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行
摘 要:教師公派出國留學是高校提升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的有效途徑。基于X校的教師公派出國留學工作情況,對教師公派出國留學的成果進行了總結,并進一步分析了學校能夠在這方面取得如此成果具體采取了哪些措施。
關鍵詞:國際化;高校教師;公派出國;成果分析
國際化對高等教育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國高校的“雙一流”建設離不開國際化的提升,而打造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師資隊伍是提升國際化的重要基石[1]。提升現有教師國際化素養和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是實地學習和文化沉浸[2],教師公派出國留學正是進行實地學習的重要方式[3]。作為一所重點綜合大學,X校的教師公派出國留學成果如何,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本文將進行實證分析。
1 學校教師公派出國留學成果總結
長期以來,學校教師公派出國留學主要依托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公派項目。因此,對學校教師公派出國留學的成果總結,從國家公派項目的整體情況和青骨項目情況這兩個層面展開。
1.1 國家公派項目的整體情況
多年來,學校教師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面上項目、西部項目和青骨等項目選派人數不斷增加,學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學校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工作取得突出成績,這與國家留學基金委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從2007年至2017年,學校教師出國研修訪學隊伍中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的占比69.7%。專任教師具有1年以上海外訪學經歷的人數從2007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17年的超過40%。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出國訪學,是學校教師出國訪學進修的主渠道,也是學校推進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重要支撐。2014年以來,學校每年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主要是三大項目)的選派人數均突破百人。
1.2 青骨項目情況
其中,就青骨項目單項來看,學校自2012年至2017年,項目獲批人數共計279人,平均每年獲批46人。而且,從項目申報獲批率來看,學校每年項目獲批人數占學校推薦申報人數的比例,均高于90%以上。
學校通過青骨項目成功派出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師去到海外一流高校、一流學科與世界一流導師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了學校的人才隊伍建設,為青年骨干教師參與國際交流、了解學術前沿、拓寬學術視野創造了條件,提升了學校師資隊伍的整體學術水平和教學科研能力。
2 高校推動教師公派出國留學工作的具體措施
學校在教師公派出國留學方面工作成績的取得,有賴于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長期支持,也得益于學校對師資隊伍國際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學校的頂層設計、政策引導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學校的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2.1 學校高度重視
學校出臺《X校“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重點突出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專門出臺《X校“十三五”師資隊伍建設專項規劃》,重點強調提高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學校“十三五”規劃規定:繼續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國際化工作,繼續支持公派留學,加強出國留學質量管理,推進師資隊伍國際化“質”與“量”的提升。
2.2 完善管理制度
學校制定出臺《X校教師國外研修與合作管理辦法》,對教師公派出國訪學的選派流程、工資待遇、管理考核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規范教師出國訪學各項工作管理,保障學校與出國教師的合法權益。制定《X校出國(境)留學協議》,明確具體研修計劃,細化研修要求,進行合同管理。
2.3 建立激勵機制
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總體要求下,學校積極采取配套措施,鼓勵教師出國訪學。出臺《X校“英才工程”實施辦法》,鼓勵教師參加外語培訓,資助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支持教師境外訪學交流,從以下三個方面逐級推進師資隊伍國際化。
第一級:邀請教育部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在學校建立分部,精選優質師資,為學校學員單獨開辦出國英語強化班,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培訓費由學校承擔80%,所在單位資助10%,本人承擔10%。同時,鼓勵教師赴專業外語大學進行外語強化培訓,學校按每月固定金額、每學期5個月的標準予以資助。對取得出國外語考試有效成績者給予固定金額一次性獎勵。
第二級:鼓勵教師赴境外參加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參加國際性的藝術作品展覽會或國際性的藝術、體育比賽。對擔任國際學術會議主席、分會主席或做特邀報告的教師,全額報銷往返機票。為教師與外方增強交流拓寬渠道、創造機會。
第三級:鼓勵教師申請國家各類公派出國項目,申請到國家留學基金全額資助項目并完成學習計劃回校工作者,按在外學習時間給予每月固定金額一次性補貼;申請到西部項目、青骨項目資助的,學校承擔配套費用。國家公派期間保留公職、基本工資,另外給予學習培養資助,在外期間產生的高水平成果,按規定享受教學科研成果獎勵。
2.4 嚴守推薦標準
學校對項目推薦人選嚴把“四道關”。
第一關要求申報人員對照國家留學基金委要求對自己的申報材料進行自查。
第二關要求各學院制定年度派出計劃,進行遴選推薦,明確推薦人選的出國研修內容,協調安排推薦人選工作,保證項目獲批教師按期派出。
第三關組織專家評審,從學校入選國家留學基金委評審專家庫的上百位專家中抽選至少5位專家,對申報人員的專業基礎、科研能力、發展潛力、外語水平等進行綜合評價,并給予針對性指導意見。
第四關學校人事處對最終申報材料進行認真審閱,嚴格把關,結合專家評審意見,對材料有“硬傷”不修改、無法修改的,一律淘汰不予推薦,確保學校推薦人選符合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選派要求。
2.5 提供優質服務
學校制定《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申報派出指南》,及時公布各類公派出國項目信息和通知。舉辦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動員會、說明會,就公派出國留學工作答疑解惑。建立留學人員QQ群、微信群,搭建網絡交流平臺,及時分享交流經驗。
3 結語
隨著學校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學校公派出國留學工作已經進入2.0時代。今后,學校將不僅注重教師公派出國 “量”的飛躍,更追求“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龔美君,許桂芳.成長再出發:國外訪學經歷對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33):42-44.
[2]陳濟鐺,廖潔丹.充分發揮出國訪學青年教師優勢促進國內高校教學科研建設[J].教育現代化,2019,6(46):6-8+262.
[3]王帆,張馨月.高校教師公派出國研修效益評價研究——基于R校的實證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09):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