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存
(武威市涼州區西營鎮中心衛生院,甘肅 武威 733000)
宮頸炎為婦科常見病癥,有急性、慢性之分,慢性宮頸炎較為多見,宮頸糜爛為常見類型,極大影響病患生活、工作,不利于其情緒穩定[1]。在臨床治療方面,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法,考慮到子宮特殊性,術后感染可能性較高,護理干預不容忽視。隨著醫療服務水平提高,常規護理干預已經無法很好滿足病患實際所需,亟待尋求一種更為適宜的護理干預模式。人性化護理干預不僅重視病情護理,同時重視病患精神層面的照護,認為精神層面的訴求得到有效滿足后,康復進程將明顯加快,對常規護理干預的劣勢予以有效補充[2]。基于此,本研究對宮頸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現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7年3月~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宮頸炎患者96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8例,年齡 31~49歲,平均年齡(35.76±3.34)歲,病程 9 個月~13 年,平均病程(3.58±0.73)年;研究組48例,年齡 32~50歲,平均年齡(35.79±3.37)歲,病程 10 個月~13 年,平均病程(3.61±0.75)年。2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納入標準:(1)符合宮頸炎診斷標準;(2)未合并臟器疾患;(3)無精神疾患;(4)患者及其家屬知情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1)心理障礙;(2)智力障礙;(3)臨床資料完整。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具體實施:(1)飲食指導;(2)定時服藥;(3)睡眠指導;(4)病房環境衛生,室內光線柔和,溫度、濕度適宜,空氣清新;(5)穿全棉內褲,勤于更換,單獨清洗,不穿緊身化纖內褲,外陰部位應始終保持干燥、清潔,告知病患正確陰道清洗方法,經期勤更換衛生巾。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人性化護理,具體實施:
1)健康教育。發放 《宮頸炎健康知識宣傳手冊》,安排專門醫護人員負責宮頸炎健康知識宣傳,增加病患對宮頸炎及其治療的認知,調動其積極性;日常生活中加強鍛煉,定期到院行婦科檢查。
2)飲食護理。多飲水,日常飲食中增加纖維素、蛋白質等攝入(推薦食物:蔬菜、瘦肉、魚肉、雞蛋等),切勿進食辛辣食物(比如:辣椒、花椒、洋蔥等)、油炸食物(比如:炸雞、炸豬排等)、生冷食物,忌肥膩厚味(比如:糖果、八寶飯、肥豬肉等),不可飲酒。
3)用藥指導。告知病患正確用藥方法,病患服藥前應先行藥敏試驗,強調所服用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
4)心理護理。增加與病患溝通,知曉病患負性情緒出現的原因,幫助病患學習心理疏導方法,或可欣賞自己喜歡的音樂、電影等,排解負性情緒,重建治療信心,減輕病患思想負擔;注意病患隱私保護,尊重病患。
5)手術護理。術前準確要完整,包括備皮、手術器械準備等;術中需安排醫護人員全程陪伴,關注病患生命體征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通過眼神、語言等方式給予病患安慰,如有異常,立即上報;術后應在醫護人員幫助下,將病患安全送回病房,幫助其調整體位,常規進行抗感染處理,多加關心,詢問病患身體狀況,監測病患生命體征各項指標的變化,如有異常,立即上報。術后30d內不可進行重力勞動,60d內不可劇烈運動,90d內不可有性生活。定期復查宮頸,形成良好生活習慣,不宜過度勞累,睡眠充足。
1)滿意度對比。評價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將非常滿意與滿意之和計為滿意度。
2)依從性對比。評價結果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將完全依從與部分依從之和計為依從性。
數據分析用SPSS21.0,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研究組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1 滿意度對比 例(%)

表2 依從性對比 例(%)
宮頸炎發病后,陰道分泌物增多且呈黏稠狀,因產生宮頸黏液栓繼而阻塞宮頸管,不孕風險增大,或可見尿頻、痛經等相關不適癥狀。病患群體以已婚女性為主,隨著生活壓力加重,宮頸炎發病率上升,病患群體數量日漸增加,且呈低齡化趨勢。臨床治療常選擇手術方式,考慮到子宮生理特性,術后有較大可能出現切口感染,病患普遍重視隱私保護,加強護理干預勢在必行。并且有關研究明確指出:宮頸炎病患康復依賴于兩方面,一是治療有效,二是護理恰當[3]。患病期間、治療期間普遍承受巨大心理壓力,護理干預不當將會降低手術效果,阻礙病情恢復。常規護理干預重點在于病癥護理,僅依據醫囑開展各項護理干預舉措,未關注病患精神層面的護理。
人性化護理則與之不同,其強調在護理干預過程中依據病患實際開展人性化關懷,降低病患在患病期間、治療期間的不適程度,保證治療有效、干預有效,并重視后續治療,關注病患遠期生活質量[4]。此護理干預模式越來越多應用于臨床實踐,能為病患提供一種有效恰當的護理服務,且取得較好成效。此干預模式強調以“病患”為本,站在“病患”角度思考問題,清楚知曉其實際所需,為其提供更加完整、更為系統的護理干預,并將人文關懷融入到各項護理干預舉措中,更具人性化、個性化,提供符合病患實際的護理干預服務。本研究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從以下方面著手實施,包括健康教育、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等多個方面,健康教育目的在于糾正病患錯誤認知,增加病患正確認知,準確知曉宮頸炎有關知識與治療方案,依從性提高,主動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干預; 飲食護理目的在于保證機體營養供應充足,營養搭配合理,逐漸形成健康飲食習慣,將不良飲食習慣對宮頸炎產生的負性影響減至最小,增加機體免疫,增強抵抗力;用藥指導目的在于保證病患用藥準確、科學,能堅持用藥、準確用藥,對病情恢復尤為有利;心理護理目的在于依據病患實際所需進行針對性疏導,減少負性情緒,保持良好心態,為病患提供心理支持;手術護理目的在于保證手術有序實施,順利完成,保證病患安全,醫護人員能在第一時間察覺異常。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實施過程中,尊重病患、關心病患、服務病患,整個護理干預有效、系統、整體,使病患在治療全程、護理干預全程均能始終保持最佳狀態,護理干預效果提升,治療效果最大化,患者獲益,有利恢復。有研究表明[5],在宮頸炎病患臨床護理過程中開展人性化護理干預,可增加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宮頸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滿意度高。有研究表明[6],在宮頸炎病患臨床護理過程中開展人性化護理干預,可增加依從性。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宮頸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依從性高。
綜上所述,宮頸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增加滿意度與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