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俠
【摘要】最近一段時間,原本我國飛速發展的基礎設施行業遇到了行業發展的瓶頸,出現了運行緊張的狀態,甚至對現階段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些許負面影響,要想盡早脫離這一狀態,相關企業需要對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加以重視,且加大管理力度,從而使工程項目建設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經濟收益。本文簡要介紹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且針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工作提出了些許改進措施,以期為我國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提供新的思路,且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項目管理;基礎設施建設;改進措施
就我國現階段而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步伐不斷加快,相關城建部門也越發重視起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要想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進一步獲取更好的整體效果,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對于我國現階段的城市基礎設施而言,雖然建立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系統,但該系統尚存在較多不足。在實際進行管理工作時,會有諸多問題出現,因此,相關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策略,并采取措施解決所暴露出的問題,且將其用于系統的進一步提高與完善。在此基礎上完善后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系統,可為日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保障。
1、城市基礎設施
1.1概念介紹
所謂城市基礎設施,是指某一城市在其實際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所需要配備的社會基礎建設和工程基礎建設,這二者缺一不可。我們常見的能源系統,地下排水系統以及交通系統等都囊括在工程基礎建設的范圍內。而日常生活所必須接觸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以及金融保險等都屬于社會基礎建設的覆蓋范圍。但現階段,日常群眾所說的城市基礎設施均是過程性基礎建設。
1.2自身特點
就現階段的城市基礎設施而言,有基本特性和效益特性兩大主要方面,效益特性不僅僅局限于經濟效益,也存在社會效益,社會效益的提高也可有利于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對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來說,政府部門的存在是其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由此不難看出,對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而言,該項工作有著極為社會化的性質,因此,該項工作進行的主要目的在于自身社會效益的提高。除此以外,城市基礎設施的基本特性則可以分為基礎性和壟斷性這兩大方面。
1.3作用所在
十五大會議中,我國提出了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其中要在2050年將我國建立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對于任意一個發達國家來說,工業化發展是其不斷前進的動力和目標,而基礎設施建設則是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幾千年進程中,城市是發達的象征。社會需要不斷的發展,而在城市中則有著實現社會發展所需的必需因素,同時在城市中也普遍存在著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大量的區域勞動力,而上述因素能夠對一個城市的發展和進步起到極好的促進效果。
2、加強項目管理工作的必要舉措
2.1對資源利用率加強把控,集中力量突圍
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所有企業的發展都會迎來新的機遇,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企業需要加快工程建設速度且提高項目建設質量。由此可見,相關企業需要在市場范圍內盡量,為自身資源進行整合,并且加以合理的配置,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發展。在當前的市場中,企業不僅僅需要設備,物資以及資源等,還需要有更好的技術,更多的信息以及更加優秀的人才。因此相關企業在制定戰略決策時,一定要落實“知識化競爭,高層次公關,精兵強將干活”的理念。同時,企業要想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占有率,還需要利用先進的科學知識,對現有的施工技術進行更新和鞏固,提高項目之施工質量,進而帶來較好的企業名望。此外企業還需將其經營成果盡可能的進行拓寬,從而,改變自己的經營格局。
要想實現提高,必須要集中資源,重點突擊,不能墨守成規,也不可坐以待斃。對于企業而言也是如此,若想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則需將自身優勢資源集中起來,提高自身建設效率,是工程期限縮短,進而促使整體的循環速度加快。原本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拖延時間或平均資源等已經需要淘汰的習慣要及時摒棄,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從而為企業的發展贏得時間,占據主動。
2.2建立高效的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管理體系
企業在進行管理模式設定時,需要嚴格遵循以下三個原則:1.高效精干,適度均衡,對于管理工作而言,不能存在責任死角以及無法涉及的真空地帶,對于企業的人員裁減和機構壓縮,實現一專多能是理想的狀態。2.鏈條清晰。建立指揮系統時,需要做到權責分明,統一協調。如此則可防止企業內部出現工作重疊和各部門踢皮球的現象。如此一來,所設定的項目目標則能夠得到全面的落實。3.遵循市場中員工選擇就業的原則。將技能和崗位結合起來安排,對新入職員工,加強基礎能力培訓,且遵循市場的需求安排工作,不能壓榨員工的放假或休息時間,也不能因為員工有專業不對口的情況,就實行包工干活。
2.3營造良好且優質的戰略氛圍
對于企業的戰略決策而言,其最終姿態必然是高起點,高建設速度,且做到低成本,高效益。
對于企業來說,需要減少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資源的浪費,從點滴做起,精細劃分,從而最大程度縮減工程成本,間接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提高。同時需要在嚴格遵循ISO9000的基礎上,給產品質量加強管控力度,為新員工進行必要的培訓技術交接等安排專人進行成品保護,文件記錄以及質量三檢操作,通過制度進行管理工作的加強嚴格實現標準化作業,入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較好的聲譽,進而擴大市場份額。
此外,企業需要對其單位面積產量進行最大限度的提高,重視質和量兩者,不可在過分追求量的同時,忽視質的重要性,質與量相結合,讓企業受到客戶青睞,增加訂單,則可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較大提升。
同時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時間,做好爭分奪秒的準備。一旦中標,則需要緊急召集隊伍進行周密的安排部署,并且做好資源調配工作,對先進的科學技術加以利用,在配以合理的組織安排工作,能夠將實際工程項目建設的速度提高到一個較好的水平,幫助企業收獲預期的經濟效益。且在此基礎上,是企業實現時間、工期、市場和效益的“四強”。
結語:
企業要想實現其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就必須要做好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后者對前者有著極大的影響。從實踐經驗來看,后者這一工作極為細致,囊括了多個方面的內容,要想做到全面提升管理效率,才能保證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且做到高質量完成。
參考文獻:
[1]劉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項目管理[J].建材與裝飾,2020,(1):189-190.
[2]胡總,王琨.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PPP模式選擇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8):54-56. DOI:10.3969/j.issn.1672-190X.2019.18.022.
[3]羅俊.PPP模式下建設項目管理的相關問題分析[J].中國標準化,2018,(22):86-87. DOI:10.3969/j.issn.1002-5944.2018.22.062.
[4]花紅銳.市政工程設施對城市管理影響的研究[J].建筑與裝飾,2018,(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