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雪
(萊西市人民醫院手術室,山東 萊西)
普外科患者多需采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因為其對治療效果、預后水平等存在擔憂,容易產生焦慮情緒,所以術前睡眠質量相對較差[1-3]。而患者術前的休息狀態能夠對其手術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促使患者術前的睡眠質量得到提升,以切實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水平[4,5]。本次研究將120 例行手術治療的普外科患者設為研究對象,分組并分別護理,對比護理效果。
研究對象為行手術治療的普外科患者,共計120 例,入院時間為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按照患者入院時間先后進行分組處理。實驗組共60 例患者,男患者人數共為34例,女患者共有26 例,年齡(41.4±14.5)歲,其中年齡最小的為25 歲,最大年齡為72 歲;對照組共60 例患者,男患者人數35 例,女患者人數25 例,年齡(41.1±14.2)歲,最小年齡24 歲,最大年齡73 歲。各方面一般資料組間對比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同意,且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過程、可能導致的結果均知情、同意,簽署同意書。
1.2.1 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等。
1.2.2 實驗組患者護理方法
給予實驗組患者應用優質護理措施,方法如下:
1.2.2.1 入院時護理
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及時迎接患者,積極主動向患者介紹病區環境,幫助患者完善住院登記,為患者準備好床上用品,并將患者送至病房;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心理狀態等進行全面了解;及時為急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與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注意對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行建立和維護,以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6-8]。
1.2.2.2 手術前護理
為患者行手術治療以前,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疏導,同時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對正確的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9,10]。將術前準備、術中各環節的過程詳細告知患者,以打消患者的疑慮和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給予患者相應的鼓勵,促使患者建立起對于治療的信心,從而提升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依從性[11-13]。
本次研究中,將兩組患者護理前后AIS 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評分作為觀察指標開展組間對比工作。
對SPSS20.0 進行應用,以對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將P<0.05 作為判定進行對比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各項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進行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在睡眠延遲、夜間睡眠中斷、總睡眠時間、綜合睡眠質量、早睡、日間情緒影響、功能影響、日間睡眠意識各方面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多數患者對于手術具有較為強烈的陌生感和恐懼感,所以在術前易出現多種不良情緒,進而對患者的術前睡眠質量產生嚴重影響[14,15]。若患者術前睡眠治療較差,術前機體狀態則會受到嚴重影響,從而不利于患者手術質量的提升,由此,采用相應措施促使患者的術前睡眠質量得到提升具有重要意義[16-19]。本次研究中給予實驗組患者應用優質護理措施,給予患者切實的心理疏導,強化患者對于自身情況的認識,提升患者在治療和護理工作中的依從性,從而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及預后水平[20-22]。
本次研究顯示,進行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在睡眠延遲、夜間睡眠中斷、總睡眠時間、綜合睡眠質量、早睡、日間情緒影響、功能影響、日間睡眠意識各方面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AIS 量表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AIS 量表評分對比分)
項目 護理后實驗組 對照組(n=60)睡眠延遲 2.431.81±0.14夜間睡眠中斷 2.48±0.20 2.47±0.22 1.32±0.10 1.85±0.17總睡眠時間 2.56±0.27 2.57±0.25 1.28±0.09 1.78±0.15綜合睡眠質量 2.37±0.19 2.36±0.21 1.18±0.12 1.69±0.19早睡 2.34±0.16 2.33±0.17 1.27±0.12 1.73±0.15日間情緒影響 2.51±0.16 2.50±0.17 1.24±0.10 1.65±0.13功能影響 2.58±0.18 2.56±0.19 1.03±0.06 1.57±0.09日間睡眠意識 2.59±0.25 2.60±0.24 1.26±0.18 1.73±0.15
綜上,將優質護理應用于普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AIS 量表各項睡眠質量評價指標的評分,有利于促使患者的術前睡眠質量得到改善[23,24],進而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水平,可見優質護理能夠對患者的術前睡眠質量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