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豪
摘 要:隨著閱讀推廣活動的蓬勃發展和我國“全民閱讀”國家戰略的實施,閱讀推廣成為圖書館一種重要且常規的服務。高校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進一步延伸師生閱讀和學習的平臺,提升師生素質,增強高校的整體競爭力。在大力倡導“書香中國建設”的現階段,高校圖書館有必要創新閱讀推廣的形式和內容,精心策劃各類閱讀推廣活動,讓更多的師生愛生閱讀,營造健康向上的閱讀氛圍和學習氛圍。同時,高校閱讀推廣可以進一步培養師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高校圖書資源的利用效益。本文就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環境;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
高校圖書館能否正確的影響閱讀者的學習行為在高校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閱讀推廣工作也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實施的具體措施。高校圖書館也應該不斷地提升自身服務水平來適應讀者需求的轉變,通過不斷的解決完善工作推廣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來確保閱讀推廣工作的高效落實,有助于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有序可持續化的發展。
1 大數據環境對閱讀推廣工作的重要性
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一方面有效優化了數字信息環境,重點優化知識信息數字集成化、視頻動畫化和音像立體化方面,促進閱讀文獻資源實現多樣化發展目標,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新型文獻傳播形態和閱讀媒介形態,以互聯網、衛星通訊和無線WiFi為基礎,積極構建立體化傳播方式,充分融合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種感官,實現閱讀方式的同步化、聚合化、泛在化和個性化。人們在大數據環境下,閱讀方式、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都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多數用戶都維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尤其是電子閱讀逐漸成為人們學習交流的主流發展趨勢,要求高校圖書館立足校情館情,充分體現時代特征和時代精神,把握讀者閱讀行為,做好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閱讀推廣工作。
2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現狀
2.1 忽略閱讀活動
在高校閱讀推廣中,可以發現讀者參與情況并不理想,大部分師生對閱讀推廣的認識不明確,缺乏閱讀意識。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電子閱讀成為主要的閱讀形式,學生很少參與紙質閱讀活動中,影響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進行。此外,部分學生在閱讀中缺乏目標,不知道閱讀是為了什么,過于功利性、表面性。根據相關調查發展,學生閱讀的目的主要有三種:考研、休閑、就業。這三種閱讀方式,無法體現出圖書館的價值,不利于師生素質與能力提升。
2.2 閱讀推廣形式單一
當前,部分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方式較為固化,大多局限于專家講座、征文比賽、讀書會、讀書主題活動等幾個領域,缺乏創新,容易給師生視覺疲勞感。在這種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難以取得優質的效果,無法提升閱讀推廣活動的新穎性和吸引力。除此之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師生的興趣也會隨之下降,難以進一步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導致閱讀推廣活動流于形式。
2.3 之間的閱讀推廣效能較低
很多高校圖書館實施閱讀推廣工作,還僅停留在讀者服務和校園文化建設層面,沒有與全民閱讀環境形成良好的融合,未能有效優化讀者的知識結構,實現培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閱讀推廣工作目標。同時還需要注意到的是,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實施標準不夠科學,制度體系不夠健全,無法充分發揮其影響力和正面效應。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在社會層面的作用不夠強,限制了活動的內容和時間、地點,無法充分有效地滿足社會層面讀者的需求。
3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閱讀推廣經費管理制度和激勵措施
高校圖書館是非營利性的公共文化事業組織,經費來源于學校的撥款。一般圖書館沒有足夠的經費去舉辦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來進行閱讀推廣,為了保證圖書館能夠有效且持續地開展相關閱讀推廣活動,要建立起健全的經費管理制度,來助力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的展開,并且使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更加合理化和制度化。另外,高校圖書館還要建立起健全的閱讀推廣激勵措施,首先要明確規劃各種閱讀方面的規章制度、服務工作和相應職責,使圖書館工作人員對圖書館推廣工作更加熱情和積極,將閱讀推廣工作融入圖書館的日常閱讀服務、知識資源收集和教育培養等工作中;其次要長期開展對讀者的閱讀激勵機制,從“以人為本”的原則出發,科學地設置激勵方法,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激勵讀者對閱讀的興趣。
3.2 創新閱讀方式,提高閱讀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增加多種不同的閱讀形式,如電子閱讀、紙質閱讀等等,弱化了圖書館的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圖書館非常重要,反映出一個學校的人文環境與文化建設情況。閱讀推廣活動,可以展示圖書館的地位,發揮圖書館職能,促進學校圖書館發展。日常教育中,加強對閱讀推廣活動研究,創新推廣方式,提升師生對閱讀的興趣,促進圖書館建設發展。為了提高師生參與閱讀興趣,需要轉變以往閱讀方式,引導師生閱讀,使讀者掌握閱讀方法,學會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圖書館閱讀推廣中,應增加時事熱點新聞,引導輿論方向,鼓勵學生精讀、細讀,以此提高學生閱讀效果。此外,學校可以組織相關的講座活動,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閱讀推廣的目的。
3.3 借助大數據平臺拓展閱讀推廣深度與廣度
在大數據技術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要注重合理引進大數據技術,有效借助數字化平臺,提升閱讀推廣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要充分發揮網絡信息平臺受眾面廣、交流便捷的優勢,積極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播報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動態,并以虛擬技術展示館藏資源的相關內容。圖書館應積極使用多種表現方式,包含文字、視頻、圖片以及鏈接等,定期發布新聞資訊,為讀者提供更為高效的服務。高校圖書館所提供的閱讀信息服務,除了基本的文獻信息資源推介之外,還應密切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和就業等實際。館員和讀者之間通過多種社交媒體進行交流,加強供需雙方的互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高校圖書館的增值服務和精準服務,可有效提升讀者的滿意度。
3.4 豐富閱讀推廣形式
雖然傳統的宣傳形式還能發揮一些余力,但已經跟不上青少年的腳步,不能吸引其足夠注意力,無法滿足其需求。因此,高校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一定要盡可能豐富活動形式,全面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高校可以參考當今國內外現今宣傳形式和流行做法,同時結合本校學生和圖書館實際情況,按照學生實際需求和興趣愛好進行分類和整理,進而更好地開展閱讀推廣宣傳。如建立閱讀公眾號用以向學生推送和宣傳書籍信息、定期開展換書活動、舉行以書會友的交友交流活動、書評征文、讀后感評比等,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一些活動形式。而且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和開拓者,一定要開拓思路,不斷推陳出新,以更多更好的活動形式來吸引高校學生閱讀興趣,為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環境基礎。
4 結語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過程中,不僅要建立健全閱讀推廣工作機制,更要高度關注讀者需求,從讀者需求、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出發,科學規劃和設計閱讀推廣工作,科學利用大數據和數字平臺在圖書館資源與讀者需求之間架起精準對接的橋梁,以特色的資源、精準的服務彰顯圖書館的價值,實現圖書館“一切為了讀者”的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時容.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常態化進程中的困境與突圍[J].新世紀圖書館,2019(8):30-34.
[2]喻麗.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長效發展機制設計與實施[J].圖書館學研究,2018(19):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