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從產品結構,過剩產能化解與資源重組,技術創新,質量監管,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政策法規制定與實施等6各方面介紹了推進改革的具體舉措,在我國經濟已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的背景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刻不容緩。只有這樣,民爆行業從業者才能看到更好的未來,這也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一股清流。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民爆行業;創新
引言
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近年來已有不少學者提出“GDP增速新5%比舊8%好”的觀點。為防止我國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和陷入其他限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怪圈,全國上下必須高舉改革大旗。長期以來以來,各級政府高度關心、支持我國民爆行業發展。以改革促發展的共識已在民爆行業內形成。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與勇氣用改革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拒絕要素配置走向極端,提高民爆行業全要素生產率,調節并優化生產數量和生產質量兩大板塊,推動民爆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論述,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優化產品結構,疏解過剩產能
關于現場混裝炸藥:乳膠基質大規模集中制備、貯存、多級遠程配送技術與裝備需成熟可靠,現場混裝炸藥要滿足露天等使用場所對炮孔裝藥的需求。要創立創新現場混裝炸藥生產運輸與使用方式,保證井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改革井下現場混裝生產方式,防范包裝炸藥產能過剩問題。集團及其下屬企業現場混裝炸藥許可產能占比應逐年遞增,力爭3-5年內達到本企業工業炸藥生產許可產能總量的30%-50%;推進包裝炸藥許可產能與現場混裝炸藥許可產能轉換,也可核減差額部分一半以上的包裝炸藥許可產能。以維護國家安全角度出發,推進起爆器材為社會公共安全水平做出貢獻,保證火工藥劑和生產設備安全可靠。鼓勵開展退役火(炸)藥在工業炸藥中的應用研究,鼓勵開展特殊用途炸藥研究。要力爭2022年前使數碼雷管占據我國火工品營銷市場份額,推廣數碼電子雷管應用,數碼電子雷管自動化裝配生產急需變革。集團和下屬企業要配合國家電子雷管生產與使用監管部門,加速電子芯片和高儲能電容研制,探索建立電子芯片模組的生產和遠程配送,研究開發適用于特種切割、爆炸成型等場合需求的新型索類起爆或傳爆器材。大力研發包括震源藥柱在內的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新型震源器材。同時鼓勵雷管生產銷售企業資源重組,爭取早日實現生產無人化,以實際行動為化解產能過剩做出努力。
2.重組整合資源,集中優勢產業
民爆企業重組整合,促進了企業管理者之間和和員工間生產、管理等環節經驗交流,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率,推進產業集中,不斷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低水平工業炸藥生產,銷售企業應主動進行合并升級改造,轉換思維,對進行產能調整的企業,國家應采取資金補貼,減免稅費等舉措支持其發展。使民爆行業朝著一體化方向發展,積極同礦業、基建等行業對接,抓住“新基建”發展機遇,實現民爆行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升級轉換。真正做大做強民爆行業。
3.創新引領生產,技術推動進步
推動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科技水平,鼓勵開展智能化生產、混裝生產、炸藥生產線在線檢測等技術研發;鼓勵開展工業雷管起爆藥劑制造等研發;鼓勵開展民爆產品小型化、生產自動化基礎性研究和核心技術研究,推進智能制造。建立并完善行業標準體系,推廣應用智能制造技術,在工業雷管、火工藥劑、震源藥柱等生產過程中的高風險崗位實現人機隔離操作;裝配自動化技術和設備到數碼電子雷管生產中。完善行業技術創新。推進行業技術創新,建立新型民爆產品和技術試驗平臺。依法管理和完善民爆行業科技成果政策轉化。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達成的大背景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新技術、工藝、設備的推廣應用,優先保障創新品種,拓展應用和服務新領域。
4.完善質量體系,強化質量監管
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管理產品全壽命周期質量,加強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工藝參數檢測,嚴格把關質量,加快研究在線檢測技術,提升企業質量管控能力。推動企業信譽提升,形成質量知名品牌和市場競爭優勢。完善產品抽檢、質量考核等措施;持續推進產品質量監督抽檢,建立健全產品質量抽檢信息發布制度和企業產品質量事故報告制度,建立民爆質量管理黑名單制度。
5.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交流合作
配合我國政府抵抗貿易保護浪潮,和一些國家政府發動的非公平性質貿易調查作堅決斗爭。緊扣“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與礦山企業、工程建設等企業互利共贏,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創新企業商業模式,找準支點,尋求生產與服務的關系平衡,提供爆破作業一體化服務,建立民爆行業國際信譽。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穩中求進、消化吸收、創新思路,加強與國際先進企業的技術交流,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和產品質量管理水平。
6.完善政策法規,依法依規監管
支持企業通過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實現轉型升級;加強對銷售企業的宏觀調控管理;促進從業人員提高安全素質和水平。及時梳理民爆行業管理政策和文件,使政策文件適應民爆行業高速變革和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中介機構在行業監測,管理等方面的支撐作用,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充分發揮好民爆行業專家咨詢委員會和標準技術委員會在人才培養、決策咨詢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行業監管隊伍建設。地方民爆行業主管部門應配合當地人民政府,團結思想,完善制度,履行職責,保障政策平穩實施。提高各級監管部門依法依規監管水平,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引導企業自我管控,杜絕破壞市場營銷秩序行為,要狠抓質量、品牌、品種、服務等環節。發揮行業協會服務功能,建立會員投訴、風險提示機制,和負面清單制度,幫助企業防范化解各類風險。
筆者呼吁,我們需要再次充分認識到推進民爆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行業內知名企業要發揮龍頭作用,積極參與兼并重組和撤點并線,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轉型貢獻經驗與力量。
(通訊作者:王璐)
參考文獻
[1]陳連雙等.數碼電子雷管在煤礦掘進中的應用[J].《現代礦業》,2018.
[2]周普 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的水利科研經費管理與服務效能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
[3]徐宜敏.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進民爆行業整合轉型發展[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6.
[4]松全才等.炸藥理論[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
[5]王澤山.含能材料概論[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唐嘯,重慶,407000。
王璐(1999.11--),重慶人,女,漢族,本科在讀,長江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中外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