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宇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生孩子都是女性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闖關”過程,要忍受疼痛,還要面臨各種風險。這里要介紹的就是一種嚴重威脅剖宮產產婦和胎兒生命的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該綜合征發生時一旦未及時處理,產婦會因胎盤供血不足而出現嚴重的缺氧及酸中毒,從而嚴重威脅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那么,如何預防剖宮產術中發生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呢?
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就是在剖宮產術中采取仰臥位時,產婦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壓下降的綜合征。這是因為此時子宮附屬韌帶和腹肌會處于松弛狀態,子宮失去支撐的同時受重力影響壓迫下腔靜脈、腹主動脈,造成回心血量驟減而引發的,因此又稱“下腔靜脈壓迫綜合征”。剖宮產發生此綜合征,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體位? 產婦在剖宮產術中采取仰臥位時,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對下腔靜脈、腹主動脈造成壓迫,導致盆腔及下腔靜脈回流受到阻礙,使到達心臟的血液驟減,同時心臟排血量也會迅速下降,血壓也會隨之降低,從而引發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麻醉? 產婦在剖宮產術中若實施腰硬聯合麻醉,麻醉會導致麻醉區域的血管擴張,影響血循環量,削弱循環代償能力。再加上由于腰硬聯合麻醉會使肌肉松弛,腹肌不能撐托子宮,整個子宮的重量就會完全壓迫在下腔靜脈上,以致出現遠端血液瘀滯、回心血量驟降等問題,從而導致產婦血壓下降而引發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橫膈壓迫? 產婦增大的子宮還會壓迫橫膈,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心跳減慢,心臟血管擴張及血壓下降而引發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產婦在剖宮產術中采取去枕仰臥位數分鐘后,若發生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則表現出惡心、嘔吐、頭暈、胸悶、面色蒼白、心跳加快及氣促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對子宮、腎及胎盤的血管灌注產生影響,導致胎兒宮內缺氧、胎盤早剝、胎心變慢變快或沒有規則,以致胎兒在子宮內出現窘迫現象,時間一長會導致新生兒有重度窒息風險,甚至危及生命。術中預防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方法如下:
選擇合適的體位? 產婦在進入手術室以后,醫護人員要先仔細詢問產婦的病史,若產婦存在骨盆狹窄相對頭盆不稱、橫位、雙胎、臀位、巨大兒以及產婦有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發病史等情況時,在產婦麻醉后,將手術床向左傾斜約30度,并使用約束帶對產婦進行固定,防止產婦出現墜床現象,同時用軟墊將產婦右側臀墊高5厘米左右。待胎兒娩出后,再將手術床調回,軟墊拿出,使產婦平臥至手術完成。
盡可能減少麻醉的影響? 在產婦麻醉后至胎兒娩出期間,為產婦輸注600~1000毫升的林格液,以提升產婦心排血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預防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發生。
心理護理 情緒緊張有可能導致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發生。產婦因存在既往發作史或因胎位、雙胎、巨大兒或產道異常等,而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憂郁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以親切的態度、耐心的鼓勵及溫柔的護理動作來緩解產婦的不安情緒,讓產婦擁有信賴感、安全感、自信心,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態來接受醫務人員的剖宮產操作。產婦也應在產前了解剖宮產的相關知識,做好面對生產中發生意外情況的心理準備,克服恐懼心理,從容面對剖宮產。
出現異常及時應對? 在剖宮產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注意觀察產婦是否存在面色蒼白、打哈欠等低血壓先兆癥狀,一旦發現存在上述癥狀,應立即給予產婦面罩吸氧,必要時可靜脈注射10~15毫克麻黃素,并將胎兒迅速取出。
此外,產婦生產要選擇正規的醫院。正規醫院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和科學的處理規程,可最大程度預防發生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征,對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具有較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