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霞
摘?要:新時期教育教學理念強調“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當今教師要做到“以人為本”,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愛,用真誠的愛心去感化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倍受陽光的溫暖、雨露的滋潤。同時,要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通過多年的教學,我深刻體會到教學中應高度重視發展每一位學生。怎樣做才能發展每一位學生呢?我從平等,是讓學生發展的前提;激勵,遠勝于批評的效應;愛,將教育送到學生的心坎里;關注并轉化后進生。這四個方面加以努力。
關鍵詞: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共同成長
如今,我很幸運地調入了會同一完小,我又接手了一個新的班級,新的對象,新的環境,隨著新課改走進校園的又一代莘莘學子,我再次思慮著、探索著:如何讓班級管理工作適應當今的教育目標?如何迎接新時代的又一挑戰?感慨班主任要有“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要以溫暖、以愛來凝聚人心,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班主任,必須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為了給班級學生帶來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我和孩子們一起選擇了這個班級格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它能感動人的心靈,給人以力量,激人奮進,使人團結。
一、平等,是讓學生發展的前提。
教師切不可以自己的“善意”為借口,憑自己的意志來“塑造”學生,而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學生的內心體驗,這樣才會使學生的抵觸情緒冰消雪化,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自信使孩子們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因而,讓每個學生都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成功的人,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與堅強,就會一步步走向成功。這恰好是我們每位教師都期待的目標,目標實現了,我們不但為國家培養了建設人才,而且我們自身也會感覺心情愉悅,充滿自豪感。
二、激勵,遠勝于批評的效應。
激勵既能完成對學生錯誤的批評,又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期待。師生之間彼此信任,在心與心愉悅和諧的感應中,學生醒悟了,教育的目的達到了。事實證明,信任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學生犯了錯,最害怕的是老師的批評、訓斥,最希望的是得到老師的諒解和鼓勵。教師一個善意的微笑,一束關注的目光,一句親切的話語,遠遠勝過一頓嚴肅的批評,嚴厲的訓斥。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這里,激勵可分為三種。
(一)言語激勵
言語激勵是班主任啟發學生頓悟,激發他們求知欲和上進心的必要途徑。學生做錯事、說錯話的情形常有發生,班主任應當以寬容的態度,親切的語言,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同時,班主任平時應多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予以肯定,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活動激勵
班主任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活動。如,學生剛進校,我們學校的各位班主任就召開主題班會“安全從我做起”,要求學生敞開心扉談平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告訴學生們安全第一,我們每個人必須保證自己的安全,才能更好地學習,更好地生活。節假日里,班主任則可給學生布置幾個“一”活動,如練一手好字,制作一件科技小作品,設計一張手抄報或寫一篇讀后感等。這些活動都能促使學生積極行動,充分發揮特長,提高自信心,從而走向全面發展。
(三)評價激勵
正確評價能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激勵作用。班主任可根據班級學生情況設置相應評價機制,力求全面考查學生。如,每學期為學生設計課堂評價表、綜合素質一覽表,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勞動、衛生、紀律、孝心、思想品德等方面予以評分,每周一小節,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優劣,取長補短,并使同學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三、愛,將教育送到學生的心坎里。
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我們的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達到發展每一位學生。其實,教好學生的方法多種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教師必須有博大的胸懷、崇高的責任感和對學生無私的愛。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尊重、鼓勵,有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能誘發學生的內省,凈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鼓起前進的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勝利的彼岸。
把自己當作學生的父母和朋友,并用這種亦師、亦友、亦父的平等的愛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讓學生們都在我們老師殷切期待的目光中,快樂地成長。同時,我希望這些在外打工的家長們能靜下心來考慮至少有一位留在家里照顧你們的孩子,教育孩子,給他們愛,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因為好習慣才能造就好人生。
四、關注并轉化后進生。
(一)創造成長的有利環境
創造一個良好的集體環境,對后進生的轉化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必須讓每個后進生參與集體建設,使他們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干,在班級的人際關系網絡中,找到自己最合適的位置。
(二)協調學校各種教育力量
轉化后進生需要學校各種教育力量的積極配合,從而使后進生置身于全方位教育之中。學校教育力量,除了班主任外,還包括學校領導、任課教師等,這些力量必須形成合力。
(三)爭取社會和家庭的支持
發揮社會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強與街道(或村委)、校外商店等教育機構、社會團體的聯系,發揮它們的激勵、督促、制約作用。家庭教育主要是要取得家長的支持與合作,要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與配合。教師必須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加強通常和家長取得聯系的意識,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首先,要尊重學生家長,虛心傾聽學生家長的教育意見;其次,要與學生家長保持經常的、密切的聯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與方法上與家長保持一致。
(四)捕捉閃光點,激發成功欲望
每個后進生都有“閃光點”。教師要因勢利導,給后進生創設成功的條件和機會。對后進生的點滴成功,老師都應給予肯定,使他們得到愉快的心理體驗,激發他們在各方面獲得成功的強烈愿望,從而促進他們全面進步。
總之,發展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我們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全面發展,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熱娜古麗.艾爾肯. 關愛每一位學生,讓班級管理工作優質優效[J]. 魅力中國,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