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麟

愛華盈通聯合創始人 金波AI 算法更多的是一種處置手段,機器視覺的識別能力不是目的,識別之后能否更快地實現相應功能才是目的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洪流中,機器視覺系統的研發和應用無疑是成長最為迅速的細分領域之一,一方面其本身具有傳統傳感器所不具備的物體信息感知能力和圖像識別能力,另一方面其應用場景也極為廣泛:人臉識別、智慧交通、工業巡檢等產業都需要大量的機器視覺設備及算法的參加。
在這個領域中,既有諸如曠視科技等具有較大行業影響力的企業,也有愛華盈通(新疆愛華盈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樣的新興選手。
愛華盈通成立于2017年4月,是一家以端智能機器視覺算法為核心、以算法+智能硬件+應用軟件+后臺管理系統的行業解決方案為企業能力的機器視覺應用開發商。
目前,愛華盈通已經向市場推出了AI攝像機、AI算力模塊、門禁主板、智能閘機等多種機器視覺落地產品:“AI算法更多的是一種處置手段,機器視覺的識別能力不是目的,識別之后能否更快地實現相應功能才是目的。”
但就目前市場上傳統的機器視覺設備而言,其往往不具備前端計算能力,需要將攝像頭、傳感器等硬件收集到的信息傳輸至后臺服務器進行分析運算,這就造成了后臺系統較大的運行壓力,對于公共安全事業或大型集團來說,這種方式是可行的,但對于一些沒有建設高性能服務器能力的企業來說,后臺的運行壓力更容易引起前端設備響應時間長、運作時效性差等問題。
面對這樣的市場情況,愛華盈通從創立之初就確定了軟硬件結合、分配算力的產品路線和發展方向,通過將NPU(神經網絡處理器)、算力芯片及相關算法與鏡頭模組等硬件設備相結合的方法,達到了“AI算法終端化”的效果。
據介紹,愛華盈通的智能終端設備不僅可以大幅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避免了后端服務器的使用和維護支出,同時由于算力的平均,其反饋實時性、部署靈活性也得到了提高,在一些設備部署量較少的環境,用戶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手機App查看設備工作狀態及運算結果。以愛華盈通的4G執法記錄儀產品為例,其不僅具有攝像、通話等功能,同時具備了本地十萬級的人臉庫識別搜索能力,在一般設備中這往往需要專門的服務器參與運行才能實現。
在一些設備部署量較少的環境,用戶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手機App查看設備工作狀態及運算結果。
企業的市場優勢歸根到底是人才的優勢。金波對創業邦說:“愛華盈通和其他機器視覺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的團隊有著大量的硬件基因,這也是我們的特點所在。”據了解,愛華盈通的核心團隊成員均來自MTK、MStar等知名芯片公司,因此其在算法與芯片、算法與智能設備相結合等方面有著大量的實戰經驗,這也使得愛華盈通能更好地發揮出終端設備中的算法性能,并為用戶提供芯片級的AI解決方案。
目前,愛華盈通的人員規模已經達到了100余人,其中研發人員占比超過80%。除去銷售設備產生的客戶,愛華盈通也已經與華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長城汽車、中儲糧某省分公司等企業進行了合作,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發的針對于校園環境的防疫防控平臺,以及為長城汽車研發的駕駛員行為分析平臺等系統已經開始落地。
據悉,愛華盈通于今年1月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廣州創鈺和天使投資人Peter Liu、Linkie Lin等;近日又宣布完成了由明裕創投領投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擴大銷售渠道及項目運營。據介紹,愛華盈通目前已經實現了盈虧平衡,計劃今年年底將會產生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