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艷李姿正單義學
1.山東天一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 濰坊262737
2.濰坊中凱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 濰坊262737
社會在不斷發展,現代突發環境事件被定義為由自然災害、污染排放物以及生產安全事故等因素造成的污染后果,導致有害放射性物質、污染物等浸入到大氣、水體以及土壤等環境介質,導致環境質量受到負面影響,對人們的財產安全、生命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給社會以及生態環境帶來重大影響,需要相關部門采取及時的緊急措施進行干預處理。
1.1 上級領導環境應急預案體系意識比較薄弱 企業為應對這些突發環境事件所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就是環境應急預案。當前,我國很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完成突發環境應急預案的相關準備工作,也開展了相關的備案工作。但是,仍存在草草編寫、應付檢查的情況。還有部分企業對環境應急預案編寫不夠深入,把重點放在生產安全事故控制方面,對企業突發環境問題缺乏持續關注。
1.2 環境應急預案的實施問題 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都過于重視經濟效益的發展,而忽略了環境應急預案實施。即使有部分企業編撰的環境應急預案符合實際處理要求,但是在真正實施應急預案時,往往過于重形式,導致很多管理工作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甚至還有部分企業直接套用其他企業的應急預案,使得預案與廠區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毫無可操作性。
2.1 加強政府單位監督管理力度 我國環境保護部門要加大對相關環境事件的監督力度,要對相關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寫、評定、備案以及實施等方面加強監管。各單位環境應急預案編制小組應嚴格按照《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的程序和方法開展環境風險評估,要對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隊伍、物資、裝備以及場所等資源加強監管,并根據實際情況對環境應急預案進行編寫。其中,環境預案的評審工作要根據《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為基本準則,做到不走過場,對環境風險物質、環境風險單元、應急措施及應急資源進行仔細核查,給出定性判斷結果,堅決守住環境應急預案的最后質量底線。
2.2 加強應急預案的編制質量 不同類型的企業要建立專業的環境應急預案編制隊伍,把具有資質且符合綜合管理條件的人員選擇為編制隊伍的主要管理層,主要對安全、生產、消防、環保等工作加強監管。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可以聘請環境應急領域的專家或相關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編寫預案程序。此外,專業院校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有必要為企業提供后續技術支持,不管是聘請社會機構完成編制工作,還是自主研發編制內容,所有企業都需對預案的編制過程進行全程參與和有效監督,保證編制過程的完整性以及科學性。
2.3 評估企業風險、資源和應急力量2018年2月5日環境保護部公告2018年第14號發布了《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以指導企業自主評估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確定環境風險等級。企業應根據生產、使用、存儲和釋放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物質在廠界內的最大儲存量與其在附錄A中臨界量的比值Q,評估生產工藝過程與環境風險控制水平M,以及環境風險受體敏感程度E,分別確定大氣及水環境事件的風險等級;通過對典型事件源強、釋放途徑和危害后果進行分析,確定最壞情景下大氣及水環境敏感目標的數量及目標;分析論證廠區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可靠性、完備性和有效性,找出問題所在,并給出應急資源、應急力量和管理等方面的整改計劃,為應急預案的編制提供理論和數據基礎。企業也可以通過學習《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等條例對自身應急預案編制提供依據。
2.4 提升應急預案的可行性 要明確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和企業內部其它預案,以及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急預案的關系,明確各預案組織指揮體系的銜接問題,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廠區應首先啟動廠區現場處置方案或專項預案,必要情況下啟動廠區綜合應急預案,當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到生產安全時,應及時通過安全環保等相關部門啟動生產安全事故預案,當廠區應急隊伍無法及時有效的控制事態時,應及時聯系當地環境保護局等政府部門請求援助。
綜上所述,與一般環境污染問題不同,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需要對環境風險進行科學評估,要明確可能存在的環境危害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要定期對潛在風險進行檢查,及時發現企業潛在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明確其存在的風險。總的來說,現代企業在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預案時,最大的保障就是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預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