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予
【摘? 要】當代工筆花鳥畫作者在面對繪畫對象內容時,主觀上進行高度的藝術處理提煉,無論是從構圖、形式還是色彩上,都更為追求視覺的效果、裝飾的美感以及形式感。在繼承前人優秀傳統的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在文化碰撞下的美學態度觀念,為繪畫加入了現代化的構成元素,實現了傳統與現代、中方與西方的融合與平衡,也對工筆花鳥畫進行了突破創新。 本文將從六個部分對當代工筆花鳥畫變革進行探索和論述:第一部分,引言,簡述花鳥畫之發展歷程;第二部分,工筆花鳥畫的古今發展對比,主要闡述工筆花鳥畫發展方向以及當中所傳達的思想;第三部分是工筆花鳥畫的構圖,涉及傳統和當代的對比;第四部分是工筆花鳥畫的描繪內容;第五部分從工筆花鳥畫的形式工藝上展開,穿插畫家的作品賞析以作比較分析;最后是對全文作總結。
【關鍵詞】工筆花鳥;現代元素;藝術處理;突破創新
引言
工筆花鳥畫作為中國璀璨文化的一大類別代表,有著淵遠而又流長的歷史。從最早的新石器時期的彩陶裝飾紋樣,到隋唐時期開始逐漸擺脫配景地位,獨立成科,再發展至宋代到達巔峰,創造出直至今日仍被視為非凡的花鳥繪畫作品。中國工筆花鳥畫經歷了發展、又面臨過衰落,現今隨著當代畫者對其形式語言的探索應用,又迎來了再度的興起蓬勃。
1.發展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畫的重要分支。從陶器、青銅器、絹帛再到紙本追溯其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各個時期均有著不同的時代面貌,傳達著不同的時代內容。兩宋時期是工筆花鳥畫的高度成熟時期,皇家貴族、統治者階級對工筆花鳥甚至對整個繪畫界、書法界的發展都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培養出不少畫家、書家,鼓勵了當朝藝術家的審美以及實踐能力的進步。在中國,傳統的工筆花鳥畫題材常被借以抒情造境,以表達自身的生活觀念、人生態度、精神向往以及哲學思想。至于今日,工筆花鳥畫更多是被用以作個性化的情感表達、觀念表達,其中更多的是對當代人精神世界、生存狀態的隱喻。
2.構圖
在傳統的中國工筆花鳥畫中,構圖講求主次、前后空間感的拉伸,黑白空間的意識源于對中國傳統美學觀念的追求。而當代工筆花鳥畫,在構圖上則不再受傳統觀念思維的限制,突破了固有的存在空間,把花鳥帶入到了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中,甚至成為超時空的多維度空間。當真實的自然規律被打破,畫面的描繪開始處于真實與幻象之間,所布的場景便有了超現實的當代藝術審美意味。如當代花鳥畫家陳林的《云山·欄》,畫面中的禽鳥被畫者從其自然生長環境下抽離,被主觀化地置身于城市的樓宇之中,而窗外是大片的云霧籠罩著山水。在這樣的精心布局提煉下,禽鳥仿佛被移植了獨立的思想而產生精神意識,有了當代化的表述視角,貼合于人性,給作品帶了當代化的視覺效果和審美體驗。
3.內容
古代花鳥畫在題材上多采用宮廷中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又或是自然界中閑適自由的動植物狀態,畫家們注重寫生,師法自然,強調對描繪對象觀察入微。不僅僅滿足于對外部特征的簡單模仿,而力求表達其內在生命力和張力。而在刻畫上追求嚴謹寫實、工致周密,給人以美的物象感受。如黃筌《寫生珍禽圖》、趙佶《芙蓉錦雞圖》、《瑞鶴圖》、崔白《雙喜圖》等。
當代花鳥畫對比于傳統的寫實性描繪,更強調形式、裝飾性的元素表達,造型多夸張變形,有了當代化的新奇視覺效果。花鳥畫家韓非吸收了西方平面構成元素,出現了新的符號元素豐富畫面。從水彩、水粉、現代裝飾畫中汲取靈感,獲得強烈的裝飾美和形式美。作品《浮生記·失樂園》用單一的禽鳥元素,重復排列,成為一種畫面的符號圖式,用枝干分割畫面空間,構建出新的感官圖像語言,呈現出當代的審美。此外,當代水墨、花鳥畫家徐累《虛石》一作,亦同樣在內容上推陳出新,以屏風入畫,太湖石造勢,禽鳥作點綴,體現出一種真實的幻象。
4.形式工藝
傳統繪畫多以“勾填法”作畫,彈性的細線勾出外輪廓,后敷色,層層疊加點染,色不壓線,線不礙色。“新工筆”則在其基礎上,賦予對象主觀化的處理,突破傳統的“隨類賦彩”原則,主觀化地選擇色彩搭配,以達到畫面效果的營造。與此同時,在顏色上,不再局限于植物色(水色)、礦物色(石色)的選擇,而將目光伸向丙烯、水彩、金屬廣告色,給予了讀者更豐富的畫面體驗。在肌理上,拓印、撞水撞粉、局部上礬、拼貼、噴繪等綜合手法也被用以營造意境效果。形式工藝的豐富為畫面帶來了節奏和張力,色彩的對比濃郁明艷,展現出當代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多樣性。如廣東畫家林藍和林若熹,二人在汲取嶺南畫派“撞水撞粉”的技法同時運用畫面的形式語言,經營出極具現代意味的風格圖樣,無論是“金板背景”還是“漬染”效果都達到了現代觀念和技法的相統一,極具創新意義。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代藝術在文化的碰撞交流下趨向多元,而當代藝術家們在探索中不斷前行,無論從構圖、內容亦或是形式工藝上都展現出了時代性的創新,為中國工筆花鳥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正是這樣的創新,讓中國工筆畫在多元浪潮下與時俱進,取得進步,也為中國工筆畫拓展了更多發展的空間和可能,期待在這樣的繼承和創新下,誕生創造出更多具有思想意境的優秀當代工筆花鳥畫作品。
參考文獻
[1]姜今. 中國花鳥畫發展史[M]. 廣西美術出版社, 2001.
[2]陳沖. 中國工筆花鳥畫技法研究[J]. 美術教育研究, 2015.
[3]于飛闇. 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1959.
[4]郭曉芳. 當代工筆花鳥畫的傳統意境與審美特征[J]. 藝術評論, 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