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仕媛,顧仕丹,莫愛婷
(東莞市石碣醫院婦產科,廣東 東莞)
隨著人口流動性大,外來務工人員較多,對性行為自我保護意識薄弱,計劃外懷孕幾率明顯增多,門診人流手術就成為結束妊娠的首選方式,而選擇人流手術的患者,其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近年來隨著妊娠年輕化,選擇人流手術的患者對人流術將產生的心理及生理變化承受能力越來越弱[1]。個性化人文關懷是以患者為中心,加強對她們的避孕知識的宣傳,人流術前的健康知識宣傳培訓,以減少意外妊娠的發生,舒緩人流術過程中患者的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醫護人員的信任度,改善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2-3],這也符合我院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的醫院精神。本研究制定一系列個性化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在婦科門診人流室2019 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行人流手術患者中實施,以常規護理進行對照,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婦科門診行人流手術患者150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 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在16-45 歲,平均年齡(38.16±5.56) 歲;妊娠周數在5-10 孕周間;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者10 例,高中30 例,初中或以下35 例;初次妊娠33 例,再次妊娠16例,多次妊娠26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在16-45 歲,平均年齡(38.75±4.16)歲;妊娠周數在5-11 孕周間;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者9 例,高中32 例,初中或以下34 例;初次妊娠30例,再次妊娠18 例,多次妊娠2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普通婦科門診人流手術前后護理措施,比如術前告知,建立靜脈通道,簽署手術同意書等,術中按照普通護理無菌操作,術后觀察患者情況,記錄生命體征并囑咐注意事項,定期復查。觀察組進行個性化人文關懷,比如術前根據患者年齡及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安撫并告知患者我們會對其隱私做到最好的保護,告訴患者手術醫生是個經驗豐富手法嫻熟的醫生,對患者詳細解釋手術的過程及所需時間,術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和我們的解決方案,并安撫病人手術對她以后再次懷孕不會有太大傷害,不用過于擔心;術中對其陪伴和按摩,安撫病人緊張情緒,對選擇無痛人流患者進行保暖等護理;術后觀察期給患者提供舒適的隱蔽的休息環境同時對她進行手法按摩,告知病人手術已結束對其以后生活的影響和解決方式,并對患者進行有效避孕措施的培訓,復查時間及回家后如何進行自我監測和護理。
(1)焦慮評價: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該量表由20 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采用1~4 分,4 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說明患者伴有焦慮情緒越嚴重。(2)術中的疼痛情況:對兩組患者術中疼痛按照WHO 疼痛分級標準進行分級,一共分III 級,分級標準:患者對術中疼痛無反應,手術過程保持安靜評定為Ⅰ級;患者感受到手術過程中的疼痛,但可以耐受,沒有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評定為II 級;手術過程中患者對疼痛難以忍受,出現煩躁,嚴重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評定為III 級。(3)滿意度調查:對兩組患者術后發放自制滿意度調查表,當場回收問卷,回收率為100%。內容包括術前告知、術中關懷服務、護士服務態度、護士的技術、術后關懷服務、個人隱私保密度、健康教育這7 個評估項目,每項內容按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分四級,分別打分4,3,2,1 分。
數據的整理和分析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兩組患者的SAS 評分和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術中疼痛分級比較采用χ2檢驗。
護理前,觀察組患者的SAS 評分為(55.61±2.56),對照組患者的SAS 評分為(56.38±2.74)兩組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 評分為(35.25±2.71),對照組為(47.73±2.37),兩組均較護理前出現顯著的下降(P<0.05),而觀察組患者SAS 評分較對照組患者的SAS 評分下降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 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患者疼痛分級I 級53 例,II 級20 例,III 級2 例,對照組I 級21 例,II 級31 例,III 級23 例,兩組患者術中疼痛分級比較,觀察組以Ⅰ級為主,對照組以II 級和III 級為主,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1.89,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中疼痛分級比較 n(%)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術前告知、術中關懷服務、護士服務態度、護士的技術、術后關懷服務、個人隱私保密度、健康教育這7 個項目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隨著社會的進步,個人的需求、心理也趨向個性化。人文關懷中融入個人化的因素,針對患者的不同病情和個體特性,給予相應不同的人文關懷,那么將給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4]。目前國內關于個性化人文關懷護理模式應用于人流手術患者的文獻報道仍少見。本研究對行人流手術患者應用個性化人文關懷護理措施,探討其對患者焦慮情緒、術中疼痛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人工流產術對患者會造成一定身體的傷害,也會有一定程度疼痛感,再加上患者對手術過程不了解,會有恐懼心理,加上對手術環境的陌生以及個人情感與現實的沖突等影響,大部分患者存在焦慮的情緒,同時過度焦慮情緒又會讓患者對術中疼痛感更敏感,這對人工流產手術的順利進行具有不良影響,也會影響患者術后康復[5-6]。個性化人文關懷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本研究對行人流手術患者應用個性化人文關懷護理措施,研究結果發現,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中疼痛分級以Ⅰ級為主,對照組以Ⅲ級為主,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個性化人文關懷護理措施能有效地緩解患者焦慮、緊張情緒,并降低了患者對術中疼痛感的敏感度,減輕患者對疼痛的反應。本研究針對每一位患者的個體化特征和病情,設計人文關懷的個性化服務,在傳統標準化流產關愛集體模式上加入了一對一咨詢和個體宣教模式,增強患者對醫生的信任,營造輕松愉快的環境,術中和術后給予恰當的肢體安慰和鼓勵的話語,這些對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和減輕術中疼痛感具有明顯的效果。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高度發達,人們對醫院的要求不單停留于治病救人的層面,患者更在意其就醫感受,患者的就醫滿意度直接影響其以后是否會再次選擇此間醫院。人文關懷護理的宗旨是“以人為本”,在整體護理基礎上逐漸發展了個性化護理服務,而加入了個性化特性的人文關懷護理,強調了護士應爭取發現每位患者的價值觀、信仰和心愿的不同,這種護理服務可以使患者被尊重和理解的同時,感到溫暖和快樂,增強患者戰勝疾病及身體不適的信心和積極性,融洽護患關系[7-8]。本研究結果發現,應用個性化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的7 個項目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個性化人文關懷護理對于門診行人流術的患者進行了心理上安撫,身體上放松按摩,有針對性進行術前健康知識宣教以及術后避孕措施知情選擇的宣傳,既滿足了患者對節育知識的個體要求,更讓患者感受到了人文關懷護理模式中的人性化,同時注意保護患者的私隱,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被關懷,被尊重,被理解,患者的滿意度便會大幅度上升,這對醫院的形象,醫生的工作都會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