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審計工作對國企高質量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企實現“打造一流企業”的助推器。本文分析了內部審計及其在國企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定位,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內部審計在國企高質量轉型發展中的作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國企;內部審計;轉型發展;作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堅力量的國企,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和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國企要想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在加強外部審計的同時,重視內部審計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控制的效力,從而保障國企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順利進行及成功運作,促使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一、內部審計簡述
內部審計是針對“外部審計”而形成的一個概念,是由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內部專職的審計人員對其自身各方面工作進行的審計。其目的是為了幫助企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的管理人員更清楚了了解自身的實際運行情況,并針對性開展有效地管理控制。而且,內部審計還與外部審計相互配合并且互為補充,這也是現代審計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實際運行中,只有健全企業內部審計的制度,才能夠為外部審計工作提供準確、詳實、值得信賴的數據資料,從而減少外部審計的工作量。目前,在我國,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政府審計)、社會審計(事務所審計、獨立審計)并列為三大類審計,成為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內部經濟管理控制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并被作為國家審計的基礎,納入審計監督體系當中。
二、國企轉型發展簡述
國企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貢獻了極大的力量。但由于很多國企,在發展長期受到政府的特殊“關照”,導致這些國企缺乏市場競爭力與創新精神。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從1994年以來,我國正式開始執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化,這時的市場化經濟對國企的經營運行產生了極大影響。為了更好地應對市場化競爭的需求,我國政府對國企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國企重組與上市。客觀地講,這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國企經營的機制。國企的困難依然存在,仍然是政府財政支出的“黑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步入發展的新常態,為了適應公共財政體制建立和發展的要求,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同時,中央辦公廳也印發了《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標志著我國國企改革逐漸進入到縱深推進的深水區。
三、內部審計在國企高質量轉型發展中的功能定位
在國企傳統的審計工作中,內部審工作主要是以國家審計的標準來執行國家審計對于國企監督的職能,只審查相關國企經濟活動是否合規與合法。隨著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當前的國企改革中,要想運用內部審計工作促進國企的高質量轉型發展,還必須準確定位其在國企高質量轉型發展中的功能。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發布了《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并有如下解釋:所謂內部審計指的是組織內部的評價活動,且活動是客觀、獨立的,對經營活動、內部控制的合適、適當性等進行審核,以此促進組織能更好實現目標。從這里可看出,內部審計基本的職能是進行監督和評價,具有較高的層次和一定的獨立性。在當前國企轉型發展進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內部審計工作應是監督國有資產不流失,評價國企產業升級和結構改革是否完善以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否實現,因此,內部審計工作的定位應是國企轉型發展的監督者和評價者。
此外,內部審計基本的特征是內向服務性,只對國企內部進行,為外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因此,還必須提高對內部審計成果的利用。在實際操作中,針對國企轉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內部審計人員應從體制、機制方面尋找規律,探究原因,從而完善制度,健全機制,為過去的高質量轉型發展建言獻策,充當其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參謀”。
四、內部審計在國企高質量轉型發展中的作用分析
要想實現國企的高質量轉型發展,不能僅僅采用事后審計的方式,還必須開展事前審計、事中監督和事后評價。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作用,促進國企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1.事前內部審計的作用分析
事前審計是在國企進行轉型發展之前的內部審計,這一階段的審計工作主要具有如下的作用:
第一,為國企的高質量轉型發展收集資料。目前,我國社會經濟已經步入到發展的新常態,由過去的高速度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作為國民經濟中流砥柱的國企,必須及時轉變自身的發展方式,優化自身的經濟結構,并及時轉換自身增長的動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助推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不斷增強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創新力與國際競爭力。而通過內部審計工作,能幫助相關國企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發展環境,動態掌握當前形勢下企業各部門的變化,并及時掌握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同時,通過內部審計,還能真實掌握企業自身的資產、負債及損益狀況,對企業未來的發展進行準確的評估,這樣才能為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通過全面、準確地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對企業轉型發展方案進行評價,評價轉型發展方案是否符合國家相關的規范和標準,并預判該方案實施后能否達到預定的效果,從而幫助企業科學選擇轉型發展的道路,避免盲目跟風導致轉型發展的失敗。
2.事中內部審計的作用分析
事中內部審計工作是對國企轉型發展的過程進行全程的監督和審計。在國企實施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內部審計工作,能保障相關國企轉型發展過程的順利進行,保證國有資產的完整和安全,避免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其具體作用如下:
第一,保證國企轉型發展的順利進行。在實際生活中,隨著信息的實效性以及成本效益性的變化,制定的方案在執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新問題和新情況,如果不及時更新優化方案,仍然按照原本的方案進行,難免會出現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從而影響到國企轉型發展的質量和效率。而通過開展事中內部審計工作,及時發現轉型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并及時反饋給國企管理者,及時制定有效地應對策略,修改發展方案,使其更適應形勢的變化,從而有效確保國企轉型發展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是并列的三大類審計。在國企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將這三大類審計相結合,能及時發現相關國企在結構型和產業升級過程中是否存在違規操作的行為,從而有效防范在國企轉型發展過程中國有資產的流失,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3.事后內部審計的作用分析
國企轉型發展最終的目的就是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新常態的發展需求,彌補我國市場方面的缺陷,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的國有經濟基礎,并發揮出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促進國企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的雙豐收。而內部普審計工作對其轉型發展的評價在這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如下:
第一,構造完善的評價體系,衡量國企轉型發展的效益。目前,我國的國企改革已經推進向縱深發展,完全進入到改革的深水區。在國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后,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必須對該國企自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進行全面的評價,從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因此,內部審計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在國企內部構造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用以對該國企轉型發展前后各項工作指標的變化進行全面的總結評價,這種評價既包括企業的經濟效益評價,也包括社會效益評價。目前,我國的國有大型企業暫時處于盈利狀態,但國有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總體處于虧損狀態,通過轉型發展,并進行全面、細致的評價,能有效實現這些虧損國企經濟效益的提升,同時還能更好地評價國企轉型后的社會效益是否實現,從而更好地促進國企的健康發展。
第二,逐步完善國企的治理機制。隨著國企逐漸轉變自身的發展方式,優化自身的經濟結構,并轉換自身的增長動力,國企在國民經濟發展建設以及人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形勢下,內部審計工作作為我國三大類審計之一,其審計的目標也由傳統單純以績效審計為主,逐漸轉變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近期規劃與可持續發展相互支持、企業局部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相互協調的審計整合機制。這樣的轉變,能促進國企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治理機制,及時發現自身在經營中存在的不足及潛藏的問題,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逐步完善自身的治理機制,確保自身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步入到發展的新常態,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作為國民經濟中流砥柱的國企,必須有效利用內部審計工作,及時轉變自身的發展方式,優化自身的經濟結構,并及時轉換自身增長的動力,這樣才能實現自身的高質量轉型發展,確保自身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實現,從而更好地助推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不斷增強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創新力與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佳陽.淺議國企深化改革進程中內部審計的變革[J].財會學習,2019,(02):110~110.
[2]母海軍.如何提升國企內部審計效果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8,(14):17~17.
[3]楊文戈.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8,(24):8~8.
[4]吳玉芳.關于內部審計對國企價值增值的作用及影響[J].納稅,2018,12(26):176+179.
[5]寧雪.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探究[J].中國商論,2017,(29):108~109.
[6]宋鈞.淺析內部審計在國企風險管理中的責任與作用[J].經營管理者,2017,(09):34~34.
作者簡介:
牛四剛,供職于淮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監察審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