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些需要到客戶區域出差的工作就無法安排,于是,我們對部分業務人員打算安排年休假,沒想到該部門負責人卻帶頭反對,說沒有辦法休年假,因為客戶時常還是會打電話過來咨詢,因此,公司應當安排他們在家辦公。我們覺得該部門有無理取鬧的可能,這種情況下該如何處理?
一般來說,業務部門領導是最了解業務進展的人,人力資源部和管理層應該認真考慮該部門領導所說的情況是否真實存在,評估是否有安排員工在家辦公的必要性。如果確無必要,純屬員工一方為了不犧牲年休假天數而編造的說辭,那么可以不予考慮。
盡管在疫情期間,政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安排員工通過電話、網絡等靈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來完成工作任務,但是,對于非因確診患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而處于隔離狀態的員工,政府同樣也鼓勵企業與員工協商,采取休年假或休事假的方式處理隔離期的待遇問題。
對于年休假的問題,若企業和員工進行協商后仍無法達成一致,我們認為,企業可以繼續安排,無需一定要征得員工的同意。因為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安排年休假。也就是說,企業可以考慮員工的個人意愿,但最終的決定權仍然在企業。
綜上所述,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爭議,建議貴司通過郵件、微信等可以取得文字證據的方式,給員工發放年休假安排通知函,如果員工再次口頭提出異議,則應要求員工通過書面方式提出。貴司應當對異議予以回復,回復中可以告知,公司已經考慮過員工提出的問題,也權衡過利弊,仍然認為可以安排員工進行休假。員工若認為相關的工作事宜打擾了個人休息,建議婉轉告知客戶,請求理解,并告知會轉交處理的同事及其聯系方式,或假期結束后予以回復。同時,著重和員工強調按計劃休假,若拒絕休假,應由本人明確提出因個人原因不休年假的說明。

我們公司有一批員工合同在這個月底陸續到期,但是有些人身在湖北,有些尚未脫離強制隔離的觀察,而有些員工雖然已經在返程途中,但根據地方或小區居委會、物業等的規定,也仍舊需要居家隔離,這樣一來,我們想續簽勞動合同或想終止勞動合同,似乎都沒有辦法處理,請問怎么操作比較妥當?
打算續簽的員工相對容易處理,但也不能靜待員工回來再續簽。有些觀點把疫情定義為不可抗力,那么在這種判斷下,公司延遲簽訂相對來說可以免除責任,沒有風險。但按通常意義理解,企業在勞動合同到期前30天就應當就是否續訂合同做出決定,并告知員工,續約狀態下有些城市并不存在一個月的免簽合同過渡期,這樣一來,在員工合同到期后尚未續簽的情況下,公司仍然有可能存在被請求支付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的風險。為了避免風險,建議公司進行如下操作:
●通過微信或電子郵件等方式先告知員工續簽的意向并征詢員工意見,同時要求員工予以明確回復。
●員工回復不同意續簽的,要求員工手寫一份不續簽的通知或辭職信,然后通過貼圖并附上文字的方式發給公司,并要求同時快遞書面文件。當然,雙方也可以就此協商具體的離職日期,并商議離職手續的辦理。
●員工回復同意續簽合同的,公司可以通過郵件貼圖的方式,讓員工了解合同內容,并要求員工于本地打印簽署后回傳,以此完成簽署步驟,然后公司可告知員工正式復崗后再進行補簽并補發紙質文本。
而對于企業擬到期終止合同的,建議企業按照具體情況謹慎處理。
第一,要確認員工是否屬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這三類人員,或員工被隔離是否是因為政府實施的隔離措施或其他緊急措施。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提到,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并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采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對于這幾類員工,公司可以通過微信或電子郵件等方式向員工發放到期終止勞動合同的通知,通知內容包括:一是告知期滿之日已經順延至相關日期;二是順延期屆滿后公司將依法終止勞動合同;三是離職手續及補償金等相關事宜。對于條件不允許的,也可以通過電話錄音的方式予以取證。
第二,對于其他返程人員,確認員工工作所在地是否存在職工看護未成年子女特殊待遇的規定,且員工是否符合相關情形。比如,北京、遼寧等部分省市,都有本地保障這類群體的通知并明確規定,職工看護未成年子女期間,視為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情形,勞動合同到期的,順延至政府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結束。員工符合條件的,按前述操作處理。
第三,如返程人員不存在以上所有情形,則企業可以正常到期終止合同,準備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然后和員工取得聯系,告知其終止決定,并溝通相關的離職手續辦理時間。為避免風險,如果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無法送達通知,建議公司同時郵寄送達到員工確認過的通訊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