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井玲
吉林省榆樹市第一實驗幼兒園 吉林 榆樹130400
幼兒園“小學化”,是指用小學教育方式取代幼兒園教育方式的做法、它將小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資源、教學規范、教學方法、價值方式等滲透或運用于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幼兒教育規律,進行“重復型教育”,極大地損害了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
1.教學環境“小學化。有些民辦些幼兒園,沒有獨立的幼兒活動場地,或者戶外活動場地嚴重不足,只有一些小學化的教室,不能滿足幼兒基本游戲和運動的需要。
2.教學目標“小學化”。有些幼兒園無視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強調以知識技能強化訓練為主,忽視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良好習慣、積極情感的培養。很多幼兒園在幼兒一日生活中不是寫就是算,孩子在園沒有一點活動時間,離園后又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給幼兒造成極大壓力。
3.教學課程“小學化”有些幼兒園在教學時,執行小學作息時間,按小學課表上課,使用小學教材,開設拼音、識字、寫字、計算等教學內容,很少有唱歌、舞蹈、美術、游戲、戶外等幼兒日常活動。
4.教學方法“小學化”。有些幼兒園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幼兒死記硬背,阻礙了對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及自主探索等的開發,忽視了幼兒的主體性和“玩中學,學中玩”的天性,讓幼兒像小學生一樣坐在教室里接受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忽略游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用科學的方法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健康的體質、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極大地損害了幼兒的健康成長與身心的發展
1.危害幼兒身體健康發展學齡前孩子的身體發育速度很快,新陳代謝旺盛,身體的生物機體的機能發育還不成熟,可塑性大,身體器官未發育完善,體形結構還未定型。如果幼兒園按照小學的作息時間來安排課程,每天坐幾個小時,這會影響幼兒骨骼的發育,影響視力的發展,養成錯誤的姿勢與體態,對幼兒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2.影響幼兒心理發展。幼兒期奠定了一個孩子人格發展的基礎。小學化的學習和完成作業,會破壞幼兒的認知過程,促使幼兒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和消極心理,摧殘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使幼兒心靈受到創傷。其次,教師所采用的強制性方法,會壓抑幼兒的興趣,不利于孩子形成鮮明的個性,“小學化”的教育使他們減少了游戲機會,降低了幼兒間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不利于幼兒養成健全的人格,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改進對策。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為目標,針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以下改進對策:
1.政府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執行幼兒教師資格制度。從源頭上對幼兒園、教師、課程設置等各種辦園因素進行審核和評估。對于那些辦園只以盈利為目的,嚴重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給予指導糾正與處理,去除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政策溫床
2.加強對園長的管理和培訓,樹立科學的幼教理念。通過各類培訓,提高園長的管理理念和專業素質,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辦園方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切實貫徹“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摸索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幼教模式。使她們深刻認識到幼小銜接不是知識的銜接,應是興趣與習慣的銜接,應該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習慣入手,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幼兒活動,滿足幼兒全方面發展的需要,使幼兒既享受快樂童年,又能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讓孩子順利度過幼兒園到小學的“轉型期。
3.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專業素質。首先,加強幼兒園教師的培訓,通過采取業務學習、聽專題講座、專題研討、崗位練兵競賽、,內培與外送相結合等,提高各崗位人員的專業知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與業務研究能力,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升。其次,是重視班級常規管理、幼兒集體教學活動、日常生活組織、各類游戲活動、親子活動等組織、研討等,教師能夠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使實際情況滿足教學目標,從具體的教育行為上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4.加強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良性互動,發揮教育合力。幼小銜接是幼兒園銜接是幼兒園的重中之重,每學期的工作計的內容無論大中小班都會涉及到幼小銜接的培養內容,正如《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理念,淡化家長對幼兒教育的功利心態;邀請小學老師來園講座:強調孩子體驗式的學習,定期組織大班幼兒去小學參觀,孩子們會這對小學的向往和好奇,用自己的眼睛認真尋找著小學和幼兒園的差別,當孩子們看到一年級的哥哥姐姐們整齊地擺放學具,端正的坐姿、完整響亮的表達時,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減少他們對小學生活的陌生感和神秘感,為他們順利進入小學做好心理鋪墊;利用社區資源與社區互動,讓更多的人在參與教育管理中支持幼兒園的??偠灾?,杜絕幼兒園“小學化”,需要社會、幼兒園、小學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級政府的監管,需要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需要幼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只有這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才會徹底根除。幼兒是生命的延續,民族的火種,為了孩子,為了國家,為了自己,請還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