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麗敏
(福建省建甌實驗小學 福建 南平 353100)
PBL教學模式就是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
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較之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傳授有所區(qū)別,其對問題的探究過程更為關注和重視。在整個教育實施過程中,始終將主線聚焦到問題上,教師將教育教學內容充分融入和滲透相關的問題情境之中,幫助和引導學生在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充分學習到那些潛藏于問題背后的內容和知識,助力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應用其中可以強化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度、參與度、探究性的提升,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激引,該模式不僅注重了學生在問題中的探究和解決過程,而且也注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的教育目標與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下學生培養(yǎng)的目標是高度契合的。通常來講,PBL教學模式包含了三個層面的內容:也就是教師、學生和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情景,而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則是其中的核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不僅要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合,還要有足夠的閃光點和吸引力,能夠實現(xiàn)學生注意力的充分聚焦,幫助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自主探究、交流互動、合作學習中實現(xiàn)知識內容的內化、帶動問題的有效解決。PBL教學模式應用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更為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夠更加深入透徹地進行實際問題的理解與解決。其基本的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2.1 強化問題情境的有效設置。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中教師僅僅完成了知識的傳遞,對學生的認知、思考與應用進行了忽略,而PBL教學模式要求教學要聚焦到真實問題情境的解決上,借助小組的自主交流和合作探究,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將主線和焦點聚焦到問題上,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載體,強化學生綜合思維和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PBL教學模式應用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是其中的核心與關鍵,只有設計出具有較強獨到性、個性化、新穎性的問題情境才能夠強化對學生學習探究欲望的激引,幫助和引導學生進入到良好的問題解決過程之中。在問題的設置上要強化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lián)系,借助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去帶動和引導學生,強化學生共鳴的產生、對學習意義和價值的體驗。比如,在《一面五星紅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升國旗儀式視頻短片的播放,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更好地進行體驗和感受,這樣他們就能夠實現(xiàn)文章主題主旨和思想情感全面認知。
2.2 強化探究活動的科學實施。PBL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研究是其中的重要載體,要求以問題作為出發(fā)點,強化自主學習的組織、自主探究的實施,以此助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比如,教師應當組織和引導將閱讀過程中的生疏點、疑點、難點等問題標注出來,讓他們帶著思考、帶著問題進行課堂知識的學習。比如,在《矛和盾的集合》一文的教學中,在學生進行課文初步閱讀的基礎上,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以教材中的內容為依據(jù)將自身的疑慮和困惑勇敢地提出來。在這樣的引導之下,有的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質疑?什么是矛?什么是盾?為什么要將矛和盾結合起來呢?他們之間應當采取的結合方式是什么?在結合之后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呢?教師要鼓勵他們強化自身想象的充分發(fā)揮,讓他們在反復地課文閱讀中實現(xiàn)問題答案的有效找尋。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帶著思考進行課文的深入閱讀,讓學生懂得如何科學有效地基于課文內容進行在問難和質疑。
2.3 強化小組合作的充分應用。在PBL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進行項目的組織與設計,強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讓學生的分工更加明確、交流更加廣泛、思考更加深入,懂得團隊協(xié)作,強化學生合作能力全面提升。比如,課前演講不僅能夠強化學生流利地進行語言表達的訓練,而且可以強化學生表達自身思想、觀點連貫性、準確性地培養(yǎng)。基于此,在每一節(jié)語文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簡短演講,組織各個小組成員每天一位地進行輪回演講活動開展,每一周教師都開展一次評價,將最佳演講內容獎和最佳演講者評選出來,最后比一比,看看哪個合作學習小組獲得的獎項最多。借助這樣的演講強化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內容的鞏固、課外知識的拓展,強化合作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與營造。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PBL教學模式的應用,強化問題情境的有效設置,強化探究活動的科學實施,強化小組合作的充分應用,助力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