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摘 要:文章分析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要求以及圖書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現狀,提出圖書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圖書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措施
1 引言
面對新的經濟發展形勢,知識的重要性愈加凸顯。而在知識經濟社會,人們對于知識的需求更多,對于閱讀的需求更強烈。在這個背景下,圖書館等文化機構得到了快速發展,作為服務型機構,面對日趨增長的民眾閱讀需求,圖書館中長期有大量人類聚集,為人們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圖書支持。而在這種情況下,也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傳播的風險。所以新時期圖書館需要重視提升自己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有效進行處理,避免帶來嚴重后果。
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要求
對于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要求,很早國務院就有具體的規定,而且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2003年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2007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這些法規的提出,就是為了有效防控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危害,提出科學的應對工作要求,以此保障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除了國家為此立法之外,各個省市地區也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提出具體的應對要求。比如《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針對的就是傳染病防治給出的應急預案,該預案中歸納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與報告,應急反應和終止,善后處理等內容。該預案發布的目的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其帶來的危害。具體來說,針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對其嚴重程度、事件性質、危害程度、設計范圍等進行分類,劃定級別,然后進行針對性處理。
3 圖書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現狀
1)圖書館現狀。圖書館本身示威群眾提供閱讀服務的信息中心和知識基地,是群眾獲取信息的重要場所。互聯網的存在,在大大增加了信息傳播速度的同時,也給圖書館服務的提供帶來一定影響。因為人們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大部分突出信息,獲取詳細的問題資料,滿足自己的疑問,所以前往圖書館閱讀圖書的人員數量有所減少。但總的來說,圖書館依然是人群比較密集的場所之一。而且因為很多人員的需求,部分群眾可能長時間持續在圖書館進行閱讀,而這就給病原微生物等的傳播增加了風險。這些意味著圖書館需要有一定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圖書館等場所開門營業1小時左右,空氣中細菌含量相比室外要多5%,而如果持續營業9小時,空氣中細菌含量是室外的9倍以上,二氧化碳濃度是室外的4倍以上,這說明如果不能有效應對,很可能出現致病因素的傳播和蔓延,帶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應對現狀。分析當前圖書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的情況,發現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應急管理體系不健全,圖書館的后一項職能發揮較差,管理觀念比較滯后,認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是政府的責任,與自己無關,所以不注重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管理,在崗位設置、專業人員準備、應急管理制度制定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二是危機意識淡薄,群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認識不足,缺少現代化的公共衛生理念,對于公共衛生管理的認識停留在綠化、美觀、整潔等層面,對于傳染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等方面的認識不足。圖書館大部分工作人員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知識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知曉度都很低。三是應急投入不足,圖書館在信息傳遞和科研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管理人員更重視場館的建設,重視信息資源和服務設施的建設,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建設重視程度不足,配置的應急設施主要是清潔工具、消毒工具等,不夠全面和完善。四是應急能力低下,很多圖書館沒有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并且不注意開展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的演練和培訓,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大部分圖書館都難以應對。
4 圖書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有效措施
1)建立應急組織體系。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圖書館要重視應急處理工作,建立應急組織體系,提供組織保障。建立應急指揮部,用于指導應急指揮和決策的運行,配合領導和政府開展應急工作,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辦公室,要求專人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圖書館需要將應急組織體系建設納入圖書館發展規劃,并將具體工作的,落實納入年度考核指標中,同時圖書館需要與附近區域的衛生機構聯合建立應急網絡,建立聯動機制,更好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2)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還需要有完善的應急預案的指導,可以提升圖書館的快速反應能力。所以圖書館應急組織體系要重視應急預案的制定,需要針對國家和政府給出的規章制度,按照圖書館的情況,制定適宜的應急預案,明確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措施和處理對策,并做到動態更新,不斷提升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另外,圖書館還要大力推動應急預案的落實和執行,將各項防范措施落實到位,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員和員工都認識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應急預案的內容和要求,明確各自的職責,從而發揮自己的職能作用。
3)強化應急隊伍建設。圖書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還需要建立專業的應急隊伍,提升應急應對的專業水平。一方面,圖書館可以招聘具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應對知識和能力的人才,補充進自己的員工隊伍中,打造高水平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隊伍。另一方面,圖書館管理人員也要重視應急技能培訓,定期組織所有員工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并加強對應急隊伍的培訓和提升,注意全員培訓與重點崗位培訓相結合,現場處置培訓和理論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同時在每次培訓前后,需要對參與培訓人員進行調查,調查相關知識知曉率、培訓滿意度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等,通過科學的評估和考核,掌握培訓效果和存在的不足,在下一次培訓工作中進行改善和優化。
4)落實應急經費投入。圖書館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工作,還需要落實應急經費投入,根據事件的應繼續求及時安排經費的投入和劃分,盡量實現經費的合理使用,保證滿足應急隊伍建設、應急物資準備、應急設施建設等的需要。在這里,圖書館需要在經費總量的基礎上,建立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制度,做好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要求的藥物、裝備、設施、物品等,還要保證技術和信息的支持,及時進行管理和補充。
5)做好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圖書館作為公共服務機構,需要按規定運行,提供圖書閱覽、借閱、休息等服務。而在這些服務的過程中,就可能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以圖書館需要做好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建立完善的預警制度,安排專人負責檢測,系統收集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信息,掌握所有的風險隱患情況。圖書館在日常工作中就需要做好消毒清洗工作,對館際范圍內的區域進行定期消毒滅菌,并禁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入圖書館,或者準備專門的接待區。圖書館要對各類可能引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隱患信息進行動態監管,做好預測工作,提出防范措施。
5 結語
圖書館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需要按規定建立應急預案,做好制度建設、應急隊伍建設等,有效防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保證群眾的健康和安全。
參考文獻
[1]魏永麗,韋漢淬,羅燕萍.圖書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構建探索[J].圖書情報工作,2015,(S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