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
在頭部主播光環的加持下,5月的夢潔股份上演了一出直播造富“神話”,在9天里錄得8個漲停,5月8日至5月21日累計上漲幅度高達124.13%,市值從32.78億元一度拉升至77.32億元,吹升45億市值。
盡管躁動的市場表現引來了監管部門的問詢函,卻依然沒澆滅投機者的熱情。可公司董監高等大股東高位套現近億元的操作卻讓風向卻急轉直下,夢潔股價閃崩,砸到跌停板上。這時人們才驚覺:所謂的直播網紅概念股,不過是一場“擊鼓傳花”、散戶買單接盤的資本游戲。
頭部主播的高光可以暫時給業績“液化磨皮”,但無法改變企業的基本盤:夢潔強調“與薇婭的合作不會對公司主營業務帶來重大影響”,且在對問詢函的回復中披露了這樣一組數字:薇婭與夢潔合作的6次帶貨銷售總額1 281.37萬元,而累計支付傭金為317.46萬元。算下來,平均每場直播銷售214.5萬,傭金卻高達52.91萬元,接近銷售額的1/4。
這組數字徹底暴露了直播帶貨的“虛火”。成本過高的帶貨行為,更像是企業的一種付費推廣。而夢潔的股價之所以能被快速炒熱,除了直播,引起股市異動的還有一個關鍵詞:C2M。
5月18日,薇婭直播間上線了一款夢潔家紡專門為“薇婭的女人”定制的被芯,30分鐘銷售3萬單。老實說,這個成績在薇婭直播間并不見得多優秀。真正引來投資者關注,或者說炒作的,是5月11日雙方簽署的一項戰略協議:夢潔家紡將和薇婭在消費者反饋、產品銷售、薇婭肖像權、公益等方面開展合作。

也就是說,薇婭以后不僅僅要幫夢潔家紡帶貨,更重要的是,薇婭將帶著粉絲的需求和痛點,直接介入夢潔家紡的制作過程中,讓夢潔家紡能更準確地生產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在這樣的合作越來越多之后,薇婭在央視財經《對話》欄目中明確表示:直播間已經真正實現了C2M模式。
不僅僅是薇婭,淘寶另一名頭部主播李佳琦也時常表現出其強大的話語權。
在直播中,李佳琦不止一次提到過,他常參與國貨美妝品牌“花西子”的產品會,甚至有權直接“斃”掉某款產品。在最近的一場直播中,李佳琦表示,大家總和他反饋花西子的一款蜜粉餅原裝的粉撲很難用,于是他直接告知生產方,將其改成了另外一款散粉的粉撲。
自此,我們發現,平日里所熟悉的傳統由生產到銷售的信息流,正經由頭部主播的影響力,開始了反向流動:消費者選出的“人民代表”,嘗試將個性化定制訴求實打實地傳遞給品牌方,實現消費者與品牌方的無縫對接。
于是,暗淡了很久的C2M概念,隱約間呈現出被直播間引爆的態勢。
概念先行,一直是互聯網行業的特征之一,C2M也一樣。
所謂的C2M,意為消費者驅動生產,即利用前端收集到的消費者偏好數據,采用定制化的思維生產消費者喜好的產品,并用盡量短的路徑將產品直達消費者。憑借其個性化、零庫存、精細化的特點,曾被視為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擁有重構消費品市場的力量。
C2M模式是對傳統生產到銷售環節的一個逆向改寫,試圖達成客戶與工廠的無縫鏈接,它主要包含兩個要點:
1.逆向數據反饋渠道的通達。客戶能夠提出個性化需求,并且這些訴求能夠直達生產端,左右產品的設計研發;
2.適度的“柔性”供應鏈能力。消費者提出的想法能夠在適度改造生產線的情況下,迅速在下一款產品中被實現,高效的同時,在個性化和低成本間求得平衡。
早在2016年,必要商城就已經提出了C2M的概念,試圖用互聯網思維解決信息不對稱和庫存壓力的問題,消滅供需錯配。但這個形式囿于不成規模的數據收集量和不夠靈活的供應鏈體系,始終難成氣候。
唯一激起一點水花的,就是京東借助在3C產品銷售領域的話語權,讓惠普、戴爾為其定制生產筆記本電腦,在去年“雙11”活動中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7年來,因為生產端和銷售端的分離,C2M始終面臨兩種尷尬:首先是獲得以人為單位的消費者真實消費訴求是個并不輕松的任務;其次,C2M的實現需要對供應環節有著強大的的把控能力,這更難達到。
想真正實現定制,就意味著產品是非標準化的。在小規模定制與標品的批量打造中間,橫亙著一條難以忽視的難題:成本,開模成本、時間成本、品控成本等每一個都制約著這個模式的發展。這所有的一切,都讓C2M始終是聽起來性感迷人,但做起來又步履維艱的一件事。
今年,C2M成為京東、淘寶、拼多多、蘇寧等巨頭攻城略地的重要手段,再次點燃了行業的關注,甚至有點“下沉市場”之爭2.0版本的意思。
在數字新基建、外貿轉內銷、助農扶貧、供給側改革等“賣點”的包裝下,電商平臺以C2M為抓手,開啟了新一輪又一輪的對壘。
今年3月26日,阿里正式推出以C2M商品為核心供給的平臺——“淘寶特價版”App,標語清晰直白:“源頭好貨,產地直發”。加上“超級工廠計劃”和“百億產區計劃”,三者成為淘寶C2M戰略的三大支柱。
京東也不甘落后,今年4月20日,京東旗下“京喜”也宣布采用C2M模式推出產業帶“廠直優品”計劃,把銷售和生產方接在一起;而拼多多也忙著在寧波、青島、東莞等城市發起“圈地運動”,與當地政府機構一起大力發展C2M深度合作。
日前,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遞交給人民代表大會的提案中也倡議,大力發展C2M基地,搭建助農綠色通道。
巨頭入場,給行業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但這些更注重縮短銷售路徑的打法,以低價為主要賣點的戰略有沒有真正貫徹C2M精神?
縮短銷售路徑,并非C2M的唯一訴求,達成消費者驅動型制造才是C2M的內核。當前各家推出的所謂C2M,越來越像是爭取下沉市場份額的工具。事實上,各種特價版App中的商品若仍按大批量、大規模化、流程固定的流水線制造,只不過是通過前端大數據的分析,得出產品的爆款潛質,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批量化生產,這并非柔性生產線的設立,顯然距離真正的C2M還很遠。
其次,各種特價版的打法多少有點為商品去品牌化的傾向,然而在沒有品牌附加值后,廠家的利潤空間勢必進一步縮小,改造柔性生產線的動力還能有多少?
最后,各大電商平臺以其強勢地位,把數據提供給廠家支撐生產,是為小廠家賦能的關鍵舉措;但同時,這也讓生產方與平臺深度綁定,成為大平臺的“貼牌”生產方,在當前各平臺擴展邊界的關鍵時期,價格的控制會進一步榨取廠家的利潤。
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最近幾年,C2M將保持40%以上的增速,2022年C2M產業的規模將跨入萬億元級別。作為一種發展的新思路、產業升級的新工具,C2M無疑具有相當大的想象空間。
今年,電商巨頭紛紛發力C2M,動作不斷,將觸角向上游生產端蔓延,在小小的直播間里,兩者意外地發生了化學反應,碰撞出不小的火花。從夢潔家紡的股價表現中可以看出,敏銳者已經捕捉到這一訊號。
看起來,直播在C2M這件事上,確實有著不小的優勢。主播在海量選品經驗的鍛造下,擁有大量的銷售數據和消費者需求的洞察能力。如果更多主播能像李佳琦和薇婭一樣,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將消費者的痛點傳達給供應鏈體系,這也是一種反向定制,只不過多了“主播”這一個中間商。
另外,主播人格化的產品銷售,讓產品相較各種特價版App上的產品更有吸引力。從這個角度而言,“直播+C2M”是廠家直銷、體驗營銷、數據追溯3點的結合。
不過,直播電商目前依然面臨兩大待解的難題:第一,盡管頭部主播有著強大的話語權和供應鏈把控能力,但依然是以量取勝,其產品本質上依賴的還不是柔性供應鏈打造的產品,畢竟為少數消費者改造供應鏈是個不太劃算的事,充其量只是批量化產品的改進;其次是與當前的頭部主播合作,都需要不少的坑位費和產品銷售傭金,有時還面臨“全網最低價”的門檻,這讓很多品牌不堪重負。
所以,說到底,直播電商也并非C2M落地的最理想范式,只能起到一種錦上添花的作用。我們可以把直播電商中的反向定制視為一種輕C2M的模式,在柔性供應鏈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之前,通過直播電商達到的C2M只能是一種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