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軍

摘要:隨著我國油田企業已進入特高含水開發階段,加之國際油價震蕩走低的影響,如果不做好“用技術換資源、以降本謀發展”工作,油田企業將積重難返、舉步維艱。因此,本文從“技術+成本”雙視角構建了油田企業降本增效管理的新模式,以此希望幫助油田企業通過建立自身的成本與技術雙視角評價模型,最終實現降本增效管理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技術+成本”;雙視角;降本增效
近年來,隨著我國主要油田進入特高含水開發階段,綜合含水已超過90%,相當于“水中采油,水中撈油”,加密調整的余地越來越小,措施增油的效果越來越差,加之國際油價震蕩走低,國內一些油田企業已逼近盈虧平衡點。對此,油田企業必須應用技術創新成果和先進管理理念,不斷拓展延伸雙視角降本增效管理的內涵和外延,用技術創新的手段降成本,用成本調控的思路促科技,形成了技術與成本深度融合的雙視角降本增效管理模式。
一、基本內涵
“技術”即技術創新,主要指新技術、新工藝、新組織方式、新管理方法。“成本”即成本控制,包括成本分析、成本決策和成本控制三個方面的內容。“雙視角”即兩者關系:一是做到技術創新,就必須對成本控制的潛力深入分析,才能把更多的利潤和資金投到技術提升和產品創新上來;二是做到成本控制,就必須對產品的生產制造有深入了解,對技術發展方向十分清晰,同時又要考慮質量和效率等最直接的因素,而涉及的這些又和技術密不可分,只有技術提升了,才能在成本控制方面游刃有余;三是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用技術創新降成本,用成本控制促技術,才能達到技術進步和效益增加的雙贏效果。
二、具體應用
(一)建立“三個模型”,完善雙視角降本增效管理理論基礎
1.建立成本運營效率評價模型
筆者結合油田生產經營實際和工作需求,開展成本指標優化和評價方法的研究,優選出熵值法作為油田企業成本效率評價最終方法。如果用P:表示的j個信息不確定度(也即出現的概率),則整個信息(設有n個)的不確定度也可用下式表示:
綜合現有文獻對企業成本指標體系的分析,遵循科學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原則,構建油田企業的成本指標體系(見表1)。
2.建立技術運營效率評價模型
根據DEA方法對投入及產出指標的要求,經過綜合比較分析,最終選取產量計劃達標率、水驅綜合遞減、水驅自然遞減、水驅年均含水上升值、階段提高采收率、噸聚增油、檢泵率、新井貢獻率8項指標。利用EMS1.3軟件,對樣本采油隊的SE-DEA效率進行計算。
3.建立成本與技術雙視角評價模型
將成本效率和技術效率建立直角坐標,進一步將樣本中的油田企業劃分為四種類型。A型:該類油田企業成本排名較為落后,但技術排名卻較為領先,稱為“效率悖論”正差異;B型:雖不存在效率相悖現象,但這部分油田企業從成本和技術兩方面均急需提高;c型:成本排名相對領先,但技術排名卻較低,稱為“效率悖論”負差異;D型:不存在效率相悖現象。
(二)實施“三全管理”,提升雙視角降本增效管理技術含量
1.油藏技術全過程經濟評價
強化產能前期、已開發區塊單井效益和項目后期三個評價,轉變“是油藏就上、見儲量就拿”的做法,綜合考慮產量、投資、成本、油價等因素,樹立“有效益才動用、有價值才開發”的理念。
2.采油技術全要素整體創效
形成了“防磨、防斷、防卡、防漏”配套技術系列,推廣“2294”細分注水工藝,完善高效測調技術,每一項技術的創新進步都節約了油田企業的成本支出。
3.地面技術全方位系統優化
在產能建設中,采取“用、轉、合、簡”的建設模式,有效控制建設規模和投資站庫數量,同時減少用工人數。
(三)抓實“三個效益”,提升雙視角降本增效管理執行能力
1.向機制要效益,分梯次管理
組織財務資產、計劃規劃、油田管理、生產運行、企管法規等機關部門編制《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實施方案》;對主要內部經營指標細分為四大類179項進行分解,實行“四級分解、五級管控”,做到縱向到單井,橫向到崗位員工的雙向管理。
2.向管理要效益,按需求分配
完善財務經營政策,精細預算管理,強化資金運行管理,使用司庫2.0系統,做好“三保、四控、兩壓”,將有限的資金用在保障生產平穩運行和關鍵費用支出方面。
3.向挖潛要效益,規模化管理
組建廠級修舊利廢中心,負責閥門、機泵、儀器儀表和抽油機整機等集中修理;完善廢舊物資競價體系,制定售前詢價、資質審核、現場評定等環節的規范流程;對潤滑中心投運、推進資產調劑中心建設、實施抽油機減速箱潤滑專業化管理、開展抽油機拆裝機管理工作。
(四)推進“三個抓好”,提升雙視角降本增效管理人本文化
1.抓好文化啟迪,統一思想認識
繼油田企業提出“四個精細”油藏經營理念之后,開發系統又提出了“有什么樣的注水剖面,就有什么樣的采出剖面”的開發理念,生產單位確立了“今天的注水質量是明天的原油產量”的工作思路,通過“講、學、算、評、做”的具體措施,進行文化熏陶和行為養成,推動了全員“技術+成本”管理意識的全面提升。
2.抓好典型引領,增強先進輻射
通過建立“精干高效采油隊”模式,推行“輪崗培訓制”,推廣“高效節能示范隊”做法,形成“處處節約,一點一滴匯聚百萬油流”的節約理念,評比“金銀銅牌隊”,效益型采油隊建設全面鋪開。
3.抓好人才培養,促進技術轉化
面對基層一線崗位人員工學矛盾突出、新分上崗人員崗位技能薄弱、降本增效意識不強等實際問題,油田企業依托技能人才工作站,開展“6+3”組合“送教下基層”活動,強化以個人名稱的“革新工作室”和“培訓基地”的建設,通過培訓使員工自覺結合生產實際想“金點子”、用“小竅門”、搞“小革新”,創造性地做好本崗位的降本增效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技術+成本”雙視角降本增效管理是油田企業面對特高含水開發階段倒逼出來的一個命題,油田企業在降本增效管理過程中始終以“技術+成本”雙視角辯證分析油田現狀和未來,帶動技術提升、成本管控、人本文化三個從動輪高效轉動,最大限度地將油田企業的人財物進行有機的整合,探索油田企業在特高含水期降本增效管理新模式,將諸多“不能”變成“潛能”,將諸多“不是”變成“就是”,對國內其他油田降本增效工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