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會計監督體制的建立是保障企業財會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前提。完善的監督體制是避免企業出現違規現象的有效方法,同時對于遏制會計信息失真、企業資產流失等問題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文以此為出發點,結合由企業內部監督、國家監督以及社會監督構成的會計監督體系的建設要求,就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體制的建設進行簡要的探析。希望能夠為今后企業的長足發展做出有價值的探索。
關鍵詞:會計監督;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當前受制于企業內部運行環境的制約以及管理體制本身所存在缺陷的影響,對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工作的有序開展也造成了極大的阻礙。除此之外,當前會計從業人員自身素質的參差不齊以及相關法律的不完善,也造成了當前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落實效果的差異化。對于新時期的企業管理者以及財會從業人員而言,加強內部會計監督機制的思考與探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概述
1.地位分析
社會監督、政府監督以及企業內部監督,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監督體系。其中具有明顯強制性的政府監督以及具有鮮明鑒定性的社會審計,二者共同構成了外部對于企業的監督。對于企業而言,這樣的監督無疑是具有一定的被動性質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則是出于企業良性發展而開展的一種自我監督。這種主動、自覺的監督方式與外部監督相結合,共同形成了一個系統完善的企業會計監督體系。
2.企業的法定義務
在相關規定中,就企業建立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必要性進行了明確的闡述。這意味著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不僅是企業的義務,而且在建立的過程中企業也有責任予以完善。這就要求所設定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必須要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同時在實際的推行過程中要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二、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內容
1.決策與執行
對于企業重大決策以及執行程序的推進,也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予以規范。第一是要求決策與執行程序的規范化與制度化。第二是要求在決策與執行的過程中,決策人員與執行人員二者之間要實現有效的監督與制約。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規范重大經濟業務活動的開展,避免權利的過度集中,以防止出現不同部門之間毫無合作,各行其事的現象。以此來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經營活動的經濟效益。
2.內部財產清查
顧名思義,財產清查就是通過定期或是非定期的公司財務盤點,對現金、存款以及債權債務進行清查。通過財產清查不僅有助于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與完整,同時也能保證管理者與決策者對各項財產有一個實質性的把握。借助于賬面金額與實存數量的比對,去發現問題、查明問題的根源,這也有助于保障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同時,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在編輯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之前,必須就財產進行清查。由此也進步一肯定了內部財產清查的價值。
3.對會計資料展開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會計監督制度建立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進行合法的監督與管理。當企業內部設有內部審計部門時,該工作則由內部審計部門來完成。而當企業原本沒有設置內部審計部門的時候,則需要由其他負責監督的機構與人員來完成。
三、當前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落實不當的因素分析
受制于不同因素的限制,當前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落實情況還不夠理想。通過總結與分析,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如下。
1.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
一些企業在運行了新的財務制度之后,仍舊沿用傳統的方法去開展工作。既沒有正確地履行新的制度,也沒有從意識層面予以重視。這就出現了“新制度、老觀念”的現象,繼而導致會計管理工作的混亂。除此之外,在會計監督工作中存在一些概念不明與理解不深的問題,例如會計監督、審計監督的概念模糊。一些企業錯誤地將審計監督與會計監督融為了一體。總體而言,企業內部因素的限制也使得相關工作的開展舉步維艱。例如一些企業的管理者為了達到短期的經營效益,會刻意地指示財會人員去做一些違法的財會活動。這種情況在當前很多企業中都時有發生,而其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此背景下,財會工作無法真正實現獨立,而相對應的監督與管理自然也是無從談起。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特別是對于一些私人企業而言,財會人員只能聽從企業管理者的指示。在沒有有效約束機制的前提下,內部監督制度的落實也是無從談起。
2.企業管理體制的漏洞
一些企業本身管理體制的漏洞也是導致監督制度無法落實的重要原因,因為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一些企業甚至于根本就沒有設置內部監督和控制制度。而有的企業盡管也設立了相關的制度,但是制度的落實情況卻不盡人意。在缺乏執行力的情況下,極易造成會計秩序的混亂,徇私舞弊的現象也就屢見不鮮。
3.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不足
企業失真的財會信息都是出自會計之手,會計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道德在會計監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就不言而喻。當前隨著社會形勢發展的不斷加快,專業會計隊伍的建設也初見成效。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擁有了大批高素質的會計人才,反之高素質的會計人才依舊是十分的欠缺。當前會計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的偏低主要體現在知識結構、業務水平以及學歷結構三個方面,除此之外,一些企業的會計人員本身與管理者有著密切的裙帶關系,其在履行其監督職能的時候監督意識的薄弱以及自我管制能力的不足也就不足為奇。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意造假繼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行為也就更加的肆無忌憚。
四、加強與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優化策略
為了更好地促進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在今后相關工作的開展中,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升級與革新。
1.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會計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同時還需要具備很強的責任心。在日常財務工作的開展中要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開展會計內部監督工作。除此之外,作為會計管理部門,需要定期地組織培訓活動與考核,以此來為會計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進行監督和保障,也為日常財務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助力。不僅如此,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和不良習慣,還需積極地展開職業道德教育,努力培養會計人員的主人翁精神以及使命感。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加強與高校之間定點人才培養的合作平臺建設,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財會人才。最后便是要加強財會人員福利待遇的提升,這也是提升財會人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有效方法。
2.會計人員之間的互相監督
在日常工作中,會計人員出現中飽私囊等喪失原則與底線行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會計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體系還沒有有效地建立。實際上只有加強會計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才能真正意義上促進財經法規在企業內部的有效執行。為了更好地保證會計人員之間的監督效率,可通過建立會計人員輪崗、末位淘汰制度等制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會計團隊內部的問題。除此之外還要制定會審制度,通過定期的會計會審工作來進一步發揮監督和管理的作用。最后便是要在財務主管的引導下,對財務人員所掌握的現金、實物以及賬單進行檢查,核實是否與實際情況相吻合,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有效的促進會計團隊的專業化建設。
3.加強內部稽核制度的建立
通過建立內部稽核制度,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會計內部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其能夠就會計核算的合法性、真實性進行有效的監督與核算。同時對于日常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與失誤進行有效的改正與制止。同時企業會計稽核制度的建立,也是促進企業資產安全完整的重要方法,其對于促進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以及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都會帶來直接的積極推動效果。
4.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的作用
內部審計機構的建立不能僅僅是流于形式,更應該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價值與作用。作為一種內部控制的有效方法,內部審計機構不僅要對公司會計賬目進行審計,同時還要涵蓋稽查、內部控制制度評價以及各機構職能履行效率等方面,通過進一步明確內部審計機構的權限與職責,來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穩定與升級提供支持。在工作中,要持續關注內部審計機構的完善,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的作用。
5.政府部門的支持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有效落實需要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對于地方政府而言,需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的發展實際,引導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落實。除此之外也可以結合條件與環境的變化,進行相關規定的優化與完善,這對于促進企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繁榮是大有裨益的。
五、結語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確立是促進企業經濟活動有序進行的重要方法,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重點在于嚴格會計管理、明確機構與職務分工、實施標準業務處理程序等。只有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證企業的經濟活動符合企業的自身利益以及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為此在今后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需進一步提高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健全效率,以此來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雷霜楠.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加強與完善[J].商場現代化,2014,(019):243~244.
[2]程秀花.如何建立健全企業會計監督機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19):265~265.
[3]郭云川.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加強與完善研究[J].全國商情,2014,(11):84~85.
[4]陳育華.對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幾點思考[J].中國工會財會,2005,(012):16~17.
[5]張雪芬.企業財務監督完善與企業財務管理的探討[J].現代商業,2013,(002):213~214.
[6]程英明.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研究[J].現代會計,2004,(3):20~21.
[7]馬珩.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加強與完善[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S2):58~59.
[8]王棣華.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和會計監督[J].江蘇建材,2007,(002):65~67.
作者簡介:
張利霞,大同市新榮區教師進修學校會計,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