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傾陽 河南財經政大學金融學院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擴大就業、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進穩定的重要渠道。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是商業銀行響應國家部署的責任擔當。批量型業務是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扶小助微、踐行普惠”的重要抓手,此業務在產業、行業、經營場所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特征,為助推普惠業務發展,現就批量型小微企業貸款項目業務風險點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因為種種原因,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今年以來,新冠疫情爆發,人員流動受限,產業鏈供應不暢,小微企業經營持續承壓,面臨較大困難。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出臺一系列政策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在“六穩”基礎上提出“六保”的要求。“六保”的第一保就是保就業,而小微企業是就業的主力軍。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強調要讓市場主體活下來,要求人民銀行等金融監管部門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對穩企業的支持,因此穩住了小微企業,就是保就業,就是保社會穩定。作為商業銀行,一定要認識到支持小微企業的政治意義,在關鍵時刻體現責任但當。
批量型個人貸款業務是指在產業、行業、經營場所、獲客來源等角度具有一致性風險特征的批量敘做的業務模式,包括針對城鎮特色行業統一包裝的貸款業務模式、面向統一經營場所集中推廣的貸款業務模式、與同一第三方開展合作的貸款業務模式等。其核心在于以行業龍頭或重點客戶企業為核心對其配套的上下游小微業務敘做業務。把握不同客群特點,從養老、體育、教育等場景批量獲客。
資產質量是商業銀行的生命線,在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管理。批量型小微企業貸款具有風險一致性特征,如出現違約風險,較散戶個人貸款金額大,風險程度高,會對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管控工作造成較大壓力,因此分析這類貸款險特征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經濟周期波動是指總體經濟活動沿著經濟增長的總體趨勢而出現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通常表現為復蘇、繁榮、下行、衰退,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行業表現為不同的特點,在上行期,市場供需兩旺,產品價格上升,融資環境寬松,對親周期行業敘做批量型個人經營貸款違約概率小,反之在下行期,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企業庫存和應收賬款增加,融資環境趨緊,小微企業批量型貸款主要依托交易鏈條中形成的信用敘做,在周期轉換過程中,首當其中的面臨貨款拖欠,資金周轉困難風險。因此全面細致的分析行業隨周期波動程度、波動方向和波動時間,對于控制此類風險尤為重要。
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的影響持續深化,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對行業的支持和限制及變動的可能性,會對行業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影響企業的生存環境,發展方向,進而影響到我們批量型個人經營貸款的經營主體。
1.合作第三方過度授信風險
個人經營貸款項目合作第三方類似于供應鏈融資中的核心企業,我們通常圍繞其上下游開展業務,核心企業起到了信息平臺、信用增信的關鍵作用,實際上是對第三方的間接授信,如果給予第三方的信用額度超出其承受能力,則會引發依附與其的個人經營主體貸款風險。
2.小微企業過度授信風險
小微企業自身具有財務信息不透明、治理機制不健全特征,在當前政策紅利窗口,可能會助長其投資和擴張沖動,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股東可能會同時申請個人授信用于同一主體經營需要,總授信超出其承受能力,出現過度授信風險。
嚴格客戶準入關,著力拓展客戶覆蓋面,發展處于成長期、有技術、有潛力、有市場、有前景的批量型客戶。加大和政府部門合作力度,和工商、稅務、科技、工信等部門溝通,取得納稅信用等級高,綜合評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的企業名單,定向精準開展業務。關注疫情對民眾消費習慣、需求的改變,支持在線消費、在線教育、在線娛樂、在線醫療等新業態發展。
積極圍繞民生消費、養老服務醫院、醫療等弱周期行業敘做業務。對親周期行業客戶,應識別其特點,在上升期積極支持,在下行期及時退出。根據其周期波動適時進退。在經濟下行期,多做以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公司等為第三方的批量小微企業貸款業務。
經濟周期上升期,監管政策通常比較寬松,各種產品創新層出不群,當經濟過熱時,監管收緊,治理影子銀行,擠泡沫,各項政策趨嚴,預計未來監管政策會有結構性糾偏,但總體趨于嚴格趨勢不會改變,因此應避免將貸款投向到監管不健全的領域,合規創新產品。穿透管理,把還款來源夯實在優質的基礎資產上。同時加強政策研究,對國家政策調整頻繁的領域要謹慎對待。如房地產行業。避免投向國家政策限制和發展的領域。
綜合考慮核心企業的行業類別、行業景氣度、行業發展需要、客戶性質、客戶行業地位、銷售規模、資信狀況,目標市場份額、信用記錄,在同業的直接融資額度和間接融資額度,根據其上下游真實交易的一定比例合理確定其擔保額度。
優先選擇對上下游控制嚴格、對上下游有嚴格準入標準、上下游對其從屬性強的第三方。
嚴格把握交易真實性,防止第三方道德風險,防止第三方利用上下游開展關聯交易,自賣自買套取資金,自己使用。
對第三方為專業市場的批量型小微企業貸款業務,要結合其地理位置,市場特色、市場前景、競爭優勢等因素嚴格審查,穿透實質用途,把握第一還款來源。
結合大公司授信投向,把基礎設施、實體高端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及消費品制造業,教育、醫療、水務、現代農業等主體做為第三方優先準入。
貫徹全面風險管理理念,把個人經營貸款和公司條線授信統一計算和考量,發揮條線協同效應,互通信息,統一發起,統一審批,識別顯性關聯關系,更要識別隱性關聯關系,把關聯客戶作為一個債務人進行管理。合理把握授信份額和總量,控制多頭授信、過度授信。
以大數據概念管理和提升信用風險管理系統,整合多頭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征信、客戶相關,對接第三方系統,掌握信息、資金、物流,把信貸產品、風控措施體現在系統支持上,建立全天候的制度安排和系統支持。用系統性和結構構性的技術手段提升風控的效率和效果。把風險管理的節點潛在產品的和服務中。把風控設置到業務處理流程職責分工里。先知先覺關注風險。提高智慧風險水平,提升風險預警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提高客戶經理素質,風險管理下沉,讓客戶經理承擔風險經理的職責,切實筑牢第一道防線。
根據不同的小微企業貸款的特點,定點不同的特色支行,如專業市場類、PPP類、民營制造業類等,客戶經理做到對客戶知根知底,確保第一手資料的原始交易信息的真實性。對客戶分層管理,建立不同于對公授信的風險評估模型,不以抵押擔保作為放貸依據,通盤考慮影響其還款的所有因素,例如商業信用記錄、交易規模、交易條件、結算方式等,基于其存貨和應收賬款的轉換發放貸款,把握其資產轉換周期,監控物流、信息流、現金流。真做業務,作真業務。
總之,在當前宏觀背景下,商業銀行要充分認識到支持小微企業的政治意義,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多做批量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時要嚴把資產質量關,要充分認識到小微企業貸款面臨的經濟周期波動、過度授信、財務信息不透明等風險,做好貸款貸前、貸中、貸后審查,監控資金流、物流、信息流,運用大數據和金融科技力量,在把控風險的前提下發展業務,支持小微企業成長和發展,為穩就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