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萌 劉艷 曹清清 劉芳
摘 要 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大數據專業人才是高職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的首要目標,本文通過調研與分析給出了當前大數據崗位要求的核心技能,并基于自組織理論給出基于給出提升大數據專業崗位核心技能的策略。
關鍵詞 大數據 崗位核心技能 自組織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23
Abstract Training big data professionals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is the primary goal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gives the core skills required by the current big data post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gives the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o improve the core skills of big data professional posts.
Keywords big data; core skills; self-organization
0 引言
《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指出鼓勵高校設立數據科學和數據工程相關專業,重點培養專業化數據工程師等大數據專業人才。大數據相關人才的短缺是制約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適應社會發展趨勢以及崗位需求,國內高校紛紛開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教育部公布的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到2019年1月截止,共有446所高職院校獲批開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了解大數據行業發展趨勢,把握企業和社會對大數據崗位及大數據人才的需求有助于高職院校更好的培養出符合大數據行業需求的大數據分析、處理與應用的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本文就如何提升高職大數據專業學生崗位核心技能進行研究。
1 高職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崗位核心技能需求及教學實施中出現的問題
1.1 高職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崗位核心技能需求
作為新興專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遵循“以行業需求、崗位要求為導向”的原則,培養出高度契合大數據行業要求的高質量人才。為了深入了解大數據企業、崗位及人才的相關情況,通過編寫網絡爬蟲代碼對前程無憂、獵聘網等招聘網站大數據崗位的相關信息進行抓取,抓取的數據集涉及到全國大數據領域的各類崗位招聘信息,共計10741條。接下來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清洗和過濾,最終的有效數據有4427條。然后再對有效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發現計算機軟硬件、網絡、電信大數據、衛星傳輸等企業占了招聘需求的43.6%,涉及搭建、運維、架構、采集、開發、分析、處理、可視化、測試、客服等多種崗位,根據對大數據工作流程作者將大數據崗位職責分成平臺搭建與運維、數據采集與加工、數據分析與挖掘、數據可視化這四類,具體描述如下:
(1)平臺搭建與運維。主要任務是大數據平臺的搭建、優化、監控、管理和技術支持,涉及的知識技能包括Linux、Hadoop、系統維護、計算機網絡、自動化部署工具(Ansible、Docker)。
(2)數據采集與加工。主要任務是采集數據,對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清洗和加工,涉及的知識技能包括爬蟲技術、網頁基礎、python、數據庫技術(MySQL、MongoDB、Redis)、spark、Scala、MapReduce、Hive、Excel。
(3)數據分析與挖掘。主要任務是根據業務需求對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出有用的價值,為領導提供決策和建議,學歷一般要求本科。涉及的知識技能包括python、數據建模、數據挖掘、數據庫、分布式處理、機器學習等。
(4)數據可視化。主要任務是數據可視化和項目開發,涉及的知識技能包括Web開發框架(包括python和Java兩條線)、前端框架(React、Vue)、Javascript、可視化工具(node.js、echarts、Tableau、powerBI)工具。
1.2 高職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教學實施中出現的問題
(1)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現有的教學都是遵循“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大部分教學模式都采取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課中解決問題內化知識,課后鞏固加強的翻轉課堂,并設計大量教學活動讓學生參與。但是相對于本科學生而言,高職的學生過于依賴教師,需要遵循老師發布的教學流程及任務來學習,學習行為也僅僅局限于課堂和不得不在課前完成的任務上,求知欲望不夠強烈,主觀學習和創新意識不強。
(2)課程與課程之間交叉過少。現有的課程與課程之間還是相對獨立的,學生的學習基本還處在淺層的知識學習上,針對實際問題不能和已學的課程知識進行有效銜接,理論和企業實踐嚴重脫節,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較差,綜合能力不強,崗位核心技能很難得到提升。
2 高職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崗位核心技能提升策略
我院的大數據技術與應用人才培養的目標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包括團隊合作、責任感、學習能力等;二是著重培養學生的崗位核心技能,能夠熟練掌握java和python編程技術以及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技術。結合近年來我院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和先進經驗,選取競賽獲獎學生群體為實驗對象,他們首先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其次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認知能力水平相對普通學生強一些。本文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自組織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崗位核心技能:
(1)基于自組織理論設計學習資源。隨著信息化教學的推進,碎片化、顆粒化的資源海量涌現,在現有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教學資源庫中構建一個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崗位核心技能案例資源子平臺,該平臺提供的案例由行業專家、企業技術人員和校內教師共同制定,這些案例基本囊括了大數據崗位應該具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核心技能,并將其設計成具有啟發性和挑戰性與參與性的項目,給出參考資料和學習途徑,讓學習者課后思考和研究,引導學習者主動學習,最終達到通過自組織學習來提升崗位核心技能的目的。此外,資源平臺還需每年和企業進行對接,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斷更新內容,讓學生能夠了解大數據專業崗位核心技能的前沿需求。
(2)基于自組織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課堂實施的過程中引入企業實際生產案例,將其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靈活性較高的任務發布,為了完成任務,學生主動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目標、內容和學習工具,激發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學生根據需求和學習能力自主形成興趣小組,根據自身知識結構和小組成員相互討論與交流,發生思維火花的碰撞,發揮各自的有點,激發求知欲與好奇心,以及主動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有了學習的動力,再以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崗位核心技能案例資源平臺中的案例和課程資源為參考,通過各種途徑自行搜索與篩選有用的學習資源,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重組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對學習計劃和進度不斷調整,從而達到更高層次的平衡態。
3 實施效果
以大三大數據專業(方向)參與技能競賽的10位學生和30位普通學生為實驗對象,通過發布考核任務的形式讓競賽學生進行自組織學習,并在暑假送他們去企業進行實習與強化,普通學生則根據上課進程學習。通過一個半學期的學習對比發現競賽學生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大數據崗位核心技能,他們通過在實踐中實現自我組織、自主實踐和團隊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繼續更深層次的學習,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形成自組織學習的良性循環;普通學生則在學習時長、學習興趣、團隊合作能力、崗位核心技能提升程度和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都相對較弱,如表1所示。
4 結語
本文首先通過爬蟲技術分析出了當前大數據崗位要求學生應具備的崗位知識技能,然后分析了當前高職大數據專業學生在提升崗位核心技能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基于自組織理論設計學習資源和基于自組織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兩種思路來提升學生的崗位核心技能。本文所針對的研究只實施在拔尖學生身上,下一步將繼續推廣到大數據專業的所有學生。
本論文的研究來源于湖南廣播電視大學一般課題研究成果:“基于自組織理論的高職大數據專業學生崗位核心技能提升策略研究” 課題批準號:XDK2019-C-24
參考文獻
[1] 孫慧,劉春霞,孫傳遠.開放大學《運營管理》課程學習資源的設計——基于自組織理論的視角[J].職教論壇,2015(15):47-52.
[2] 饒緒黎,趙佳旭,陳志德.基于互聯網數據的大數據人才需求調研及培養思考[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