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紅 丘創華
【摘要】 目的 研究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正常人群中血清betatrophin水平在性別分布上的差異。方法 選取95例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組, 另選擇同一時間在本院健康體檢的糖耐量正常人群50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進行測定, 根據檢測結果分析其水平在性別分布上的差異。結果 研究組中男性、女性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betatrophin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的男性、女性,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中男性的體質量指數(BMI)、betatrophin水平均高于女性,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中男性、女性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水平對比,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betatrophin與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呈正相關(r=0.23、0.54、0.61、0.47、0.29, P<0.05)。結論 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較高, 與女性相比, 男性的水平更高, 且與血糖指標存在密切相關性, 應受到臨床重點關注。
【關鍵詞】 新診斷2型糖尿病;血清betatrophin;糖耐量;性別;差異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7.044
2型糖尿病是指患者機體中胰島β細胞產生胰島素不足現象, 或者其靶細胞對胰島素并不敏感, 臨床癥狀以多食、多飲、多尿為主, 可牽連全身各器官受損, 甚至引發微血管、大血管病變等, 直接影響機體健康及生存質量[1]。相關報道中指出, 血清betatrophin作為肝臟分泌的蛋白, 能夠有效調控血糖與血脂水平, 通常在肝臟中表達, 同時可經過攝食后提升其水平, 受到醫療界重點關注[2, 3]。臨床已有不少研究證實, 血清betatrophin水平在2型糖尿病與糖耐量正常者中存在較大差異, 但在性別分布上是否存在差異仍有待商榷[4]。
因此本文展開實驗, 為患者更好的恢復健康提供前提保障, 現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納入的95例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組, 另選擇同一時間在本院健康體檢的糖耐量正常人群50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中男51例, 女44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4.69±7.47)歲;BMI 18~27 kg/m2, 平均BMI(22.74±1.60)kg/m2。對照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齡36~77歲, 平均年齡(54.81±7.40)歲;BMI 18~27 kg/m2,?平均BMI(22.45±1.52)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收集并整理兩組基礎信息, 囑咐其禁食8 h, 清晨抽取靜脈空腹血(4 ml), 離心操作后取上層血清, 放在-20℃冰箱內保存待檢。采用日立7600-2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Premier Hb9210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雅培i2000化學發光法檢測空腹胰島素。另外選擇武漢伊艾博公司的試劑盒, 嚴格遵照酶聯免疫吸附法及試劑盒說明書要求, 測定血清中betatrophin水平。
1. 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比較兩組中男性、女性的betatrophin、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水平, 同時分析betatrophin與各類指標的相關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性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不同性別患者的相關指標對比 研究組中男性、女性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betatrophin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的男性、女性,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中男性的BMI、betatrophin水平均高于女性,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中男性、女性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水平對比,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各項指標與betatrophin的相關性 betatrophin與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呈正相關(r=0.23、0.54、0.61、0.47、0.29, 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人們生活水平發生較大改變, 導致我國新診斷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日漸升高, 成為危害人們機體健康的代謝性疾病之一。目前臨床關于疾病的發生機制尚無明確定論, 經過分析后發現可能與遺傳、胰島素抵抗、腸道菌群、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5, 6]。患者早期糖耐量正常, 隨著疾病持續發展后可能出現糖調節受損現象, 導致糖耐量發生變化, 進而造成糖尿病[7]。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 臨床對2型糖尿病的重視程度不斷升高, 臨床發現較多新型細胞因子在疾病發生及發展中存在較大作用。其中betatrophin是血管生成素樣蛋白家族成員, 通常在小鼠肝臟或者脂肪組織中表達, 可有效促進小鼠胰島β細胞增殖, 進而改善胰島素抵抗[8, 9]。曾有報道顯示[10], 與正常者相比, 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betatrophin水平更高, 其結論與本文研究結果相似。本文對此展開實驗, 結果表明: 研究組中男性、女性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betatrophin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的男性、女性,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中男性的BMI、betatrophin水平均高于女性,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中男性、女性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水平對比,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betatrophin與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呈正相關(r=0.23、0.54、0.61、0.47、0.29, P<0.05)。提示研究組血清betatrophin不僅與正常糖耐量者存在差別, 同時在性別上存在一定差異。經過分析后發現, betatrophin水平極易受到血糖、BMI等因素影響, 而男性患者的BMI、血糖水平高于女性, 因此男性機體中betatrophin水平較女性升高, 應受到臨床重點關注, 為后續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 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較高, 與女性相比, 男性的水平更高, 且與血糖指標存在密切相關性, 應受到臨床重點關注。
參考文獻
[1] 劉娜, 郭志新, 梁登耀,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變化及其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性研究.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18, 34(4):352-357.
[2] 徐夢嬌, 李昊翔, 于淑萍,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與骨密度的相關性研究.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9, 25(10):1378-1381.
[3] 何寶明. 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與脂代謝相關指標相關性分析. 肝臟, 2019, 24(10):1168-1170.
[4] 楊敏, 于菁, 馬小羽, 等. 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階段血清betatrophin、脂聯素及白細胞介素1β水平的相關性研究.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7, 33(2):116-119.
[5] 盧冰, 王蘇, 洪霞飛, 等. 血清Betatrophin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8, 26(1):46-49.
[6] 薛灝穎, 洪霞飛, 王蘇,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與尿白蛋白肌酐比的相關性研究.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17, 30(4):389-393.
[7] 潘益匆, 鄭俊虎, 柯汝淑, 等. 糖尿病母親新生兒血清Betatrophin的水平及臨床意義. 中國婦幼保健, 2019, 34(19):4474-4478.
[8] 周春蘭, 何世梅. 妊娠期糖尿病孕早期血清Betatrophin、IL-33、ADP表達與糖脂代謝.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9, 27(10):1308-1311.
[9] 張艷峰, 湯學勤, 張小飛, 等. Betatrophin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腎臟損害中的表達及影響因素. 國際老年醫學雜志, 2019, 40(5):275-278, 310.
[10] 于淑萍, 鄧家良, 馬蘇嫻,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變化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影響. 山東醫藥, 2018, 58(29):1-3.
[收稿日期: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