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璇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第四中學 吉林 長春 130500)
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教育對優化學生的學習思路和方法,樹立正確的數學價值觀等方面意義重大。基于新課程理念要求,優化信息技術教學作為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需要初中數學教師繼續在現代教育領域中進行深入研究。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接觸更全面的學習內容,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根本指導方針。下面,筆者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證,文中涉及的教學實例請參照人教版教材初中數學材料。
1.1 更新觀念,重新認識教育目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攻克數學教學中的難關。巧妙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煥發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活力,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知識,增加趣味性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習效果,綜合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落實素質教育的目的。
1.2 恰當運用,找準使用的最佳切入點。信息技術是一種教學技術,一種傳播媒介,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教師在使用過程中的重點是要通過融合信息技術對數學知識進行設計和變通,使其能夠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更好的展現,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加強記憶。
1.3 注重實效,保證使用的科學性。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須著眼于課本知識點進行教學課件的設計,尤其是知識重點和難點,要圍繞知識點進行課件制作,不能完全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變成現代信息技術的灌輸。正確地理解信息技術課件的用途,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課件作用,做好數學課件教學。
2.1 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教學方式太單一,單純的教授和灌輸無法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動的學習往往導致學習效率不高,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目標。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較大改善這一現狀。信息技術不僅實現了教師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在教學內容上也相應進行了創新,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對于知識的需求程度加強,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便會大大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從本人的教學踐經驗來說,信息技術教學的引入,突破了傳統的板書教學方式,通過制作ppt、段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教學課件實現了立體化的數學教學模式。這使得枯燥的數學知識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比如在講《平行四邊形》時,教師通過視頻、圖片等資料讓同學們看一看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大家了解平行四邊形的圖形特點,從而為更好地開展課堂教育打好鋪墊,不但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而且也讓學生很容易接受書本上的知識。
2.2 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信息技術教學還可以增強學習的學習能力,帶動新的學習模式的形成和完善。現如今的初中生學習模式當中,信息技術教學給學生們帶來學習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即如何將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最大化,讓自己的學習得到質的提升。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師要組織舉辦課件設計大賽,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方法和能力的機會。比如在教學《勾股定理》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勾股定理的理解制作PPT課件,說明自己的探究過程、勾股定理的特點和應用等等。如此,學生就能自主利用信息技術,以一種先進、超前意識,一種探索和創新精神正確地認識信息技術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并將之合理地應用到自己的數學學習當中,實現以媒傳知、以媒生情,獲取知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教學是新課程理念思想指導下初中數學教學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明確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采取科學的教學理念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優化信息技術教學。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個人淺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希望各位初中數學教師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論證繼續探究相關的教育教學方法,文中尚存的不足之處也請各位讀者朋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