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華,李鳳嬌,呂艷瑩,劉志軍,王雯雯
(內蒙古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藥理學(Pharmacology)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在醫學教育中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藥理學理論知識可從大量的實驗中獲取,因此實驗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其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同學們對藥物的掌握與應用。微課(micro-lecture)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以視頻為主要載體,使用多媒體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進行針對性講解,是集設計性、趣味性、情景化、可視化為一體的學習資源包[1],具有重點突出、短小精悍、方便使用等特點[2],深得同學們的認可和喜愛。因此,根據藥理學實驗課的特點,結合實驗教學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將微課應用于實驗課教學中,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探討微課藥理實驗教學的設計思路和學習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18 級護理大專2、3 班,將傳統教學和微課教學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研究如下。
選取我院18 級護理大專2、3 班,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45 名,年齡18~20 歲,實施傳統教學;實驗組:45 名,年齡18~20 歲,實施微課教學。兩組學生性別、入學成績、學習能力等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均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
對照組和實驗組均執行相同的授課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使用《藥理學實驗指導》教材,由同一授課教師講解,均將45 人隨機分為5 組,每組9 人。
1.2.1 對照組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課前:學生自行預習實驗內容,學生寫預習報告。課中:教師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及注意事項等相關實驗內容,然后對每個步驟進行示范,示范的同時著重強調需注意的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課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教師批改及反饋討論。
1.2.2 實驗組教學方法
1.2.2.1 教師
將藥理學實驗內容中的實驗原理、步驟、重點、難點、實驗動物的狀態表現以及學生們沒接觸過的儀器設備的操作等,錄制成8-10 分鐘微課。具體的實驗教學內容有:常用實驗動物的捉拿及給藥;藥物劑量對藥物作用的影響;不同給藥途徑對藥物作用的影響;傳出神經藥對兔瞳孔的影響;地西泮的抗驚厥作用;靜脈給藥速度對藥物作用的影響;硫酸鎂和氯化鈣的拮抗作用;溶媒對乳糖酸紅霉素溶解度的影響;磺胺類藥物的溶解性。
1.2.2.2 課前
建立以實驗教師為群主的藥理學實驗課微信群,教師上傳與本次實驗相關的微課視頻供學生預習,視頻中設計2~3個問題,鼓勵學生預習時在微信群里討論,學生寫預習報告。課中:教師講解,播放微課視頻,示范操作步驟及要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反復觀看微課視頻。課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教師批改及反饋討論。

表1 不同實驗教學方式的主觀評價效果

表3 不同實驗教學方式的客觀評價效果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比較
1.3.1 主觀評價
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在藥理學實驗課程結束后,對學生、授課教師和實驗中心管理人員分別進行問卷調查,按十分制統計主觀分。學生評價包括是否有利于實驗報告的撰寫、是否便于藥物的記憶和應用、是否有助有提高實驗興趣、是否有助于提高實驗成功率。授課教師評價包括學生操作流暢度、學生細節掌握程度、學生提問數量、學生實驗報告撰寫情況。實驗中心管理人員評價包括:實驗材料損耗、實驗動物損耗、實驗時長。
1.3.2 客觀評價
采用檢測實驗綜合成績方式進行。實驗綜合成績分為實驗平時成績(預習報告成績、實驗操作成績、實驗報告)和期末考試成績,將兩部分分數按照1:1 比例計入總成績。按十分制統計客觀分。
所有數據使用Graphpad Prism8.0 軟件和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之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微課視頻教學受到了學生、實驗教師及實驗中心管理人員的歡迎。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到了保障,實驗中心管理人員在時間及實驗材料的損耗上有所減少。結果見表1。
將兩組學生對不同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結果顯示:使用微課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平時實驗成績和期末實驗成績,實驗組總成績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因為微課能使學生提前熟悉實驗具體過程,能夠清楚了解實驗操作細節。結果見表3。
通過本項研究結果顯示,將微課應用于藥理學實驗教學,可大幅度提高學生實驗操作的成功率,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學生對此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且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完全符合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微課教學可以使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出現不懂的知識點可以查找相應的微課視頻,反復觀看,加深理解,有助于學生掌握實驗內容。微課視頻短小精悍,學生可以借助手機、電腦,利用瑣碎的時間進行移動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自行合理安排時間進行有效的學習,還能大大節省教學時間[3-4]。微課在設計上更加注重單個知識點的剖析,所精選內容一般為課程的重點及難點內容,直觀生動,可以有效突出重、難點內容,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強化。此外,一些動物的手術視頻及動物的解剖圖片引入微課中,學生可在實驗課前看到動物的手術,可避免各組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分別讓教師示范,可使學生的操作效率和操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也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微課在藥理實驗教學中運用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彌補了傳統實驗教學的不足,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