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紅


【摘要】目的 探索對呼吸內科慢性咳嗽癥狀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總結慢性咳嗽的影響因素。方法 120例試驗對象皆確診為慢性咳嗽,收治時間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以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其發病影響因素,其中60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茶堿緩釋片和孟魯司特聯合治療,另外60例對照組患者單用茶堿緩釋片治療,對最終患者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觀察。結果 被動吸煙、呼吸道疾病史、家庭哮喘史/過敏史是影響到慢性咳嗽發生的三個主要影響因素;對治療結果進行分析來看,觀察組各疾病癥狀改善、治療總有效率情況要明確優于對照組((P<0.05),檢驗值有確切的統計意義。結論 被動吸煙、呼吸道疾病史、家庭哮喘史/過敏史是影響到慢性咳嗽發生的三個主要影響因素;通過積極藥物治療,對改善呼吸內科慢性咳嗽病人咳嗽、咳痰、反流等癥狀皆有良好效果。
【關鍵詞】呼吸內科;慢性咳嗽;茶堿緩釋片;孟魯司特;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6..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試驗時間范圍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此期間收治病人當做研究對象,包括慢性咳嗽病人120例,分析實驗觀察對象,按用藥方案的差別分成兩組:其中60例觀察組病人,分別是35例男性病人、25例女性病人,20歲病人是年齡最小的,80歲是病人的最大年齡,平均年齡50.2歲,患病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2年,平均1.1年;對照組病人的情況如下,總共60例,包括33例男、27例女,年齡跨度自23~80歲,平均52.5歲,患病時間最短6個月、最長3年,平均1.4年;在本研究中,所有病例皆已由胸部CT檢查、X線片檢查明確診斷,并已把因其它因素造成的慢性咳嗽剔除實驗之外,消除影響因素。兩組之間差值比無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診斷方法
這種病癥的體現主要是咳嗽,具體癥狀持續時間比較長,沒有發現任何程度的改變,經過x線片檢查難以發現不尋常的狀況,這種狀況下可能產生誤判問題。
1.2.2 問卷調查方法
使用自制調查表對6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發病影響有關因素進行搜集,包括:呼吸道病史、家庭哮喘史/過敏史、個人用藥過敏史、室內花草、寵物等情況。
1.2.3 治療方法
(1)觀察組引入孟魯司特和茶堿治療模式:如果病人口服茶堿緩釋片,每次服用1到2片,每天服用一次,在早晨和晚上進行服用,一個療程包括七天,需要持續服用藥物。孟魯司特也進行口服,每個療程是七天,需要在睡前口服,每次一片,每天服用一次,根據病人的狀況給予必要抗生素治療。
(2)對照組單用茶堿緩釋片治療,用法用量皆與觀察組一致。
1.3 評價指標
結合病人的癥狀進行評價。第一,0分指的是病人因為疾病產生咳痰、反流癥狀、喘息癥狀等等,消失不見,而且咽部發癢癥狀消除。第二,1分指的是病人因為疾病產生咳痰、反流癥狀、喘息癥狀等等明顯顯示。第三,2分指的是,病人因為疾病產生咳痰、反流癥狀、喘息癥狀等等在一定程度和環節,但是屬于中度癥狀。第四,3分指的是,因為疾病產生咳痰、反流癥狀、喘息等疾病表現沒有好轉,反之有嚴重化的傾向,因此影響到患者的自理與活動。最后積分計算方法:治療前與治療后的積分相減,所得值除以治療后積分,最后與100%相乘。最終值高于80%即為控制,在60%~80%間為顯效,在30%~59%間為好轉,無效則是低于30%。
1.4 值檢驗
所得數據值為計數值,使用率、構成比的表現形式,采用x2檢驗。全部數據經SPSS 25.0做統計、檢驗和分析,所得最終值P<0.05,即代表差異性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影響120例患者慢性咳嗽的主要因素
表1結果顯示:被動吸煙、呼吸道疾病史、家庭哮喘史/過敏史是影響到慢性咳嗽發生的三個主要影響因素。
2.2 經治療患者癥狀改善情況
對治療結果進行分析來看,觀察組各疾病癥狀改善、治療總有效率情況要明確優于對照組(P<0.05),檢驗值有確切的統計意義。見表2
3 討 論
慢性咳嗽是呼吸內科的一種常見病癥,其病因復雜,臨床很容易誤診、誤治,咳嗽是該病的主要表現,當發展成為慢性咳嗽之后,便會由于病情遷延、反復發病而影響到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其生活質量的保證造成嚴重阻礙。
3.1 影響因素
上文結果顯示,存在呼吸道病史、家庭成員有哮喘史/過敏史、個人用藥過敏、被動吸煙、與化工材料和粉塵接觸、室內養殖花草或寵物皆為影響到呼吸內科慢性咳嗽患者發病的主要因素。其中尤以被動吸煙、呼吸道疾病史、家庭哮喘史/過敏史所占影響比重最高,分別占50.0%、43.3%、33.3%,說明環境方面的因素、個人身體體質、既往發生呼吸道疾病史,是主要引發慢性咳嗽的影響因素。
3.2 臨床診斷
咳嗽的發生不僅與咽喉、氣管、支氣管等主要呼吸系統器官有關聯,另外和食管、胸膜炎、心包等其它部位也有密切關聯。而咳嗽作為一種病理性反應,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的變化、空氣污染加重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發病原因越來越多。所以在臨床診斷上,也不能再依賴于經驗診斷,針對不同影響因素的慢性咳嗽、一定要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案,做好對因、對癥治療。
3.3 臨床癥狀
針對本研究中的病人進行分析和總評,發現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表現:(1)咳嗽持續時間逐漸延長;(2)咳嗽的發生有季節特征,多集中在春、秋兩季發生,究其原因是:春、秋兩季有很大的日夜溫差,天氣多變,患者本就機體抵抗力低,更是對此編號防不勝防,受寒涼刺激、冷熱交替刺激,誘發咳嗽。(3)發展為慢性疾病后,咳嗽病患服用藥物過程中,因為用藥時間的提升,藥效逐漸呈現下降趨勢,一些病人可能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因此僅僅使用普通藥物難以發揮治療效果。
3.4 臨床治療
通過研究病人的臨床診治情況了解到,呼吸內科慢性咳嗽屬于當前的常見癥狀,對于病人的實際生活影響比較大。在臨床治療中,需要關注病人在癥狀方面的情況,主要針對病人咽部發癢、反流、喘息、咳嗽等癥狀進行研究和分析,了解主要的變化并且進行如實記錄。在發現異常之后,需要引入必要治療措施,不僅可以提升診斷率,還可以提升治愈率。
經過研究表明,本研究中的病人在接受治療之后,可以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方法包括聯合孟魯司特和單用茶堿緩釋片。對比分析得出,觀察組在實際有效率和癥狀消除方面的效果顯著優于另一組,(P<0.05),可以發揮藥物的效果,在緩解和消除癥狀方面能夠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魏曉嫻.呼吸內科慢性咳嗽癥狀的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5):68,71.
[2] 萬 誠,等.呼吸內科門診180例慢性咳嗽病因以及影響因素分析[J].廣東醫科大學學報,2019,37(4):428-431.