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輝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面臨更加復雜的環境,多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資金短缺情況。企業通過提升融資管理質量能在較大程度上降低資金風險,保證企業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取得更好發展。現階段,企業的融資管理仍存在較多風險,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融資質量。本文針對企業在融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展開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融資風險;風險管理;應對措施
企業實施融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在現今經濟形勢下,企業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發展壓力也隨之增大。資金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質量在較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發展質量。提升企業融資風險管理質量能在較大程度上提升資金安全性、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及管理層人員的決策科學性,從而獲得更好發展。
1.提升資金安全性
企業融資風險管理包含較多方面,牽扯的環節也較多,因此,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概率相對較高,風險管理與控制難度較大。而企業在提升融資風險管理質量的過程中,會對融資過程進行全方位地監控,以降低融資風險,提升融資風險管理質量。企業在融資前會對融資風險進行預測與評估,并制訂相應的解決措施,確保冷靜面對可能出現的融資風險;在融資過程中企業會嚴格按照事前分析結果規劃相關工作并詳細記錄,為后期融資風險管理提供數據支持;融資完成后通過評估整體過程,找出融資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應手段降低融資管理風險,從而保證融資工作有序安全地開展,確保企業資金安全[1]。
2.提升內部控制質量
在融資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資金進行合理規劃,保證資金能夠更好地投入到企業發展中,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實施全過程監督,以保證按照內控要求有條理、有秩序地實施融資風險管理。
3.提升管理人員的決策科學性
企業在融資風險管理過程中會對內部數據收集體系及外部情報收集體系進行改進與優化,從而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企業所收集數據的質量,保證管理人員在高質量的數據支持下,作出更加科學和符合企業實際發展的決策。
企業實施融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層決策科學性較低
管理人員的風險喜好、個人素質、管理水平對融資管理有較大關聯。提升管理人員的融資決策科學性能在較大程度上提升融資風險管理質量。管理人員在融資管理中出現決策的不科學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因素有關。第一,企業財務數據管理手段滯后,財務管理人員僅僅利用信息化手段模擬簡單的人工工作,從而難以提升企業財務數據的準確性、精確度、全面性、及時性,難以保證管理層在現有數據支持下作出更好、更符合企業實際發展的決策;第二,多數管理人員在沒有對融資方案進行詳細全面評估的情況下,按照自身喜好選取融資方案,造成了管理層的融資決策科學性較低[2]。
2.內控監督體系不完善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能夠保證融資管理的有序實施,從而降低由于監管不善造成的資金流失,減少融資管理漏洞,保證資金安全及降低企業融資風險。在實施融資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內控監督體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內部控制監督人員由財務管理人員兼任,而財務數據也由財務管理人員負責,記錄與監督均為同一部門,這為企業融資管理埋下一定的風險隱患;第二,在實施監督的過程中出現部分融資管理環節監督不到位及部分融資環節重復監督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監督的全面性,并且浪費人力資源,因此需要優化自身監督體系,輔助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3.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偏低
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欠缺,會給企業融資管理造成巨大風險。現階段財務管理人員主要負責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而融資管理則要求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有更高的財務數據分析能力,并能根據一定要求判斷管理人員融資決策的準確性。因此,財務管理人員能力不足是造成企業融資風險的重要因素。
企業融資風險管理現存問題的改進措施
1.提升管理層決策科學性
提升管理人員的決策科學性是降低企業融資風險的手段之一。針對上文所述問題,管理人員應從以下兩個方面提升自身決策科學性[3]。第一,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質量,信息化管理質量不足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財務數據質量。首先,通過安排專人定期宣傳并普及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知識與技術,協助財務管理人員靈活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快速處理企業財務數據,提升財務數據管理的質量與效率。第二,完善企業融資方案審查團隊,并聘請專業的融資專家對融資方案進行評估與審查,確定融資方案的可行性,保證融資方案審查團隊輔助管理層作出更加符合發展實際的融資方案。
2.完善內控監督體系
完善內控監督體系能夠保證企業對融資管理各環節及各部門進行有效監督,從而保證融資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降低企業融資管理風險,提升融資管理質量。企業在提升自身內控監督體系完善程度的過程中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做好不兼容崗位分離工作,保證內控監督人員與財務管理人員工作的有效分離,提升融資管理數據質量。保證管理人員通過高質量的數據分析融資管理的不足,進而完善融資管理制度,減少漏洞,降低融資風險。第二,優化自身監督體系,保證監督體系能更加全面地對企業各環節進行監督及減少重復監督問題。同時還需將信息化管理手段應用到監督中,建立實時工作登記平臺,保證管理人員能通過工作監督數據對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從而提升企業監督質量,降低監督壓力。
3.提升財務管理人員質量
融資管理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向管理會計方向發展,從而輔助管理層作出更加科學的決策[4]。企業在提升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培養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數據分析能力,保證其根據財務數據分析出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從而為管理人員的決策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支持;第二,建立財務管理人員與業務之間的溝通平臺,提升其對業務的了解程度,從而作出更加準確的數據分析。
結束語
提升融資風險管理質量能在較大程度上保證企業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獲得更好發展。現階段,企業需要不斷完善融資風險管理中存在的諸多不足,從而保證融資管理能對企業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田豐.資管新規下國有企業融資過程中風險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9(30):49-50.
[2]胡向平.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20):55-56.
[3]范舒悅.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10):98-100.
[4]王文濤.企業融資風險及應對方案探析[J].現代商業,2019(1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