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旗
摘 要:本文從公司線路運維專業組織運轉、業務流程發揮、安全過程管控、設備健康水平以及人員創新創效等五個方面進行現狀和問題分析,并針對性提出五個方面措施和思路,系統性的強化公司線路運維專業管理,持續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
關鍵詞:運維管理;系統強化;智能電網建設
1 引言
目前“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布局下,做好區域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助力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努力降低大電網安全風險是我們堅定的責任和義務,本文在線路運維專業基礎上進行分析研討,旨在強化專業管理,提升設備安全水平。
2 現狀及問題分析
1)分部層面工作效率有待提升。現狀分析:一是分部層面政治站位有待提高,參與班組的管理方式太狹隘。二是分部層面能動性有待發揮,由于分公司與分部層面管理模式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部分管理界面尚未理清,仍存在舊管理模式與新組織重疊作用的現象,分部層面惰性行為凸顯。三是分部層面精細化工作有待加強,由于人員能力的差異和配置數量的不足,使現場關注度與軟業務關注度不同程度失衡,資料、信息等內業管理流于形式,部分事務性、臨時性工作完成率低,一兼多職狀況下,內業管理出現應付差事等現象。
2)新擴范圍業務流程有待完善。目前線路運維標準化工作流程局限于內部設備操作流程,例如停電檢修、帶電作業、事故及異常處理、外來隊伍作業管理等流程。同時公司線路運維專業內部管理辦法一般由運檢管理部起草經公司審定后執行,其制定過程各職能部室參與度弱化,部分辦法偏向于施工建設和安裝業務。
現狀分析:一是與設備資產、技術支撐單位協調機制尚需完善,設備管理過程中與資產單位業務界面存在壁壘,部分工作效率減低,部分業務出現糾紛。二是與設備資產、技術支撐單位未形成有效合力,在處理具體事務時存在局限性,常常走了彎路。三是采用的部分管理辦法針對性不強,未充分發揮公司優勢,部分線路運維業務執行過程出現了偏差,例如在安全管理上可以發揮全公司集體智慧。
3)人人參與安全管理有待提高。全部為高空作業,風險高、現場管控壓力大,通過各級現場督查,已基本上杜絕了措施與現場不符、人員交底不齊全、帶病工器具流入現場等違章行為,但發現部分人員仍然有各種方式的違章行為。
現狀分析:通過各級現場督查情況,大部分違章行為屬于違章操作和違反勞動紀律,一是部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在生產作業和日常工作中盲從、無知或者習慣性違章。二是部分人員業務能力和素質不均衡,存在“高分低能”現象,在自己一個人或者無管理人員監督的情況下自律能力不足。三是教育培訓方式和方法單一,培訓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現在專業知識培訓多,人員思想素質提升培訓少。
4)設備健康治理效果有待加強。近年因“六防”、反事故措施治理不到位問題仍然突出。
現狀分析:以上設備跳閘事件充分暴露出,一是設備安全防范體系薄弱,通道智能化程度較低,主動防御能力不足。二是人員技能水平不均衡,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較弱,差異化治理不精準,設備失修問題仍然突出。三是“六防”標準化治理措施未落到實處,應防未防,不防反防。四是線路通道內外力破壞、樹線房線、異物矛盾日益突出。
5)利用新技術手段有待進步。泛在電力物聯網的發展,對傳統運檢模式的轉型提出現實要求,需利用新技術創新新方法。
現狀分析:一是特高壓密集通道沿線環境錯綜復雜,發生外破或其他隱患的可能性較大,要防患于未然,探索高效率安全防控體系的部署,保障特高壓密集通道萬無一失。二是傳統的巡檢模式基本為人工巡檢模式,效率低、周期長,對線下施工外破、地質災害等隱患萌芽期不易及時發現,易造成故障事實。
3 采取措施及主要思路
1)有效建設和發揮分部能力。一是分部標準化建設,結合泛在物聯網新思路,探索公司智能管控平臺分平臺,縮小平臺數據資源,實現設備精準管控和辦公智能化。二是長期采用碎片化、分部負責人組織的培訓教育活動,比如視頻半小時、班前十分鐘、微信每天學、餐桌微課等碎片化學習,強化分部、班組主要負責人在思想和行動上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同時針對業務和素質均衡發展進行重點培育,干工作與學、教無縫結合,促進青年員工快速成長。
2)打通業務流程尚存的壁壘。一是完善與設備資產、技術支撐單位協作流程,建立與相關業務單位的協作流程,更好的解決設備停電計劃以及技術支撐等方面流程不暢問題;同時積極探索高科技裝備、高素質人才、先進處理方法等資源共享的機制和流程,實現互惠互利局面。二是梳理線路運維專業各項管理辦法,積極邀請公司各職能部室參與,逐步完善分公司線路運維管理辦法,確保制度執行更加有效和無偏差。三是有效發揮公司優勢,因公司多種專業、多種能力并存的特殊性和優越性,可以非常好的在各專業之間進行互補和提高,探索線路運維專業與其他專業有效資源共享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運檢管理方式。
3)提高安全環節中人員素質。一是深化班組建設,以設備安全風險提前預警或設備狀況實時監測為鑒,制定針對個人日常安全學習、工作崗位安全履職、團隊協作安全行為表現等監測預警方案,結合黨小組學習活動,開展安全行為自評與互批,解決一些勞動紀律、安全行為上的苗頭性問題,不斷營造人人講安全的氛圍。二是給班組安全員配置一名副安全員,副安全員采用月度輪流制,在副安全員當值期間,安全員充當教練角色,以此方法提高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安全和思考安全的能力,并對表現良好者在當月績效中進行加分,反之扣分。三是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對本專業相關安全管理制度、規程規范、文件進行再分解和再解讀,將抽象的要求變為具體要求,將泛在的內容變為明確的內容,確保員工有限時間內掌握更多有效的安全知識,快速提高員工知法守法能力。
4)強化設備自身防控能力。從故障原因看,外破、鳥害是主要治理方向。一是防外破方面,加強與屬地政府溝通機制,從政府層面強化電力設施保護力度和法定性。二是防鳥害方面,仔細研究鳥類與鐵塔的活動規律,遮蓋易放電部位和有意疏導鳥類遠離鐵塔并行;同時綜合利用絕緣包覆、大盤徑絕緣子、防鳥擋板、萬向鳥刺等附屬設施,實現立體化、差異化防鳥措施。三是解決十八項反措治理不徹底問題,進一步做細做實通道隱患排查,尤其對彩鋼瓦建筑密集、堆放秸稈、建有房屋等安全隱患,要以肯硬骨頭的精神組建先鋒隊集中整治,分停電和帶電兩種方式專項整治。
5)加快通道全景全息感知能力。加快智慧線路建設,實現全景全息感知能力,提升設備本質安全防控水平,保障供電可靠性。一是充分挖掘和整合現有設備、附屬設施以及安全防控資源,進行新一輪的數據整理和真偽鑒別,為建設智慧線路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撐。二是按照區域信息強弱,分類并覆蓋2G/3G/4G/5G視頻、圖像監測裝置;結合屬地交通網絡信息,根據車流和車型大小選擇公路限高、基礎防護設施和激光掃描預警裝置;結合屬地氣象網絡安裝氣象監測裝置,精確提取區段內氣象信息。三是建立通道智能綜合管控平臺,已初步完成平臺框架搭建和環境預警、設備診斷、通道預警及基礎資料信息系統,后期加大技術創新和合作研究,集成或搭接雷電定位、山火報警、覆冰預警等系統,從本質上加強電網設備安全防控體系。
4 結束語
以充分發揮和釋放分部層面的工作效率,打通業務流程上尚存的壁壘,提高人員在安全管理環節的素質,強化設備固有安全基礎以及應用泛在物聯網創新創效新思路,系統性的強化設備安全管控體系,更好的應對電網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持續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
參考文獻
[1]羅昳昀,米立.輸電線路運維管理模式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20,37(0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