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也迎來了相應的改革,無論是企業內部的產業機構還是生產過程中的組織結構,都得到了全面的大幅度調整。這使得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產值與收益已經被放到了國有企業工作的第一位,那么,作為工會組織應該如何在這種新形勢下開展和強化服務職工工作,就成為了當下許多國有企業工會干部所思考的難題。
關鍵詞:國有企業;工會組織;服務職工工作;加強建設
伴隨著我國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為了國有企業的長遠未來考慮,國有企業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與創新。改革內容主要包括:企業內部產業結構重組、組織結構重組、職工隊伍實現大范圍調整等,這些都或多或少增加了企業工會工作的開展難度。在這種新形勢下,身為國有企業工會干部,需要對于當下的形勢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充分且準確的研判,如何開展好企業工會服務職工工作,是當下廣大工會干部所共同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提高工會組織的維權能力
(一)企業發展改革與職工隊伍穩定都進行相應考慮
想要做到將企業發展改革與職工隊伍的穩定實現真正的統籌考慮,那么對于工會組織來說就提出了兩點要求。首先,作為工會組織,要始終將企業未來的發展放在第一位,要是始終明確自身與企業之間的聯系[1]。引導廣大職工為企業改革而努力,激勵職工能夠投身于企業改革發展中。對于工會組織來說,這種號召是具有廣泛的召集意義的,而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這種號召對于企業的改革有一種經濟性的影響力,同時也能讓企業與工會組織之間實現更為緊密地聯系。而另一方面,身為國有企業的工會組織,在企業中扮演著聯系企業與職工的橋梁和紐帶的角色,對于企業黨政制定的方針政策和改革措施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改革全過程的參與。當工會組織參與到改革中后,企業的改革將更能聽到廣大職工們的呼聲,真正地實現職工們對于改革的期望,真正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與紐帶作用。
(二)改革過程中始終堅持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
在改革過程中,職工群眾的呼聲是廣泛性的,但相比較于企業本身,無法在改革過程中保護自身的權益。作為職工的組織,工會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護職工在改革過程中的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等。而在工會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除了要守護企業職工的利益完整之外,還要保證全體職工的正常生產生活待遇以及社保、公積金的繳納等等。工會組織應不斷加強民主管理工作,讓廣大職工也能實現真正地參與到企業管理中,這種民主的權利主要包括: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等等,而工會組織除了要守護職工的以上權益之外,還應該將工作重心放在企業職工的思想道德教育中。
(三)實現整體與局部工作同步統籌
從企業的角度上來講,工會工作應該落實于整體,利用工會與職工之間的關系進行良好地溝通能夠更有利的幫助職工與企業之間實現和諧運轉。而從工會的層面來說,做好整體工作首先就意味著局部的工作沒有出現差錯,只有對局部工作實現了真正的技術突破,才能帶動全面工作得到良好的運轉[2]。而國有企業中工會組織對于局部工作的創新,也能有效地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的創新。與此同時,作為工會組織,所需處理的不僅僅是工會組織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更要處理好工會與黨組織之間的關系。而在企業內部,則是需要處理好工會與行政部門之間的關系、工會與其他部門的關系、工會與職工之間的關系。只有處理好了這些關系,在未來的工作中才能真正地做到穩定發展。
(四)將維護職工的權益作為首要目標
工會組織所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但始終還是要將維護職工的權益作為最終工會工作目標。一旦在企業中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那么工會組織就要立刻站出來為受害者進行發聲。而但職工的正常生活遇到了困難,身為工會組織也要無條件的進行幫助,幫助職工渡過難關。也就是說,雖然國有企業中的“大事”與工會組織有關,但職工的“小事”更需要工會組織進行重視[3]。
二、創新工作方法,提高為職工服務的能力
新形勢下,工會組織需要徹底擺脫以往的工作模式,不僅僅要重視企業的未來發展與收益,更要重視職工的精神食糧。在工會工作過程中,也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而進行工作方法的創新,努力將提高為職工服務的能力作為首要目標。
(一)工會工作“求變”
在當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很多企業都實現了自身的經濟結構復雜化、多樣化,這是為了長遠發展而做出的必然改變。那么身為國有企業的工會組織,需要對越發復雜的經濟形勢進行洞察,從原本的工作模式中解脫出來,進行更具有變化性的全面工作。在全面工作的過程中,始終面向于當下不斷流轉的經濟形勢,以變求變,尋找最好的工作切入點[4]。
(二)工會工作“做專”
伴隨著企業結構的復雜化,工會工作的形式以及內容也隨之出現了變化。在這種變化中,由于工會工作對于企業來說需要進行全面覆蓋,這也就導致了工會工作領域得到了巨大的擴充,這種擴充是一種良性的轉變,在轉變中,工會組織將負責更多的工作內容,在企業的整體工作中,工會組織的重要性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但這種工作領域的擴寬帶來的是工作質量的相對下降,想要讓工會組織的工作質量得到提升,就需要加強工會干部的政治素養和職工的整體素質,將工會干部的專業化進程放在首要目標中,實現對于全面工作的專業化基礎支持,同時全體的工會干部還要始終將自己的職責進行明確履行[5]。
(三)工會工作“依法”
工會組織,也就是工人組織,在國有企業中代表著話語權以及權力相對較弱的職工。那么當職工的權益受到了侵害,就需要工會組織站出來,拿起法律的武器向侵權方進行訴訟。在依法治國的時代,工會工作要依法開展,法律的武器能夠有效地進行維權。因此,對于工會干部來說,對于一些勞動權益方面的法律必須做到了如指掌,其中包括:《工會法》、《勞動法》、《勞動者權益保護法》等等。
(四)工會工作“干實”
想要將工會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那么就必須做到重點突出,同時對于一些常態化工作也要進行實效工作。這不僅僅是對工會工作的要求,更是一種對工作作風的要求。只有每名工會干部都能將職工的權益、企業的發展看作為要落到實處的工作,企業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職工權益才能得到有效保護。作為工會干部,需要進入基層進行情況的摸排走訪,最大限度的解決職工所遇到的問題,讓職工在工作過程中沒有后顧之憂[6]。
三、貼近群眾,重視服務職工工作的實效性
工會組織是職工的組織,因此在工作過程中不能將眼光放得過高過遠,應該始終貼近職工的工作和生活,將服務職工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一)緊密結合職工的思想
在工作過程中,對于職工群眾的思想狀態應該進行重視,當職工出現了消極心態時,工會組織除了要進行相應的安慰之外,更要認真地了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中的各項改革往往會觸碰到職工的切身利益,因此職工群眾對于改革的情況都十分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工會就需要與企業內部的其他組織進行聯動,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在思想工作落實的過程中,主要方向是針對職工的政策宣傳以及心理疏導,讓職工明確當下改革的主要目標。同時對于職工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解答,對于職工反映的意見進行認真記錄并及時反映給企業。只有這樣,職工的思想才能與工會組織進行緊密地聯系[7]。
(二)緊密結合職工的工作實際
當今社會,職工群眾的思想變化以及心理轉變都是非常劇烈的,這種轉變來自社會風氣的不斷轉變,人們對于自身的權益越發看重,對于自我價值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這種變化體現在職工越來越想展示自身的能力上,但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也越發激烈,只有真才實學才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在這種情況下,工會組織需要做的是對于職工進行正確的擇業觀教育,同時也可以開展一些相應的培訓,讓職工能夠不斷地充實自己。肩負著思想教育重任的工會組織,還應該幫助職工進行心理上的疏導,讓職工能夠更加勇敢地向同事展示自己的才華[8]。
(三)緊密結合職工的生活實際
在工會組織成立的最初,就是將解決職工的生活問題看作為自己的任務,幫助職工實現真正的排憂解難也一直是工會組織所努力的方向。工會組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的首先是了解職工所關心的問題,之后再努力想辦法解決。工會組織也要不斷暢通職工群眾表達自己愿望以及想法的渠道,如通過職代會、微信公眾號等,只有讓職工關心的問題得到解決,職工在工作過程中才能實現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四、結語
總而言之,服務職工工作并不是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工作的全部,但屬于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工會組織成立的最初,就已經將職工的權益設定為了最大的保護目標,因此工會組織針對職工的工作,都要將職工的權益放在第一位。在未來的發展中,工會組織要不斷提升職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所在的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搶占一席之地。在開展服務職工工作的過程中,除了要洞察職工隊伍中的差異性,更要對服務工作的實效性提高重視,讓職工的切實問題得到解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就能不斷地提高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
參考文獻
[1] 陳國平.新時代強化國企工會思想政治引領路徑的探索[J].現代交際,2019(24):244+243.
[2] 謝新明.加強國企工會政治思想建設的思考[J].工會信息,2019(07):43-45.
[3] 謝翔.基于當前形勢下國企工會工作創新分析[J].科技風,2019(06):203+214.
[4] 于曉明.當前國企工會政工工作的優化與創新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9(04):255.
[5] 李旭紅.國企工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2):190-191.
[6] 吳志強.新常態下國企工會工作發展思路新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8(22):253.
[7] 羅飛.國企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對策探究——以重慶市大渡口區為例[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8,19(05):104-106.
[8] 林倩.新時期國企工會有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8(S1):121.
作者簡介:金嗣東(1985.11- ),男,漢族 ,遼寧遼陽人,碩士,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