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英 陳劍成 謝文峰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肛墊懸吊手術在重度痔瘡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重度痔瘡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0例。對照組予以傳統外剝內扎手術治療, 研究組予以肛墊懸吊手術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效果、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00%(31/4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0%(38/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7.89±2.65)、(8.84±3.04)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3.25±2.45)、(15.47±3.47)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10.00%(4/4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00%(14/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重度痔瘡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采用肛墊懸吊手術治療方案療效顯著, 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且術后恢復快, 并發癥發生率低, 安全性較高, 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重度痔瘡;肛墊懸吊手術;傳統外剝內扎手術;臨床效果;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7.031
痔瘡又稱為“痔”, 是肛腸科常見疾病, 痔瘡主要分為外痔、內痔和混合痔三種, 以肛門發紅、腫脹、疼痛、瘙癢、便血等為主要癥狀, 該疾病可發生于各年齡階段, 多由于長期飲酒、長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長時間站立、便秘等引起, 早期痔瘡患者以無痛不間斷滴血或墜痛為主要表現, 中晚期患者出現痔塊脫出癥狀, 晚期患者痔塊脫出, 并伴分泌物, 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因此, 對痔瘡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1]。輕度痔瘡可藥物保守治療, 重度痔瘡則需手術治療, 目前治療重度痔瘡的手術主要包括痔環切術、傳統痔切除術、吻合器痔環切術(PPH)和血栓性外痔剝離術等, 不同手術方法療效不盡相同, 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 肛墊懸吊手術逐漸應用于重度痔瘡的治療中, 該手術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直腸肛管生理功能, 且對直腸肛管解剖結構破壞較低[2]。基于此, 本研究對肛墊懸吊手術在重度痔瘡治療過程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度痔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 女18例;年齡23~61歲, 平均年齡(42.56±6.53)歲;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36±0.65)年;痔瘡等級:Ⅲ度14例、Ⅳ度26 例。研究組男21例, 女19例;年齡22~63歲, 平均年齡(42.78±6.93)歲;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74±0.53)年;痔瘡等級:Ⅲ度13例、Ⅳ度2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且患者均簽署了相關知情同意書。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均符合《肛腸疾病診治指南》中痔瘡診斷標準者;②痔瘡等級Ⅲ度、Ⅳ度者;③無其他系統嚴重臟器疾病者;④符合手術適應證者。
1. 2. 2 排除標準 ①伴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存在精神障礙者;④高血壓、肺結核、凝血功能障礙者;⑤生理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⑥腹瀉嚴重者;⑦伴環狀脫垂痔或直腸黏膜脫垂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予以傳統外剝內扎手術治療。患者取側臥位, 常規消毒鋪巾, 麻醉方式為局部麻醉, 于患者痔核外部做 V 形切口, 剝離外痔靜脈叢至齒狀線上方切口和內痔處, 內痔底部采用鉗夾, 完全剝離痔核, 切除外痔, 結扎內痔, 縫合手術切口。
1. 3. 2 研究組 予以肛墊懸吊手術治療。患者取臥位, 麻醉方式為骶椎麻醉, 常規消毒鋪巾, 行指診, 后行擴肛, 用示指探查痔核上方1/3處, 若病灶存在纖維化, 則探查痔上動脈并作結扎處理, 使用皮鉗夾起脫垂下內痔近心端 0.5 cm位置處黏膜, 夾住黏膜基底位置, 用10 號單線進行縫合處理, 取出殘余組織, 完成結扎后, 探查內痔, 若病灶未復位, 再次結扎, 懸吊肛墊, 若病灶外置, 則對外痔做線形切開, 組織分離后與創面吻合對接。
兩組患者術后第1天飲食均以半流質為主, 術后第2天可恢復正常飲食, 術后均予以抗生素抗感染, 飲食宜清淡,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術后3 d即可正常排便。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術后出血、尿潴留、排便困難、創面水腫)發生情況。
1. 5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治療后, 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病灶痔核消失或明顯縮小;好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 痔核體積縮小;無效:臨床癥狀未見緩解, 痔核體積未明顯縮小[3]。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痔瘡是臨床中常見的一類肛腸科疾病, 該病發病率較高, 且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重度痔瘡患者病情較為嚴重, 常合并出血、疼痛、脫出等癥狀, 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 將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 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4]。且痔瘡易受工作、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影響反復發作, 常規藥物治療雖可有效緩解痔瘡癥狀, 但后期容易復發, 使患者受到痔瘡長期困擾, 重度痔瘡長期便血可誘發貧血,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 對重度痔瘡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5]。
以往針對重度痔瘡患者多采用傳統外剝內扎手術治療, 該手術方法可有效保護患者肛門功能和保留部分肛墊, 雖具有治療徹底、不易復發的優點, 但其臨床療效較差, 術后易導致患者發生肛門狹窄、肛門感覺失禁等,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也較高, 同時術后患者皮膚黏膜等部位易發生水腫, 并伴劇烈的疼痛感, 且痔核脫落后極有可能引發術后出血, 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6]。因此, 選擇一種安全、高效、術后恢復快的手術方式十分重要。
肛墊懸吊手術屬于新型手術方式, 在痔瘡的治療中療效顯著, 該手術方法可保留肛墊, 結扎痔上動脈, 使黏膜縱橫經縮短, 使用懸吊復位肛墊, 固定穩定肛墊位置, 減少痔血供, 使病灶發生缺血性萎縮, 從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7]。肛墊懸吊術具有操作簡便安全、經濟價廉、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8]。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00%(31/4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0%(38/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7.89±2.65)、(8.84±3.04)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3.25±2.45)、(15.47±3.47)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肛墊懸吊手術創傷小, 對病灶周圍和直腸破壞度較低, 術后恢復快。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10.00%(4/4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00%(14/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肛墊懸吊手術對肛門括約肌影響較小, 患者術后功能保持良好。
綜上所述, 采用肛墊懸吊手術治療重度痔瘡療效顯著, 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且術后恢復快,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 安全性較高, 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黃龍虎, 楊鐘惠.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和外剝內扎術治療重度痔瘡的臨床療效比較.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 11(4):141-143.
[2] 劉偉, 勞日初, 黃永泰. 不同術式治療中重度痔瘡的臨床療效分析. 哈爾濱醫藥, 2017, 37(3):212-214.
[3] 歐陽輝, 林漢弟, 林國良. 肛墊懸吊手術治療重度痔瘡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當代醫藥, 2018, 25(21):52-54.
[4] 閆福燕, 徐云峰. 肛墊懸吊手術治療重度痔瘡的臨床效果觀察.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73):81, 83.
[5] 劉中曙, 張倫峰, 吳大昌.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對重度痔瘡患者療效及預后的影響. 中外醫學研究, 2019, 17(21):129-130.
[6] 凌艷霞. 肛墊懸吊手術在重度痔瘡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28(19):131-132.
[7] 高妮娜, 何麗榮, 周莉家, 等. 肛墊懸吊手術治療重度痔瘡的臨床效果評價.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45):52-53.
[8] 田彩玲, 劉建虎, 曹志遙. 懸吊固定術治療重度混合痔的臨床研究進展. 中國肛腸病雜志, 2018, 38(12):61-63.
[收稿日期: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