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斌
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類發明了電子技術;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1969年,互聯網誕生。百余年時間,在電子與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人類社會從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向智能化發展。今天,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計算、虛擬現實以及5G、區塊鏈等新技術的高度融合,形成不斷迭代、升級的類腦智慧巨系統——“互聯網大腦”,“互聯網大腦”與人類大腦“雙腦驅動”,帶領人類社會邁進“萬物智聯”的智能化時代。
語言實現了人與人的溝通與交流;電子控制技術及計算機程序在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階段讓人與物(機器)對話;智能化時代,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均可實時對話、互動,社會運行因此變得更加活躍、高效,社會運轉與商業運營將躍至全新的“操作平臺”。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意味著在物理空間、心理空間之外,第三元空間——數字空間已經形成并正急速擴張。
物理空間,指客觀存在的“原子世界”。心理空間,?也就是人們的“精神世界”,涉及人的信仰、價值觀、心態、思維、感悟、情緒與內在動力,體現了人們對生命與事物的價值以及對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的感知、認識、拓展與創造。數字空間,可以稱為“比特世界”,是對物理空間、心理空間的描述、記錄、模擬與仿真,也是對物理空間、心理空間的數字化挖掘、分析、連接與整合。心理空間是人們生活、工作與思考的動力源泉,可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理解、開發或創造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
新冠疫情沖擊之下,企業“轉型升級”或“轉行發展”的抉擇更加急迫。無論是堅守原有業務,還是選擇進入其他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無疑是打造企業競爭力與生命力的必選項。企業要同時結合物理空間、心理空間與數字空間的探索、開發,開拓無限空間,創造無盡可能,做好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策略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