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萍

混知聯合創始人 羅潤洲陳磊所做的絕不是寫幾篇文章的事,而是學習和傳授知識的新方式
將智力、知識與資本、勞動相結合,精神產物進而轉換為資本產品,成為滿足消費者物質或精神需求的創造性成果。隨著獲知途徑的不斷增加,知識也逐漸被二次加工并作為商品進行售賣。1947年,在《啟蒙辯證法》一書中,阿多諾和霍爾海默首次提出了“文化產業”這一概念,文化也開始進入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環節之中。延續至今,知識經濟與文化產業也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人們對趣味性的追求倒逼知識也不再枯燥乏味。
搞笑幽默的漫畫,趣味橫生的語言,上下五千年歷史在手機屏幕上活靈活現。秦始皇少了幾分威嚴,楊貴妃也成了鄰家大姐,混知用漫畫的形式與幽默的文章講述著晦澀的歷史故事,使人忍俊不禁。從起初的“混子曰”到如今的“混知”,這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化,而是混知逐漸進行品牌化運作的標志。
目前,混知旗下公眾號包括:混知、混知財經、混知健康、混知教育,全網粉絲逾千萬,總閱讀量超過2.6億人次,商業合作品牌180家。此外,混知的內容IP產品還有銷量千萬的《半小時漫畫史/唐詩/經濟學/宋詞/科學》系列、四千萬播放量的《混子曰少年中國史》《混子曰少年唐詩課》音頻課,此外,混知還進行IP文創的開發銷售及自選商品的銷售。
講歷史并非是歷史學者的“專利”,陳磊與羅潤洲卻是不折不扣的理科生。羅潤洲是陳磊的師兄,二人畢業后都到了上汽大眾從事汽車設計工作。讀歷史、畫漫畫,原本是興趣,卻讓陳磊在微信公眾號收獲了一大批粉絲,羅潤洲也是其一。與其他粉絲不同的是,羅潤洲的“粉絲福利”是成了混知的聯合創始人。“我覺察到陳磊所做的絕不是寫幾篇文章的事,而是學習和傳授知識的新方式,這種方式是具有巨大的社會撬動效應的,無論是社會價值還是所做的事情本身,其內涵與勢能是不可小覷的。”羅潤洲說。盡管在外企的工作順風順水,但他還是放棄原有的工作加入到混知團隊中。陳磊負責內容的把控,羅潤洲則是負責整個團隊的管理與運作,在二人的配合下,混知也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過程。
在混知的成長中有三個重要的節點。創建初期,混知是完全的內容創作,通過微信公眾號以有趣的漫畫和文章傳達歷史、財經、教育、健康等知識。第一次轉折是在2018年,混知的文章集結成書出版。當作品成為產品被一份份復制售賣,這對混知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自那以后,混知由自媒體成為一家自媒體與知識產品并行的公司。另一個節點是在2019年6月,混知開始有了自己的電商部門,電商對于混知來說并不是簡單的買賣行為,而是真正開始為內容產品做用戶運營和維護。三個階段的成長也讓混知的盈利模式從純粹的流量引進到廣告接入;直至去年,圖書、課程等產品已超越廣告,成為最重要的盈利點。隨著電商部門的搭建,運營性的盈利也逐漸開始出現。
不傳播八卦,不“販賣”焦慮,混知唯一要做的是用娛樂化的方法把枯燥難懂的知識結構重新解讀,從而降低讀者的學習門檻,提高學習效率。羅潤洲說,混知的內容須符合兩點條件:第一,是人生活所需要的客觀硬核知識,如人文社科、物理化學、自然科學等;第二,混知解讀出來的內容是高度視覺化與高度娛樂化的。如今,混知不單單是以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形式,還增加了音頻、視頻內容,進駐到喜馬拉雅、抖音、B站等各大熱門平臺。
對于“將興趣作為事業是否會影響創作熱情”這一問題,羅潤洲也分享了他的觀點。“如果把興趣作為事業則需考慮這一興趣是否具有商業邏輯并滿足商業化需求。”羅潤洲還說,“我認為把興趣作為事業是1+1>2的事情,在前期探索的煎熬中,會體會到更多的樂趣。”
面對媒體形態的不斷變遷,對于混知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不論混知以何種形式出現在熱門媒體平臺上,混知最核心的是分享知識內容和知識產品的方法。對于公眾號起家的混知而言,則面臨著更多的創新與調整。
目前,混知團隊已發展至60人左右,分別負責內容、產品與運營。
2015年,混知獲得了紫牛基金、真格基金、德同資本的天使輪投資;2016年,混知再獲德同資本、飛馬基金、途虎養車網的Pre-A輪投資;2019年,混知完成3000萬A輪融資,投資方為頭頭是道與眾暉資本,本輪融資估值2.2億元。羅潤洲透露,目前公司盈利狀況向好,混知也會向資本市場敞開大門,與有價值的投資方對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