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本文基于對企業服務的實踐,對搭建信息資源服務平臺的重要性及其他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從技術層面對搭建跨系統信息資源平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信息資源平臺;信息資源整合;信息系統建設
雖然我國在面向企業及其他客戶的信息集成服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單個系統的資源可以有效的歸類整合,例如我國的大部分高校建立起了自己的圖書館與資源庫,但是在跨系統資源的整合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此問題目前在我國許多地方正在進行積極的探索,例如,河北承德市目前正在構建‘互聯網+科技專家技術服務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建設科技專家技術服務全流程服務平臺。平臺通過整合科技資源與市場資源,對專家、企業提供雙向服務,并在實踐中形成具有多樣性特色的服務功能,這對于當地圖書信息資源的整合具有重大的意義。
1 信息資源整合跨系統問題的提出
我國目前的圖書情報行業的運行體制與對現代企業的服務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主要問題是以部門系統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導致了圖書情報資源的分散性,從而不能滿足現代企業服務對其發展的綜合服務需求。傳統的圖書情報運行模式以部門、條塊為基礎,因此,對于信息平臺的整合同樣是在這樣的體制、模式內進行,這對于綜合信息平臺的搭建構成了嚴重的束縛。此外,隨著我國人民群眾對于精神需求日益旺盛,而信息之間的割裂使得民眾不能有效的方便的獲取想要的信息資源,因此構建跨平臺跨系統的綜合信息資源平臺就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了。站在戰略定位的角度,我們可以對每個系統平臺整合發展的格局做出分析:
首先,觀念更新是跨系統整合的前提,這是決定信息資源整合平臺的跨系統建設總方向的關鍵。過去的知識創新主要是以科研為主要內容,科研需要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公共的圖書情報機構,此外還有部門較為隱秘的信息來源于各部門、系統的資源,實際上,這種部門化系統化的模式也是由過去的機制所決定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以及對外開放格局的不斷深入,我國閉塞的知識資源信息平臺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目前在一些一二三線城市正在構建開放化、市場化協同信息資源共享平臺。
其次,政府職能的調整是導致信息機構組織關系變化的關鍵因素。當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也大大減弱了,主要強調市場規律,由企業自己進行調節, “放管服”的管理模式應運而生。此項改革使得我國形成了以政府宏觀調控為輔助,市場自行調整為主的模式。在體制的改革中,以前部門管轄的信息機構也逐漸剝離出來,受到體制的約束逐漸減少,此外,其自身也在逐漸的市場化,社會化。這就為廣大受眾、企業、科研機構提供綜合性的信息跨系平臺建設減少了機制束縛。
最后,用戶對信息需求的多樣性、綜合性在平臺的發展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力好發展,知識創新主體對于信息的需求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知識更新的速度逐漸加快,人們對于與自身職業或者愛好等相關的信息需求更強,迫切需要一個綜合性的智能信息平臺為他們提供專業的信息收集服務,為相關人群提供一個全面的,專業的知識信息。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學術界對相關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學科的交叉越來越普遍,例如,研究知識產權的學者在研究一個發動機的專利的過程中,其不僅僅是熟悉相關的申請流程、法條,還需要了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此前我國的有關發動機有關的專利有哪些,這些都超出了單一的學科知識范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結合日益密切,因此,其對于不同領域知識的獲取或者參考必然會到相關的知識平臺查詢,但是目前我國的機構資源過于單一,這就要求不同的資源平臺相互協作,滿足用戶的需求。
2 信息資源跨系統整合平臺實現中的問題
第一,當前在有些區域,其資源的整合主要是在當地政府的主導下進行的,實際上,這還是在部門協調之下的部分資源整合,并未從更大的視角去協同,因此,資源的分布還是一個較為零散的狀態,由于很多地方部門沒意識到這一問題,在區域資源平臺的基礎上反復的革新,導致重復建設,這大大浪費了國家的資源。此外,由于我國區域面積大,發展不平衡,各地的信息資源發展不均衡,各地的信息部門管各地的資源,缺乏國家層面的統一協調,因此必須在國家宏觀的指導下,對全國的信息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
第二,雖然我國目前的信息資源較之于世紀之初,有了很大的豐富,但是資源的豐富不代表其內容質量的過關,我國的信息資源過于龐雜,質量當然也是層次不齊,因此,必須對全國的資源進行一個徹底的、科學的重構,而重構必須依賴于信息資源整合平臺,否則將無法完成這一規模龐大的任務,只有在不同的系統、在不同的信息部門在實現通力合作的基礎上,搭建智能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才能有效的篩選出質量上層的信息資源,同時也能很好的解決信息資源平臺反復更新還是出現問題的尷尬局面。雖然當前我國的某些學者提出亟須建立跨系統的信息資源平臺,但是資源的低于分布不均衡是一個現實的棘手問題,需要解決此問題,就必然要從局部的資源進行試點整合。
此外,要注重建設過程中的用戶不一,需求不明多樣的問題。要實現資源平臺更為科學、用戶搜索更為便利,那么必須從用戶的需求出發進行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跨系統信息資源平臺建設的科學性有效性。但是目前由于我國知識群體用戶人數基數大,同時由于每個個體背景的不用,需求也不一樣,對于需求的定位難以精準化。筆者建議,可以提取一定規模的樣本,搜集他們的興趣愛好,知識結構等方面,再結合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創建一個更為高效、專業的跨系統資源共享平臺。
3 信息資源跨系統整合平臺建設的推進
1)遵循科學原則,整合科技人才資源,建立當地的科技服務專家庫。通過與高校和科研單位合作,征集可為當地區域服務的,且符合當地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的科技人才、專家,建立符合地方產業發展的科技服務專家庫,按每個產業特色確定相關的專家。地方資源信息庫的建設還可以通過合作專家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來確保每年專家的更新,各類成果、技術和信息量的更新與增長。
2)進行跨系統整合平臺發展戰略目標的選擇與定位。跨系統整合平臺是一項較長期的任務,在戰略實施中宜釆用分階段,循序推進的原則。既制定長期發展計劃,也要考慮分階段目標的選擇和定位。其次,通過專業服務,推動優秀技術項目的落地轉化,促進技術能力向生產力的轉化,加快區域產業創新升級,助力地方的經濟發展,實現幫助企業方便、快捷引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種),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產品的功能。
3)跨系統整合平臺戰略實施組織。其實施組織包括戰略實施體系構建、戰略實施導向、戰略實施監督與評估等基本環節。在實施中,首先應明確戰略實施的基本組織要素、技術要素、資源要素,明確實施主體的基本工作與任務;其次,在明確基本戰略要素的前提下,尋求基本的戰略實施路線,目前可供選擇的路線有用戶需求導向、技術組織導向、資源與市場化管理導向等,其要點是從某一基本問題著手,進行全面組織。同時,戰略實施應有基本的監督與評估保障,目的在于及時發現問題、反饋信息、調整計劃,以達到優化目標。
參考文獻
[1]何郁冰.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理論模式[J].科學學研究.2012(02).
[2]陳勁,陽銀娟.協同創新的理論基礎與內涵[J].科學學研究,2012(02).
[3]晏雙生.知識創造與知識創新的涵義及其關系論[J]科學學研究,2010(08).
[4]宋保林,李兆友.技術創新過程中技術知識流動何以可能[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5]黨興華,李莉.技術創新合作中基于知識位勢的知識創造模型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