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娟

獲悉高考成績后,女兒開心地笑了,露出可愛的小虎牙。現在想來,一切都是美好。
“還行,年級第五,班級第二。”女兒的回答云淡風輕。
“不錯哦,厲害!”老公豎起了大拇指。
“非常好。不容易!”我滿心歡喜。重點高中競爭激烈,一模考試的分數這樣高,女兒有望讀好大學。
“這次考得好,下次可不一定哦。”女兒嘻嘻笑著,揚揚眉,把一小塊哈密瓜丟進嘴里。
老公輕撫她的頭:“不會的,老爸相信你。”
“不必多想,盡力而為。”我快人快語。
“好吧,我爭取……”女兒手一揮洗漱去了。
日子翻飛,一個月后二模,女兒不幸言中,成績竟降了30多分。我心一沉,高考在即,就怕女兒一蹶不振,失了斗志。
女兒故作輕松,笑著調侃:“上回好,這回爛,我說不一定吧。”老公很淡定:“沒事,這回考砸下回考好,這叫有失有得。”我脫口而出:“月有陰晴圓缺,分有高低起伏,此乃常態。”女兒默默吃完水果進房間了。顯然,她是有壓力的。當晚,我和老公達成共識:一定要幫女兒減壓。
要讓孩子不焦慮,父母首先不能焦慮。為了犒勞辛苦學習的女兒,老公天天盤算著去哪買新鮮魚肉時令果蔬,我則煮炒蒸不亦樂乎。每晚九點半女兒夜自修回家,我家時常上演這樣一幕:三人圍坐在桌旁,女兒吃著夜宵,和我們聊聊校園瑣事、社會新聞、流行新曲、熱映影片、體育賽事……一番談天說地,化解了白日的疲累,掃除了學習工作的煩憂。
高考固然重要,但弦不可繃太緊,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好心情才有好效率。為了緩解女兒的學習壓力,我會請她欣賞我的“十字繡”,讓她給陽臺上的花澆水,我們一起看綜藝節目……
稱職的家長關注學習過程而不僅是結果。得知二模成績后,我第一時間和班主任交流,了解到女兒前階段在校真實的學習狀態——不夠靜心。又從數學老師那兒了解到試卷其實難度和一模相當,但她失誤較多。了解情況后,我并不去指責叨擾她,我相信她會“吃一塹,長一智”。于是,我不動聲色靜觀,感覺女兒的表現頗令人滿意,還像以前一樣做題看書,有條不紊。隔了一周,我又和班主任聯系,他反饋說女兒狀態不錯,數學老師也夸她近階段做題準確率高。我竊喜,女兒并沒有因一次考試失誤而失去信心,心態還是比較穩的。
某個周日晚上,女兒完成學習任務后,戴著耳麥聽得搖頭晃腦。我湊上去,她塞給我一個耳麥。我直呼“好聽”,夸她會選歌,也夸她懂得勞逸結合,順便問她最近累不累,作業多不多,隨即很自然地聊起二模成績。一番和風細雨的交流,理性分析了得失,找出了問題所在——太想考好有點急于求成。之后,像打開了話匣,我們聊了很多。我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驗:但問耕耘,不問收獲。只要全力以赴,一定會有不錯的結果。女兒一臉淡定:“我就把高考當平常考,爭取會的全對,不留遺憾。”
陪讀是一場修行,父母要擺正心態,不要老想著“倒計時”,對學習不可過多干預、過度關注。尤其面對孩子成績,父母更要做到心態平和。如果成績一有回落就怒形于色或憂心忡忡,這份焦慮會讓孩子壓力山大。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把負面情緒及時清零,一旦有沖突,要學會傾聽,有話好好說,千萬不要吼娃到“心梗”,成為孩子眼中的“怪獸家長”。
后來女兒被北京一所211高校錄取,實現了她人生的第一個小目標。猶記得獲悉高考成績后,女兒開心地笑了,露出可愛的小虎牙。現在想來,一切都是美好。
家有考生,鮮活的故事正在各家上演。高考是莘莘學子人生旅途中的一場大考,爸媽不僅要為他鼓勁,更要為他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