業,可通過借助各類培訓機構和專門培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