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璐璐
摘? ? 要: 紅色旅游,主要指圍繞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以紅色旅游資源為載體,開展目的性旅游活動。紅色旅游,不僅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更是傳承紅色文化的創新方式、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紅色文化認同教育的重要載體。紅色旅游注重寓教于樂,在潛移默化中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紅色文化認同教育,其意義與價值,有別于其他紅色文化認同教育方式。
關鍵詞: 紅色旅游? ? 大學生? ? 紅色文化認同
一、紅色旅游的概念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人們對旅游的認識不斷加深,并且有越來越多的人進行旅游活動。旅游雖然作為一種經濟活動,但具有深刻的政治意義。許多國家都把民族革命時期的革命文化遺址作為旅游資源,并加以保護和開發,使游客可以游覽。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近三十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革命文化遺跡。近年來,紅色旅游開始受到國家的重視,紅色旅游資源得到了一定保護和開發。
2004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將“紅色旅游”的概念界定為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以上定義確定“紅色旅游”是一種以教育和學習為基本內涵的文化旅游模式,教育和學習內容核心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中形成的物質遺產和精神文化。隨著“十三五”規劃的提出,紅色旅游發展規劃進入了新的階段?!?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不斷強化紅色旅游的精神教育作用。紅色旅游中蘊含的紅色革命精神,珍藏的歷史文化資料,是當代青年人日常接觸不到的,卻是增強民族愛國情懷、實現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尤其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加深愛國主義情懷,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中國社會主義新時代下,紅色旅游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更顯重要意義。
紅色旅游是將革命遺址與旅游兩者結合,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厚重家國情懷,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傳承發揚紅色文化。紅色旅游大多數以革命戰爭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所形成的歷史遺跡為主要場所,游客通過游覽紅色旅游景區,深受紅色精神的感染,正是傳承紅色文化、開展紅色文化認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紅色旅游在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教育中的重要性
繼承并發揚先輩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精神品質是中華民族長期以來秉承的美德。紅色文化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形成并保留下來的優秀革命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開展紅色文化認同教育,傳承紅色文化,是當代每一位大學生的必修課。學習紅色文化,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學生抵御不良思潮、封建思想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素質,了解黨和國家的歷史,樹立文化自信,是當代大學生學習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
紅色旅游不僅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是當代大學生開展紅色文化認同教育的有效平臺。寓教于樂不僅是一種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創新,更具靈活性與有效性。通過紅色旅游能更好地推動大學生認識、理解紅色文化,并潛移默化地接受紅色文化教育,提高對紅色文化的認同。
(一)教育性
紅色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在旅游過程中學習歷史知識、體驗紅色精神。在參觀革命遺跡的過程中,感受革命先輩矢志報國的理想信念,了解他們吃苦耐勞的光榮傳統,學習他們為國為民的道德情操。
教學與游樂相結合已成為當今教育學習的一種新方式?,F在,越來越多的高校組織大學生參觀紅色景區,把景區作為紅色文化認同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課堂。參觀紅色旅游景區,講解人員對景區的遺址及背后的人物事跡進行細致生動的講解,能使學生對革命歷史事件有更透徹的了解,對英雄人物有更深刻的記憶。紅色旅游作為一種嶄新且獨特的學習方式,將旅游作為手段,把學習與旅游互相聯系。這種將靜態學習轉化為動態學習與靜態學習相結合的學習過程,將教科書的文字變成實物、實景,抑或解說員的話語,并用視聽和革命遺留物向學生講述革命過程,通過旅游教學和娛樂活動,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先輩們所樹立的理想信念,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二)參與性
紅色旅游改變了以往的紅色文化認同教育方式,受教育者從被動地、靜態地傾聽走向動態地、自主性地觀摩與學習。在紅色旅游的過程中,學生們走入革命現場,通過實物觀看、事跡講解、情景模擬等方式感受先輩在艱難處境中的堅韌。在紅色旅游景區聆聽革命故事,瞻仰紅色遺址,使當代大學生更直接地感受到革命前輩的抗戰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近年來,將紅色旅游景區作為高校紅色文化認同教育場地的比例正在不斷增加。這一趨勢表明,紅色旅游作為一種實踐性的教育形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如今,許多革命景點逐漸通過開展體驗活動,提高受教育者的積極性。比如,在一些場館,組織人們在吃放前唱紅歌,并進行“光盤”行動,稱之為“吃紅軍飯”;穿上紅軍穿的衣服,一起參觀抗戰英雄雕像,演繹紅軍革命事跡。在這種充滿愛國主義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氛圍中,受教育者往往會不自覺地深受其感染。
(三)生動性
紅色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活動,雖然主要內容與其他旅游活動略有所不同,但紅色旅游與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動有著共同特點,即生動性。在紅色旅游活動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參觀偉人們居住的房屋,了解革命先輩的生活狀態;也可以親眼看見重大事件發生的場地遺址,感受事件發生時的驚心動魄;還可以走入記載革命事跡的革命紀念館,學習傳承下來的革命精神。如杭州的筧橋抗戰紀念館,那里有很多模型、實物,能生動反映革命戰爭的艱辛,從而得到陶冶情操。
在紅色旅游景區,當代大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那些單調文字轉化而來的聲音、圖像和模型。紅色旅游不僅不會讓學生感到無聊,反而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還可以使書中那些無聲無色的文字變得鮮活起來?,F如今,許多景區和場館紛紛引入VR技術,營造真實的革命人物與革命現場,把中國共產黨曾經的艱難歲月與光輝歷史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如身臨其境般感受革命戰爭時代的殘酷,體驗英雄人物堅定不移的愛國心,強化民族認同感。同時,籌辦紅色故事會、紅軍小學堂等活動。比如,在建軍節,聽老革命者講述革命故事,傾聽他們在部隊戰斗和生活的經歷,以及他們所佩戴的勛章的來歷等,往往會使英雄的形象更加鮮活。此外,一些圖片展示和革命紀念物的展出也增強了紅色旅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
三、紅色旅游在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教育中的主要價值
在紅色文化認同教育過程中,紅色旅游這種教育模式受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高度評價。在整個旅游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可以學習革命先輩們為今天的自由而戰的英勇事跡,豐富歷史知識,還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紅軍不向敵人低頭的英雄精神,鞏固政治信仰與理想信念。因此,紅色旅游在當代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教育的應用中包含多重價值。
(一)傳承價值
紅色旅游是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教育的新途徑,也是傳承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與理想信念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紅色旅游,引導當代大學生把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傳承、發揚,牢記輝煌強大的祖國背后是無數革命者奮斗拼搏而來的,做到不忘本、不忘根。在當今快節奏、網絡化的社會,部分大學生沉溺于網絡世界,容易受到各種不良文化的侵蝕。紅色旅游可以給予參加的大學生精神震撼,學習不怕苦不怕難的革命精神,傳承黨的優良作風。紅色旅游的傳承價值包含在紅色旅游景區的每一個角落,貫穿紅色旅游的全過程。也就是說,在紅色旅游過程中,處處都有傳承。在當代社會發展的文化背景下,紅色旅游作為對大學生進行紅色文化認同教育的一種方式,具有獨特的傳承價值。紅色旅游以實地、實景吸引著當代大學生前來參觀游覽,而且能引導當代大學生正確認識革命精神、紅色文化,扭轉其對紅色文化的錯誤認知,自覺繼承并發揚紅色文化,傳播革命精神。當代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參加旅游活動,欣賞英雄事跡,體驗革命過程,是升華學生思想的有效途徑。
(二)導向價值
紅色旅游導向價值是指經過紅色文化教育者和紅色旅游各部門管理者的設計和開發,通過紅色資源展示紅色精神,把旅游者的思想和實踐行為引向社會需求的方向,達到教育目的,即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愛國精神。
紅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鮮明的紅色主題。在發展與建設過程中,要明確紅色旅游的教育目的,即利用紅色旅游的優勢,發揮紅色文化認同的教育功能,讓當代大學生通過參觀紅色景觀、瞻仰紅色遺跡、了解英雄事跡,深刻理解革命先輩的偉大奉獻,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其次,通過紅色旅游,參與各種紅色活動,再加上紅色景區講解員的娓娓講解,生動形象,更有助于當代大學生迅速接受思想洗禮,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鼓舞。
(三)激勵價值
當前,當代大學生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不可避免會遇到困難和失敗。通過紅色旅游可以提供一種快速有效的方式激勵大學生成長成才。即通過革命場景的再現、氛圍環境的營造和事跡的講解,激發當代大學生的士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當他們看到艱苦卓絕的革命道路,了解中國共產黨在抗戰過程中遭受艱辛歷史時,會把自己的處境與當時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處境相比較,感受到革命先烈為國奮戰的英勇與決然,也能深層次地領悟成功的喜悅與欣慰,從而意識到遇到的困難只是杯水車薪,在前人的拼搏精神鼓舞下,鼓起勇氣直面困難。另外,體驗紅色旅游,可以促進當代大學生了解中國革命、建設、發展的歷史,漫長又曲折,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不懈,從錯誤與失敗中總結經驗,從實踐與借鑒中檢驗真理。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前進發展道路,增強信心,堅持不懈追求人生價值,同時強化民族自豪感,為民族發展、社會進步、祖國繁榮貢獻力量,并成為他們進步的不竭動力。
四、結語
通過紅色旅游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紅色文化認同教育,不僅有助于當代大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勇當時代使命,而且有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事實上,民族歷史旅游教育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一項制度。例如,德國一些州要求當地中小學定期組織學生參觀歷史遺跡,以此進行歷史教育。開展紅色旅游活動不僅是當代大學生認同紅色文化的重要途徑,未來也將會逐步成為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團、工會等組織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吳光林.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6.
[2]周宿峰.紅色文化基本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3]安睿穎.文化自信視域下的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教育[J].文教資料,2019(22):63-64.
[4]吳佳麗.當代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7.
[5]趙金飛.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應用[J].嘉興學院學報,2012,24(05):113-118.
[6]王浩.高職生文化認同教育中江蘇紅色文化的價值及應用[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8,35(01):63-66.
基金項目:2019年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新進教職工專項課題“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教育中紅色旅游的價值與應用”(2019XJZD03)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