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良
摘要:群眾文化是構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分支之一,深入開展好群眾文化工作,將有助于推動社會整體文化事業的科學發展。為此,本文首先論述了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然后探討了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群眾文化;建設;措施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又章編號:1005-5312(2020)06-0266-01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工作之余,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它是以自娛自教為主導,各種群眾活動為主體,以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娛活動①。因此,群眾文化具有的典型特征就是群眾性、自娛性、承傳性、傾向性等。為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的持續發展,有必要加強對群眾文化建設的研究。
一、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發展很快,群眾的生活條件有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很多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為強烈。但我國長期以經濟建設為主,忽視了精神文明的需求。從當前現實來看,國家間的競爭不再局限在經濟層而,更多體現在文化領域。群眾文化活動是打造精神文明社會的重要前提。通過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有助于提高國民綜合素養,有利于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步伐。
(二)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創建
一個缺少群眾文化的社會是不完整的,也是無意義的。發展群眾文化有助于建立和諧社會,也能引領群眾向正常的方向前進。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群眾文化是它的靈魂,也是社會建設的基礎。為此,在打造群眾文化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群眾發展為工作重心,以滿足群眾文化需要為目標。這樣有助于增強社會凝聚力,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
二、新時期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完善群眾文化基礎設施
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是有效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前提②。為此,應根據群眾文化實際,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標準,明確相關責任與服務內容。此外,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實行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以合理調整標準,從而滿足群眾文化發展的需求。要讓群眾享受到文化建設發展成果需對已有的文化資源予以整合,可在社區設立群眾文化活動中心,組建群眾文化活動小組,要打造一套基于群眾的文化服務機制。
另外,對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愛國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場所要逐步完善相關硬件設施。建立鄉鎮文化站、文化活動室、文藝表演隊等,搭建集休閑、娛樂、閱讀為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真正豐富大家的文化娛樂生活,提高大家的精神文化素養。
(二)構建全民間讀共同體,抓好群眾文化活動建設
開展全民閱讀可以提高國民的整體素養,也有利于民族復興。構建全民閱讀體系必須出臺一系列措施推進全民閱讀文化機制的形成。政府要發揮倡導作用,將全民參與作為全民閱讀的目標,同時,將優化閱讀文化作為目的,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閱讀活動③。此外,相關文化部門可鼓勵實體書店參與進來,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書店開設精品圖書專柜,創設濃厚的書香氛圍。采用文化講壇、名家推薦等方式宣傳文化價值,提升人們的閱讀品味與深度。同時,借助各種媒介渠道向人們推薦優秀的閱讀書籍與閱讀內容。
(三)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引導與管理
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加以正確的引導,通過行政資源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合理的引導與組織。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堅決遏制不良文化風氣。同時,可鼓勵群眾自行開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并制訂一些鼓勵措施。比如,對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演出隊伍,上級部門可提供一些補貼,推動群眾文化建設。又如,在節假日可鼓勵社區群眾開展相關主題文化活動,設置不同獎項,調動大家的參與熱情。
(四)重視創新,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
有的地方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不力,究其原因就是當地的群眾文化活動缺乏新意,千篇一律,很難激起群眾的參與意識。這樣導致這些地區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效果遠遠低于預期。為了開展好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部門應增強創新意識,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與內容進行創新與改進,以滿足群眾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比如,可開展一些猜燈謎晚會、歌舞演出、革命電影回顧等。這些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助于調動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三、結語
總之,在物質文明建設得到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抓好精神文明建設也尤為重要。群眾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有助于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增強創新意識,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為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釋:
①尹彥紅.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及其發展對策[J].戲劇之家,2019(08):233-233.
②陳程,關于加強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的思考[J].卷宗,2017(16):230-230.
③徐禮柱.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建設方法探微[J].文藝生活旬刊,2014(12):26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