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豐,雷張文,方繼武,向鵬霖
(寶雞中車時代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1)
隨著國內軌道交通工程維護裝備技術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維護裝備核心技術被國內企業掌握,甚至部分技術分支開始引領技術發展。以前國內維護裝備技術重心主要針對國鐵市場,隨著國內地鐵建設蓬勃發展,地鐵線路運營里程不斷增加,對維護裝備的需求加大,國內軌道工程維護裝備企業開始進軍地鐵市場。
國鐵線路是通用線路,為了盡可能地包容更多的車型,限界預留間隙相對較大,采用了GB 146.1及GB 146.2規定的靜態限界體系;而作為專用線路的地鐵線路,為了優化建設成本,限界預留間隙較小,采用了CJJ 96規定的動態限界體系。國鐵軌道工程維護車輛移植到地鐵線路中,不能簡單地縮減車輛斷面尺寸,而是需要進行精確的計算,通過限界計算數據指導車輛設計,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利用盡空尺寸。CJJ96限界體系提出了地鐵車輛動態包絡線計算方法,但由于工程車車輛結構、轉向架型式、維護方式、運營方式均與通用地鐵車輛不同,標準中的計算公式不能直接照搬。研究工程車動態包絡線計算方法,掌握整車系統集成的限界核心技術,無論對眼前地鐵工程車研發,還是對將來工程車走向世界,均有重要意義。
我公司研發的雙動力地鐵打磨車主要用于地鐵線路的鋼軌打磨維護,車輛由A、B兩節車固定編組,列車通過永久牽引桿鏈接。其中A車為動力車,為車輛提供動力,車下設置2臺電傳動動力轉向架,車輛運行所需電能可由柴油發電機組提供,也可以通過車載受電弓,由接觸網提供;B車為作業車,車下安裝2臺作業小車用于鋼軌打磨作業,作業裝置采用電驅動,電源由A車提供。列車主要結構示意,詳見圖1。

圖1 雙動力鋼軌打磨車編組圖
A車車下設置了1套最大油量為3 t的油箱,采用柴油發電機組供電時,柴油重量將逐漸減小。B車車上設置2套集塵系統wj,每套集塵系統最大集塵能力為500 kg,車輛作業時集塵系統收集粉塵后重量逐漸增加。B車車內配置消防用水3 t,用于在特殊情況下進行防火滅火。作業小車每套重量為5.5 t,車輛行駛工況下,作業小車固定在車體底架上,作業工況下,2套小車下放到軌道上與鋼軌接觸,車體僅提供小車作業時的縱向牽引力,不承受小車重力帶來的垂向載荷。不含轉向架的車輛重量參數及質心位置,詳見表1;車輛主要總體技術參數,詳見表2。

表1 重量計算參數表

表2 車輛主要總體技術參數
A車與B車的轉向架采用相同的設計,A車轉向架相比B車轉向架多了傳動裝置,構架接口一致,其他主要部件可互換。A車轉向架三維模型,詳見圖2。

圖2 動力轉向架結構示意圖
轉向架采用整體碾鋼車輪,輪對內側距1 353±2 mm,踏面采用LM型踏面,輪徑φ770-φ840,車輪旋修周期輪徑差不大于12 mm,旋輪后不對懸掛高度進行補償。軸箱采用轉臂式定位,一系垂向減震器采用鋼彈簧,最大垂向位移40 mm。二系采用方形截面橡膠簧,牽引座采用單拉桿結構,牽引座與構架間設置橫向減震器,牽引座與構架間隙為15 mm(自由間隙)+25 mm(彈性間隙)。轉向架主要技術參數,詳見表3。
車輛限界的計算以列車在平直線上,并以額定速度在軌道上運行為基本條件。根據線路環境不同分為隧道內車輛限界和高架線(或地面線)車輛限界兩種基本類型。
車輛限界的計算參數,按其概率性質分成兩大類:隨機因素和非隨機因素。對非隨機因素按線性相加合成;對按高斯概率分布的隨機因素采取均方根合成,將兩大類相加形成車輛的偏移量。
車輛限界的偏移量計算按車體、轉向架、受電弓三部分計算,其中轉向架又細分為構架、簧下、輪緣、踏面四部分。
用于計算車輛限界計算因素包括下列要素。
1)車輛的制造誤差值。
2)車輛的維修限度。
3)轉向架輪對處于軌道上的最不利運行位置。
4)轉向架構架相對于輪對的橫向及豎向位移量。
5)車體相對于轉向架構架的橫向及豎向位移量。
6)車體相對于軌道線路的最不利傾斜位置。
7)車輛的空重車撓度差及豎向位移量。
8)因車輛制造、載荷不對稱等引起的偏斜。
9)車輛一系懸掛及二系懸掛側滾位移量。
10)軌道線路的垂向及橫向幾何偏差、磨耗、維修限度及彈性變形量。

表3 轉向架主要技術參數
根據線路條件不同,限界計算工況可區分為:直線地面、直線隧道狀態下車輛滿足車輛限界和曲線地面、曲線隧道車輛滿足設備限界,其中不同曲線半徑需分別計算;根據車輛重量狀態,限界計算工況可區分為:最大重量及最小重量車輛限界;根據車輛狀態需校核的狀態不同,限界計算工況可區分為:正常工況滿足車輛限界或曲線設備限界、一系故障工況下滿足設備限界、二系故障滿足設備限界。作業車在打磨作業狀態下,打磨小車被下放到鋼軌上,小車與母車分別獨立走行,其限界應分別校核。A車與B車結構尺寸、重量參數也不相同,其車輛限界應分別校核。因此打磨車限界校核工況需根據各參數進行組合排列,詳見表4。

表4 工況匯總表
以上合計72個工況。注:①不同曲線半徑應分別計算。②應分別計算AW0與AW3工況限界。③作業小車作業狀態下限界,在車輛走行包絡線內可不單獨另算。④故障工況下,車輛不進行作業,不需要校核故障作業工況。
2.3.1 運輸工況-直線計算方法
2.3.1.1 車體部分
1)車體橫向平移和車體傾角產生的橫向偏移方向相同時。
(1)車體橫向:
(1)

(2)車體垂向向上:
(2)
(3)車體垂向向下:
(3)
2)車體橫向平移和車體傾角產生的橫向偏移方向相反時。
(1)車體橫向:
(4)
(2)車體垂向向上:
(5)
(3)車體垂向向下:
(6)
2.3.1.2 轉向架部分
1)構架。
(1)構架橫向:
(7)
(2)構架垂向向上:
(8)
(3)構架垂向向下:
(9)
2)簧下。
(1)簧下橫向:
(10)
(2)簧下垂向:
(11)
3)輪緣垂向。
(12)
4)踏面垂向。
(13)
2.3.1.3 受電弓部分
1)橫向:
受電弓橫向公式采用式1進行計算。
2)垂向向上:
ΔYgu=ΔJvd+ΔJvw+ΔSvw
(14)
2.3.2 作業工況-直線計算方法
打磨車作業工況下,A車狀態與走行工況一致,計算方法同2.3.1公式;B車下放打磨小車后,車體載重減輕,車體、構架上浮,計算方法在2.3.1公式基礎上,應考慮車體和轉向架上浮量。
2.3.3 曲線及故障計算方法
曲線工況下,車輛動態包絡線應在2.3.1的基礎上,增加考慮以下增加量。
1)水平曲線幾何偏移量給車體、轉向架帶來的橫向加寬量。
2)線路超高與超高引起的車體橫向和豎向增加量。由于最大作業速度為16 km/h,作業通過曲線速度遠小于通過曲線的平衡速度,故作業工況下不考慮前超高。
3)曲線軌道參數及車輛在曲線上參數變化,帶來的加寬和加高量。

表5 軌道參數表
一系為鋼彈簧,最惡劣的故障工況為鋼簧折斷,鋼簧折斷后自由高度降低1個節距,同時該鋼簧由兩截鋼簧串聯,剛度減半。因此構架垂向向下位移應多考慮向下1個節距,車體垂直向下位移應多考慮半個節距,橫向應考慮側滾增加量。二系為橡膠堆,最惡劣的故障工況為剛度失效,故障工況考慮剛度降低到設計值70%,車體垂向向下位移應考慮剛度變化增加的垂向量,車體橫向位移應考慮單個二系故障帶來的側滾量。
根據以下軌道參數,依據2.3的計算方法進行各工況下車輛動態包絡線計算,并校核該工況下的車輛限界或設備限界。
通過校核由線路(隧道與地面、直線與各種曲線)、車輛狀態(空重車、正常及故障、作業及走行)、車型(A&B車)組合的各個工況(見表4),逐個校核車輛動態包絡線滿足A型&B2型限界要求。以下為部分校核結果,圖3為直線隧道限界校核結果,圖4為直線地面限界校核結果。

圖3 直線隧道限界校核結果

圖4 直線地面限界校核結果
本文通過分析車輛和轉向架結構,提出了某型號雙動力鋼軌打磨車的限界計算方法,并驗證了該車輛同時滿足A型和B2型限界要求。根據計算數據表現,后續類似車輛研發或該車輛改進設計時,建議關注車體肩部區域的限界;B車作業狀態下上部限界較惡劣,應重點關注;車體側墻可考慮設置為斜面,車體斷面為上窄下寬的梯形,同時車體地板面處寬度可做到2 700 mm以上2 800 mm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