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雙琳
在1992年,江蘇省委、省政府為以股權和創業投資方式支持創新創業,成立了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以下簡稱高投集團)的前身江蘇省創業投資公司。2013年底,高投集團決定在內部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毅達資本應運而生。
2014年,互聯網創業正火熱地進行著,互聯網新貴的迅速崛起,讓一些來自美國的老牌基金嗅到了趨勢,開始在內部設立風格更加激進的子基金,而一些創投老兵則選擇出來單干,成立新基金。我們現在將其稱為VC2.0,那是一個互聯網創業投資“點石成金”的時代。
彼時,應文祿(毅達資本董事長)帶著78個兵,躉托的47.97億元人民幣基金加入新成立的毅達資本,從體制內躍出,開始了市場化的運作。
這是同一條時間線,卻不是同一個故事。
過去的中國證券市場,盈利是能否上市發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標準擋住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科創板創新性地將這一條標準淡化,推動了更多優質的科技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毅達資本成立于VC2.0時代,卻有著與當年那一批新基金截然不同的氣質:在其他市場化機構盡力捕捉“O2O”的時候,毅達資本將目標鎖定在當時看起來并不時髦的產業實體;大部分基金將總部設立在北京、上海、深圳這些離創業土壤最近的中心城市,而毅達資本坐鎮南京,對外沿江沿海布局團隊,對內則深度下沉江蘇各地市和發達縣區,進行精細化投資;在一些基金沉浸在互聯網泡沫期所衍生出的“高舉高打、快進快退”的資本狂歡中時,毅達資本選擇了穩穩地堅守價值投資。

毅達資本董事長 應文祿不做機會主義者,堅守價值投資,是毅達資本良好業績的內核原因攝影┃劉岳
此刻,毅達資本的畫像已躍然紙上:這是一個本該是典型的非典型機構。
成立6年,毅達資本管理團隊累計資本管理規模已經突破了1000億元,出手活躍,截至目前共投資了836家企業,其中有181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毅達資本的投資標的偏重于高端裝備制造、清潔能源、大健康、新材料等實體產業方向,在半導體、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等領域也有廣泛布局,某種程度上,這與國家戰略是步調一致的。
脫身于高投集團的毅達資本,注定既讀得懂政策,又看得懂市場。2019年的科創板更加印證了這一點。毅達資本的投資方向幾乎精準地契合了科創板范疇,截至目前,毅達資本已有6家企業科創板成功過會(4家已發行,2家過會待發行)。
“登科”一年,毅達資本對科創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總結出了更精華的科創板經驗。
“科創板的效果絕對是超預期的。”提及對科創板的評價時,應文祿毫不猶豫地打了高分。
作為第六屆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兼職委員,應文祿多次參與資本市場的規則討論,因此,他能夠更直觀、更深刻地知曉科創板的出現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意味著什么。
對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說,科創板注冊制試點的成功,給了資本市場改革極大的信心。科創板適度地將美國納斯達克的制度經驗消化、吸收,同時吸取了中國資本市場過去在行政審批體制下的教訓,將精華部分運用到新的游戲規則之中。
過去的中國證券市場,盈利是能否上市發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標準擋住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科創板創新性地將這一條標準淡化,推動了更多優質的科技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應文祿看來,科創板無疑是目前市場化程度最高的一個板塊,從“三無”(無營收、無盈利、無資產)企業的上市放行,到市場化定價機制,科創板的制度創新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檢驗。
而對于投資機構來說,最重要的是解決了“敢不敢投”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毅達資本這樣主投科技制造領域的機構,科創板的出現如同是釋放壓力的一個泄洪閘口。
基金有存續期壓力,但科技企業的研發成本高,成長速度較慢,對機構來說,投資科技企業,要冒極大的風險。科創板取消了對盈利的要求后,使得退出機制更加靈活,極大紓解了投資人能投不能退的困擾,也讓基金投資人更加堅定科技投資的方向。
但退出機制靈活,并不代表可以隨便投——科創板的審核機制變得更加專業和嚴格,企業的科技屬性和科技含量變得尤為重要,絕不能是“偽科技”,這也考驗了投資機構的專業度。
不做機會主義者,堅守價值投資,是毅達資本良好業績的內核原因。毅達資本將繼續恪守穩健投資的價值觀,懷揣放眼寰宇的大思維,以風險投資的方式助力中國實體產業經濟升級轉型。
以毅達資本投資的萬德斯為例。作為一家環保科技企業,萬德斯的規模一直較小,以過去的上市標準來看,萬德斯想要上市,的確是有些難度。毅達資本在天使輪時投進,看中的是萬德斯的科技含量和可持續經營發展能力。
萬德斯的業務主要圍繞垃圾污染削減、垃圾污染修復、高難度廢水處理三大板塊。以垃圾污染削減業務為例,主要是針對垃圾堆放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一般垃圾滲濾液經過常規工藝處理之后,會剩下30%至40%的膜濃縮液。膜濃縮液中含有大量難以降解的污染物。目前行業通常的做法是將膜濃縮液回灌至垃圾填埋場,或者將其焚燒掉。
但回灌至垃圾填埋場,將會給垃圾填埋場后續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復增加難度,焚燒膜濃縮液也將產生大量的能耗成本。隨著環保標準的提高,常規處理工藝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萬德斯在研的“新型垃圾滲濾液全量化處理技術與裝備”,已經可以做到滲濾液處理后百分之百地達標排放。
其實市場上對于環保企業的科技屬性和科技含量一直存在著較大的爭議,為此,上交所在對萬德斯進行審核時,對于相關技術的辨析和判斷近乎達到了“咬文嚼字”的嚴苛程度。所幸,萬德斯最終憑借核心技術,成功登陸科創板,并在2019年實現營收7.74億元,同比增長57.09%;實現凈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53.88%。
應文祿認為,投資時辨別一個公司是否為“偽科技”,最重要的在于能否看透行業和趨勢的本質,這就涉及機構對于公司的調研,對科技、產業的把握是否深入,這也是毅達資本投資時重要的考量之一。
常有人說,“風險投資是一場賭博”。但毅達資本一直在用實際行動改變這種刻板印象。
“十分鐘敲定投資”“一周完成立項”……像這樣的“快投”故事,江湖上并不少見,但這絕不會出現在毅達資本身上,對毅達資本來說,一筆成熟嚴謹的投資,從接觸到投資,至少要進行3個月。
毅達資本的投資團隊80%以上有產業工作背景,這讓毅達的每一個產業研究、每一筆投資盡調都更加專業周密,凝聚更多產業專家的智慧。為了強化風控,毅達資本還自建了20多人規模的財務盡調團隊和律師團隊,保證能夠對項目質量進行最大限度的把控,覓得產業中真正的白馬公司。
在應文祿看來,嚴謹并不代表保守,長期主義一直是毅達資本秉持的深層價值觀,寧可投得“慢一點”,也要投得“穩一點”。這與毅達資本的使命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相較于完全市場化運作的機構,毅達資本身上更多帶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毅達資本一直以跟隨國家戰略、支持創新創業、扶持實體經濟、扶持底層技術為原則開展投資布局。在應文祿看來,科技產業與中國的國運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當下國內外政治經濟時局多變的背景下,作為創投機構,應當深刻理解中國社會的未來,把握經濟金融發展規律。
科創板更是將“國運投資”拔到了一定的高度。科創板的迅速推出,說到底,是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倒逼。在應文祿看來,科創板承擔著兩項重要使命,一是科技強國,二是產業轉型。
應文祿認為,在當下的環境背景下,進口替代產業鏈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毅達資本將繼續密切關注產業鏈的完整和供應鏈的完善,大量中小企業圍繞龍頭企業的配套機會在增加,而這些投資機會將是構建決勝未來的戰略核心資產。
今年,疫情對實體經濟沖擊很大,但毅達資本并沒有放慢投資速度,投資量同比反而增長了40%,其中2/3以上投入了有核心技術門檻和進口替代能力的企業。
不做機會主義者,堅守價值投資,是毅達資本良好業績的內核原因。毅達資本將繼續恪守穩健投資的價值觀,懷揣放眼寰宇的大思維,以風險投資的方式助力中國實體產業經濟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