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良,孔文濤
(蘭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膠廠,甘肅 蘭州 730060)
某公司制冷裝置2015年由蘭州寰球工程公司設計,2016年9月建成投用。利用氨作為制冷劑,主要生產-12℃鹽水供生產裝置做冷卻水循環使用。裝置設計制冷量為2500kW。本裝置三臺制冷壓縮機及配套控制系統、-12℃鹽水管網為原制冷裝置利舊,液氨儲罐、氨換熱器、載冷劑儲罐、氨蒸發器等輔助設備異地新建,輔助設備廠房占地面積23400×18000mm。該公司制冷裝置氨換熱器在使用過程中,列管頻繁泄漏,循環水分析指標經常超標,冷凝效果降低,多次組織搶修,頻繁對泄漏的管線進行封堵,且每次泄漏的管數呈直線上升,換熱效率不能滿足工藝生產條件[1]。
由該公司化肥廠供送的液氨進入氨儲槽 (V-102A/B),供系統使用。冷卻-12℃鹽水的液氨來自V-102A/B,經-12℃鹽水調節閥控制,調節進入-12℃鹽水冷卻池中的蒸發器(E-102)列管內與列管外鹽水進行熱交換。蒸發的氣氨由E-102上部返回氣液分離器(V-101)內,分離氣氨中夾帶的液氨后進入氨壓縮機(CM-2#CM-4#CM-6#),壓縮后的氣氨進入油分離器(V-105),分離氣氨中所夾帶的潤滑油,再進入氨換熱器(E-701)與循環水進行熱交換,使氣氨冷凝為液氨,流入液氨儲罐(V-102A/B),從而形成液氨儲罐,氨蒸發器,氣液分離器,氨壓縮機,板式換熱器的循環回路。V-102A/B中的液氨另一路送至ABS車間供冷卻使用,返回氣氨經氣液分離器(V-101)分離夾帶液氨后,氣氨進入CM-2/4/6#入口總管。
該氨換熱器E-701管程/殼程介質分別為循環水/氨。通過對E-701氨換熱器腐蝕產物分析,大部分泄漏聚集在油冷卻器底部循環水入口段,主要原因是循環水入口沖刷腐蝕,導致部分列管泄漏,循環水與殼程液氨相容,形成氨水加速列管的泄漏。現場堵管照片如圖1所示。(該氨換熱器4組,每組管束326根,共計管束1304根)

圖1 現場堵管圖
該氨換熱器E-701存在設計缺陷,如氨換熱器E-701換熱列管為10#鋼,管徑¢19×2mm,壁厚僅為2mm,明顯偏薄。
4.1.1 制定氨換熱器E-701清理計劃
針對氨換熱器E-701垢下腐蝕情況,制訂詳細定期維護及清理計劃,要求每半年拆卸封頭清理一次。
4.1.2 加強氨換熱器E-701巡檢及記錄情況
在崗位設立巡檢、故障記錄。由操作人員、包區人、檢修人和管理人員定期簽字確認,注明每次巡檢、泄漏發生情況以及人員到場、處理時間等信息。
4.1.3 做好氨換熱器E-701檢修后定壓查漏工作
檢維修后由運行工程師做好定壓、查漏記錄。由機械員、工藝員負責驗收、落實檢維修策略的執行,保證檢修后質量。
4.1.4 制定氨換熱器E-701攻關措施
車間根據換熱器實際情況,訂立攻關方案,定期召開攻關總結會。對典型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對建議進行討論,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和溝通,提出改進意見。
4.1.5 做好設備標準化活動
結合設備創完好和標準化活動的開展,清理作業做好防護,確保裝置面貌始終保持清潔,檢修后要求按照設備標準化進行檢查和驗收。
4.2.1 重新對換熱器計算設計
依據原換熱面積和換熱量,委托原設計人員進行重新計算、設計、更新,增大列管壁厚,消除原列管壁厚偏薄問題 (原油冷卻器換熱列管為10#鋼,管徑¢19×2mm,壁厚僅2mm,明顯偏薄,增大至管徑3mm),依據施工圖和施工方案,現場安裝。19年大檢修期間已實施完畢。
4.2.2 換熱器檢修前后運行效果對比
以E-701D為例,單程堵管88根,單程共326根,泄漏率26.99%,造成冰機排氣壓力、溫度上升,循環水用量增加,換熱效果差,滿足不了生產需求。
正常操作規程要求:冰機排氣壓力一般為1.0-1.3MPa,排氣溫度≤80℃。
檢修前:液氨冷凝后溫度為30℃左右,冰機排氣壓力為1.4MPa左右,排氣溫度為80℃左右。
檢修后:液氨冷凝后溫度為25℃,冰機排氣壓力為1.0MPa左右,排氣溫度為70℃左右。循環水用量減少,換熱效果明顯改善。
采用板式換熱器,有效提高換熱效率、減少熱損失,在相同壓力損失情況下,其傳熱系數比列管式換熱器高3-5倍,同時結構緊湊,避免列管腐蝕,且占地面積為列管式換熱器的三分之一。
將原列管式換熱器整體更新改造為板式換熱器,同時完成相應的管線碰頭改造。委托具備相關資質的設計人員進行計算、設計,更新為板式換熱器后消除原列管壁厚偏薄、場地占用面積大及檢修困難等問題。
根據原換熱面積和換熱量,原列管式換熱器基礎數據如下:換熱面積F=437.7㎡,列管數n=1304,設計條件:壓力MPa1/2.1,溫度℃50/100,操作條件:壓力 MP0.9/1.9,溫度℃28-33/36-82.3(管程/殼程),計算得出板式換熱器性能指標,并進行施工圖和施工的方案設計。施工所需主要設備及材料明細見表1。

表1 項目主要設備及材料明細
通過大檢修后運行情況對比,在換熱量滿足工藝生產條件下,檢修次數降低,非計劃停車時間相應減少,滿足裝置長周期運行條件,產生了較大的經濟、安全、環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