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千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獻法、觀察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我園某中班31名孩子進行觀察分析,收集大量關于繪本色彩融入幼兒生活的信息。結合對幼兒及家長的一系列訪談,研究結果顯示:繪本色彩能影響幼兒生活中的審美表現、情緒、表達等多方面能力,提高幼兒園語言區繪本投放材料的有效性勢在必行。
關鍵詞:繪本色彩;幼兒;生活
一、研究緣起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最好的載體是社會,因此幼兒園的繪本教學也應該走進生活,源于生活。一想到繪本,我們腦子里就唱出來:“繪本的每一頁都好好看呀。”究于它的“好看”,最大的功臣當然是畫面豐富的色彩與構圖了。由于幼兒認知和心理的特殊性,且他們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發展,圖畫在兒童繪本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在圖畫中,色彩發揮了極大作用。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標
1.通過繪本色彩運用,提高幼兒在生活中對美的感知能力。2.深入挖掘繪本色彩的教育價值,提高幼兒藝術活動興趣。3.根據研究結果,在中班語言區投放色彩搭配適宜的繪本,提高材料有效性,豐富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
(二)研究內容與措施
1.研究內容。
(1)繪本色彩對提高幼兒美術能力的價值。(2)繪本色彩對幼兒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3)繪本色彩對幼兒視覺能力發展的作用。
2.研究措施。
(1)分析繪本,將他們的色彩風格分類。(2)教師指導幼兒色彩搭配,提高色彩聯覺,激發孩子們的藝術感染力。(3)自制繪本,貼近生活,靈活運用色彩搭配,感受創作樂趣。
三、研究結果
兒童繪本基本元素是圖畫和文字,但不可否認的是圖更重要些,尤其是對于認字識字還不是很多的兒童來說,一本好的繪本僅僅通過圖畫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理解繪本內容。
(一)家園有效溝通,收集各類色彩繪本
我組織某中班家庭與他們不斷地溝通,并搜索幼兒園圖書室的書籍,收集了各種色彩包括暖色系(紅橙粉)、冷色系(藍綠紫)、黑白系(中性色系)的繪本,收集花費了兩周時間,在收集中,遇到過困難,比如一個班集體內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繪本閱讀條件,跟家長溝通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大難關,研究一度陷入瓶頸,但基本上這些問題到最后都能克服,收集完成后有以下發現,現將發現一一羅列。
(二)分析繪本,分類色彩風格,剖析生活教育意義
給人眼前一亮的《紅色在哪里》獨特的“紅色”話題,孩子們非常喜歡,又能明顯地看出這本書屬于暖色系,整書使用超級大量的紅色,給人很鮮明的感覺。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偷偷看里面——花園》這本書,一聽到“花園”,便想到了綠色、彩色,而且從封面就可以看出,綠色樹木、草叢一目了然,儼然一本冷色調的書,花朵、瓢蟲、蜜蜂、貓咪這類彩色事物則成了點綴,綠色讓人心情變得很舒暢,在這類色彩熏陶下,孩子們能發現,接近大自然的花園都存在著綠色,綠色就代表著生命力,是無限生機。在《偷偷看里面——太空》中,封面給人的感覺就是“黑與白”,明顯這是一本黑白色系繪本,其中有一頁占據著大量黃色,因為它需要解釋“太陽,是一個巨大火球。”《菲菲生氣了》一書中,頁面中火焰般鮮紅的背景生動表現了小女孩憤怒的心情。故事前段采用暖色設計,大量紅色、黃色、紫色(中性色),紅色代表著熱烈、緊張、興奮、膨脹、爆發,黃色代表著警告,與紫色結合有一種明顯的沖撞感。故事后段采用冷色設計,大量藍色、綠色、白色(中性色),藍色代表著沉著、穩定、安靜,綠色代表著和平與安寧,白色則是干凈、清爽,畫面顯得比較協調,讓人看著舒服。這本書就綜合了冷暖色調這兩類。
以上面繪本為例,再來談談色彩對于幼兒生活的教育意義。《紅色在哪里》運用獨特視角深入淺出,激發了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究,鮮明的色彩,有現代氣息的圖畫,讓孩子不知不覺就愛上閱讀,從中找到了許多樂趣。文圖巧妙配合,直觀地展示了科學故事的獨特魅力,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鞏固從書中學到的科普知識內容,提高藝術欣賞力。《偷偷看里面——花園、太空》用鮮明色彩告訴孩子們花園的奇妙事件,這個系列還是洞洞書,在豐富的操作與隱藏的親子對話、提問中給孩子們知識學習的空間和美妙體驗。《菲菲生氣了》運用綜合色彩,巧妙地詮釋了情緒變化,由生氣的紅色到沉著的藍色,讓孩子們體驗到情緒可以用顏色來表示。
(三)教師指導,將繪本色彩教育回歸幼兒生活
在特色課程中,我為本班設置了豐富的繪本教育課程,設置原則為色彩種類豐富、內容合理。在教學中,以《安的種子》為例,全書采用了暗黃色的暖色基調,它以本、靜與安三個小和尚為敘述線索,講述了有關大自然規律的寓言故事,整個故事非常柔和,正是這種暗黃色給了它這種寧靜。我引導他們這些紙上的暗黃色讓他們聯想到了什么,種種答案接踵而至,“有一種安靜的感覺”“像泥土”……
我聽到這些答案后,給了幼兒鼓勵,他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他們會發現:“噢!原來顏色能代表這么多東西呀,這種黃色不就是大地嗎?”
簡單的色彩教育引導幼兒回歸大自然,回歸生活,踐行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回歸兒童本真,即教育初心。
(四)自制繪本,運用色彩貼近生活
為了將繪本色彩教育融入幼兒生活,我在班級里進行了自制繪本活動,采用小組合作形式。制作前,我請家長們一起收集一些樹葉、鮮花,用亞克力板封好可以保存一個月,做成植物相框,作為自制繪本的穿插材料,制作結果令人滿意,孩子們在親子合作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神奇。當然,在收集中也要提醒孩子們,樹葉和花不要去路上隨意采摘,大自然還是要保護的,可以去花店買一些葉子和花朵,這也是一種生活教育。制作經歷了三天的固定活動時間,孩子們紛紛制作了自己喜歡的圖畫書,或是自己構思的,色彩豐富,雖然孩子們的繪畫水平有限,但還是使用了豐富的色彩體現了想法。
(五)家園共育,提高繪本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為了讓繪本閱讀成為孩子們生活中最愛的事情,運用家園共育提高繪本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我們積極營造“讓繪本融入幼兒生活”的良好氛圍。如創設班級圖書角、設置公眾號“童聲同夢”欄目、故事媽媽等,在投放繪本時注意選用的色彩搭配合理、內容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們在繪本中彼此分享快樂。
參考文獻:
[1]魯夢瑤,趙杰.兒童繪本設計中的色彩元素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8(8).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