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黨會
河南鶴壁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麻醉科 鶴壁 458000
作為有創治療方法,手術可激活機體應激反應系統導致炎性因子大量釋放,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和術后疼痛[1]。術后疼痛可對機體的精神、情緒、凝血機制,以及循環等各個系統的正常功能造成干擾,對患者術后的順利康復進程產生不利影響[2]。有研究顯示,術后可靠的鎮痛能夠緩解患者痛苦程度、鞏固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以及促進術后恢復[3]。其中自控靜脈鎮痛(PICA)是術后臨床常用的鎮痛措施之一。選取2019-01—2019-11間在我院接受骨科術后PICA的96例患者,分別應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復合舒芬太尼鎮痛,現對不同用藥的效果進行比較,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96例患者,ASA:Ⅰ~Ⅱ級。均無麻醉禁忌證及相關麻醉藥物過敏史。無重要器官嚴重病變及凝血功能障礙。排除近期應用過鎮靜、鎮痛、抗抑郁等藥物,以及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隨機分為2組,各48例。觀察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26~78歲,平均59.63歲;體質量55~76 kg,平均61.24 kg;麻醉用時2~3 h,平均2.45 h。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27~77歲,平均58.45歲;體質量54~77 kg,平均62.12 kg;麻醉時間2~3 h,平均2.26 h。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麻醉誘導:咪達唑侖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順式阿曲庫銨0.2 mg/kg靜注。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潮氣量為8 mL/kg,通氣頻率為10~12次/min,呼吸比為1∶ 2。麻醉維持:靶控輸注異丙酚3~4 μg/mL,瑞芬太尼4~8 μg/mL。手術結束連接靜脈鎮痛泵,拔管后行PICA。對照組:舒芬太尼1.0 μg/(kg·d),生理鹽水稀釋至150 mL,負荷劑量6 mL,2 mL/h,單次給藥劑量3 mL,鎖定時間15 min。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復合右美托咪定1.0 μg/(kg·d)。采用疼痛程度數字評估量表(NRS)評分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4](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最痛),確保NRS評分<4分。
1.3觀察指標(1)術后2 h、4 h、6 h、12 h、24 h及48 h的NRS評分。(2)PICA期間舒芬太尼累計消耗量,以及嗜睡等不良反應。

2.1NRS評分觀察組患者術后各時點的NR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各時點的NRS評分比較分)
2.2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觀察組舒芬太尼累計消耗量為(33.8±4.2)μg,低于對照組的(44.1±5.2)μ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術后疼痛屬于急性疼痛,若不能有效予以控制,患者生理、心理同時遭受創傷,嚴重影響其順利康復[5]。術后鎮痛藥物、給藥途徑、鎮痛技術有多種選擇,可依據患者的意愿,對不同鎮痛方法的利弊進行個體化評估,盡最大可能為每例患者選擇科學的術后鎮痛措施。PCIA是按需鎮痛概念與微創電腦技術相結合的術后鎮痛技術,患者可自行按壓PCIA裝置的給藥鍵,按設定的負荷劑量、單次劑量注入鎮痛藥,從而達到鎮痛效果。
舒芬太尼屬于特異性阿片受體激動劑,鎮痛效果強、起效快,而且可緩解患者的應激狀態,維持機體各個系統的穩定性[6]。但較大劑量應用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因此在用于術后鎮痛時需做好舒芬太尼用量的合理控制[7]。
右美托咪定為高選擇性α2受體激動劑之一,能夠與α1、α2腎上腺受體結合激動突觸前膜α2受體,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及神經元興奮,得以終止疼痛信號的傳導。此外,右美托咪定同時能夠使血漿皮質醇、兒茶酚胺的濃度降低,改善應激反應,利于血流動力學的良好穩定[8]。復合舒芬太尼用于術后PICA,不僅獲得更為肯定的鎮痛效果,同時PICA期間舒芬太尼的用量得到了合理控制,不良反應風險小,使患者術后的順利恢復得到有力保證[9]。
我們對接受骨科術后PICA的96例患者,分別應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復合舒芬太尼鎮痛,經過對鎮痛效果比較,結果顯示,復合用藥患者術后各時點的NRS評分、PICA期間舒芬太尼累計消耗量和嗜睡、惡心嘔吐、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率,均顯著優于單一應用舒芬太尼的患者。表明舒芬太尼聯合右美托咪定是有效、安全的PICA用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